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Bi-AMP..
各位前輩,
想請問一下,Bi-AMP可以對單體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嗎? 小弟異想天開,想用兩部真空管綜合擴大機分別推中低頻率和高頻率,各取其長處. 可是有些疑惑:
1.這樣方式,輸出瓦數應該不變,對喇吧單體的控制能力有強化嗎?
2.兩部機器,輸出瓦數不同(40W, 80w), 會有問題嗎?
3.中低和高頻率會有相位的問題嗎?
小弟剛入門,拜求各位前輩指點,感謝喔~~~:)
-
-
擴大機對應阻抗變化會更輕鬆,控制力會更好
Bi-Amp盡量一樣的後級,2與3的問題就會解決,若要混搭後級,就要考量如何調整到音量與向位一致
-
-
不建議用不同型號後級來推不同音路,因為完整音場構成的原因不是單單音量能夠解決的,當然故意想聽不對的不在此例,喜好是個人,但不要說這是對的,不過不對也能很厲害是沒錯的
-
-
A組:
管機推高音甜美!
晶體機推中低音有勁!
很多人都是這樣想
B組: 一樣的後級不會有增益、音色...等問題
但其實
沒有絕對的答案
這就是音響可愛與可恨之處
A多的東西B可能沒有
B多的東西A可能沒有
將每個可能性的優缺點與每個人喜好加權平均後
請自己去找與試!
才是答案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我個人比較注重正確使用產品的方式,通常說明書會有建議,多路喇叭如果是設計來用不同後級來推,自然就會做增減益的旋扭在上面,沒有做好給你,那就再研究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
很多人玩bi-amp,喇叭都沒有可以調的...............
多數都使用後級本身增益搭配前級來控制........
-
-
對啊,所以沒說不可以啊,看原設計是要讓驅動單體更能游刃有餘被驅動,還是讓人調整音色,多數人玩多路是有路就插,越多不同後級就越屌,當然都可以玩,只是強調背離原設計就不要說是對的,在講這個而已
有些單體不好驅動,要達到原廠想要的表現,多路來驅動才能達到,這種喇叭的設計就絕對不會叫你用不同品牌型號後級來多路驅動,這跟故意設計出來讓人玩的喇叭初衷不同的,而且差很遠
產品設計在使用的邏輯性很重要,如果原廠設計不符合小弟我認為的邏輯,我自己是不會欣賞的,更不要說去玩他了,很多設計牽扯到有沒有必要這樣搞,這位設計師這樣搞了,那又有比別人屌嗎?
而且多數人玩多路就是要求表現,結果後級的搭配很明顯的還是因為$$$,想說用數台廉價的後級多路驅動昂貴的多音路喇叭,這樣就能p掉昂貴後級驅動昂貴喇叭,基本上出發點在這邏輯上就不通了
 作者: 小葉
很多人玩bi-amp,喇叭都沒有可以調的...............
多數都使用後級本身增益搭配前級來控制........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
有沒有"標準"的Bi-amp玩法?
同擴大機?不同擴大機?
-
-
玩BI-AMP的觀念,必須不同於電子分音.
電子分音的分音器是主動式,分頻點可調,所以用不同的後級,增益是隨之可調整.
但BI-AMP大都用在被動式分音器;
換言之分頻點不可調,所以用不同的後級,增益是無法隨之可調整.
除非你的後級增益是有可調式的,例如FM後級.
另一種就是主+被動混合式分音器,這種也可以用不同的後級,但這種設計者太少.
玩BI-AMP或TRI-AMP都必須切記一個原則:
建議用相同增的後級,為這牽扯到輸入靈敏度和增益的問題.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1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
前級有兩組輸出、喇叭是bi-wire
如果本來是一台後級用single-wire接到喇叭
現在改用兩台後級去推.......
應該是最常見的玩法........
許多變相的是
後級有增益
結果用不同的後級增益去調整搭配性!
這樣玩就有點亂了.........
但要調得好也是有可能的!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