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72 條

主題: 讓子彈飛

查看主題

  1. #17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說說我最近體會吧.
    在偶家不大的空間放音樂.深度感覺馬馬忽忽.
    寬度是天限..當然幾年內我可能會換房子.將來還有變化.
    空間對音響重播影響是很大.大家都知.
    怎麼把小空間唱成較大舞台.相信很多人都希望做到或接近到..

    或者就直接回到 陸老師開文的.直接音..間接音.來說.
    間接音會加疊到直接音上面.會改變聲音的強度或消散時間.
    或是說影響到正常殘響..RTA60.再說白一點會給重播"還原"時加料.
    空間造成的加料有多嚴重?
    首先可能低頻隆起.10多dB值是很常見的.會哄會把聲音搞肥.會打到人身上.初聽很過癮但很快就膩或受不了.對高頻樂器影響呢?
    降低了不良空間效應後.原本很容易混在一起的如..三角鐵或其他敲擊物.於整體強奏時原本不夠清楚分離也改善了.樂器組之間的距離感也變明顯了.聽二重奏會改善.聽有帶合唱的片子.如歌劇音樂劇.就以西貢小姐來說好了.樂團舞台與龍套的合唱組.就分離得清楚明確.可以感受到音樂蒙太奇式表現的魅力.
    歌劇魅影呢?
    一開始..豆! 的拍賣官敲擊聲.由舞台各方傳回的聲(殘)響.讓人可以明白該空間大小甚至形狀..
    上班去了..待續.
    自己現在這個專用空間已經4年多了.
    新的頭一年值甜蜜期.60多hz左右有個13.5dB的隆起..
    放單頻測試片自己也知.也不很為意.
    就是放淡水小鎮其中幾曲.人聲會大隻前衝的不像話..
    交響曲.有些指揮的動作大些.跺地板聲也被放大.
    其實中~高問題也不少..
    綜言之.會造成整體3D音場的混亂.聽來還是有高低前後但不是唱片上所記錄的全貌..
    比如爵士套鼓不夠退.風鈴聲可能衝出.大合唱聲部不夠明確..
    後來兩年後..接觸本站.自己接觸等化也是測量修正的開始期.
    才驚覺空間問題影響之大..
    同一空間不同3對喇叭.但頻率曲線走向是一樣的.也就是空間已經偷偷在重播之中為你加了很多料.
    儘管音色風格不同.但是一樣的扭曲.

    回音樂題材.

    降低或所謂校正不良影響到一個程度後..
    猛一聽..好像音像變小了? 其實是變結實了.身裁比較對了.
    音場變不擠了.本來整個室內充滿豐富迴響的假象降低了..
    這可以由我們進到音樂廳現場聽時.舞台是有點距離的.聲音也沒有玩音響者慣用所謂的密度一辭..沒有那誇張打到心臟的鼓.只有順暢聲波傳過來的感覺.
    所以相對處理過後.是音場變大了.可以開更大音量而不難受.不噪..
    或者講.
    本來很多細微被干擾快淹沒的聲音出現了..相同的習慣音量ㄜ..
    那也不用為了想聽最細節..而把音量開到過大..得不償擾..
    此篇文章於 2011-12-27 09:05 P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改字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