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匿名觀看 my-hiend 很久了!! 到了今天才註冊... :P
家裡的二聲道系統自己覺得弄得蠻滿意,至少小提琴的纏綿聲、鋼琴大珠小珠律動感、大提琴的憂傷感動聲、小喇叭近乎失控的即興吹奏聲、管風琴低沉到讓人快要窒息的聲音、阿姆斯壯、蔡琴迷人的低沉嗓音、喉音... 聽起來都算是很舒服!!
於是有一天,突然想到應該也可以將家中另一套家庭劇院升級,除了播放電影有震撼感、臨場感外,撥放數位音樂、mp3 也可以聽得輕鬆舒服! 這聽起來的挑戰更大:因為預算只有另外一套二聲道系統的 1/5 ~ 1/10,另外數位音樂播放也是蠻新的嘗試!!
將原本的家庭劇院稍做簡單的試聽後,總覺得聲音空虛、細膩度差、聲音呆板... 於是想到加個 DAC 和用線材來調整看看,剛好 TEAC UD-H01 DAC 預購,想說試試看,至少新的技術解析不會太差,TEAC 也算是老牌公司,應該不至於亂搞... 昨晚接上稍微試聽後,和朋友借得便宜 DAC 相比確實好了不少、和另一套二聲道比也頗有水準,我沒有打算會有多高的細節呈現,畢竟為了方便我也會聽 mp3,但是音樂的耐聽、活生感、情感表現、質感、空氣感... 是我注重的!! 確實新的組合也都達到我基本的期待... 試聽 TAA 18屆自己轉成 FLAC 的版本:李斯特 "鐘" 這首鋼琴曲,雖然還是有一點點 "緊" 的感覺,但是至少整首曲子暢快的的感受:前面溫柔、後面刺激、琴鍵粒粒分明... 都算是有表現出來,不會覺得聽起來情感乏味、也不會變成糊糊不清不知所云的鋼琴演奏,潘越雲聲音的感情、厚度也算有表現出來... 很妙,若是少了那一點點的厚度,就會聽起來偏向有一點點花腔,至少這台 DAC 算是有做到...
我的試聽組合:
- 便宜的數位多媒體播放機 (RealTek solution) => 因為不到三千,我也沒有特別要求
- 惡堡同軸線 => 聲音中規中矩,低頻尚可、高音較為缺乏
- TEAC DAC ==> 高音解析不錯、低頻量感夠
- SILTECH 便宜電源線 (for DAC) => 之前從耳擴試聽這台線,高音不錯、有感情、低頻較為缺乏
- 古和舊的訊號線 (DAC vs AV 擴大機) => 高音甜度不錯,低頻量感也不錯,算是乾淨聲底
- ROTEL 舊款 AV 擴大機 (設成 by pass mode) => 噪訊高了些、控制力算不錯
- Oydia 電源線 (for 擴大機) => 聲音算甜、細膩、溫柔
- Usher 入門落地 DMD 單體喇叭 => 高音還不錯,整體偏向德國中規中矩的感受
- 喇叭線 (多年前二手喇叭線) => 解析普通,聲音算柔
- 古和排插 => 厚度少了些、高音可
和我的二聲道系統比,應該有 60~70% 水準,空間感、更細膩質感、更感動人的音樂表情... 一定是弱項,但是,這樣的入門組合&價錢,能聽到算是耐聽、有情感的數位音樂,我覺得可以接受!! 讓有興趣的人參考看看... 改天有機會再試試 USB IN 的效果... :)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R..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