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共22頁 第一第一 ... 101819202122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91 到 200 共計 212 條
  1. #191
    註冊日期
    2007-05-16
    文章
    870
    Thanks
    33
    Thanked 402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尼北自費買東西寫分享文看不看隨你....
    這句..真是讚到一個極致...

  2. #192
    註冊日期
    2011-03-19
    文章
    126
    Thanks
    51
    Thanked 109 Times in 50 Posts

    預設

    要鼓勵跟維護這樣的分享文
    可以討論辯論, 盡量避免口水
    這樣的環境要大家一起支持

    引用 作者: 8850168 查看文章
    尼北自費買東西寫分享文看不看隨你....
    這句..真是讚到一個極致...

  3. #193
    註冊日期
    2011-03-19
    文章
    126
    Thanks
    51
    Thanked 109 Times in 50 Posts

    預設

    年費是可行的方案
    至於多少錢就比較傷腦筋

    門檻低一些的話, 比如說一年 1000 含三次各兩小時使用時間, 每次可能有多到 3, 4 個會員一起交流使用. 之後每次計費. 單獨(包場)使用可以收較高費用(點數)

    門檻高一些也行.

    我說的聽聽就好, 因為我人在國外, 沒有什麼切身關係 :-)

    引用 作者: byang 查看文章
    沒有冒犯的意思, 但做生意要是這麼算就沒人投資也沒人開店了. 辦法可參考聯誼會或健身俱樂部, 但這就跟做媒體沒關係了, 純粹變成同好出資交流買試聽跟比較器材的管道. 一旦有規模可出季刊賣評論與測量數據比較, 真金白銀下去且不為五抖米折腰的該有公信力吧. 我們自己玩音響的不就是真金白銀買回家做同件事嗎? 每次升級或換器材折舊虧損少說都個把萬元, 繳會費省走錯路就賺回來啦. chsiang兄器材很高檔更有利. 家裡沒那麼好設備的也可以圓夢常接觸參考等級的音響, 沒辦法搬回家至少學會如何最佳化家裡那套, 年費10萬塊有玩有學增添正確的音響知識算值得啦. 不會太理想化:o

  4. #19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4,0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8 Times in 9,310 Posts

    預設

    除了沒意義的頒獎讓我作嘔外~~~

    每個器材都有一個很厲害的標題,也是很煩..... 真的是很無聊 ........

    能不能務實一點寫消費者看得懂的....

  5. #195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8850168 查看文章
    尼北自費買東西寫分享文看不看隨你....
    這句..真是讚到一個極致...
    教主英明!!:*:*:*

    StevenCheng將軍

  6. #196
    註冊日期
    2010-06-21
    文章
    122
    Thanks
    58
    Thanked 72 Times in 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8850168 查看文章
    尼北自費買東西寫分享文看不看隨你....
    這句..真是讚到一個極致...
    真的很讚. 同意SGIREM463兄說要鼓勵跟維護這樣的分享文. 同樣地應該鼓勵不同器材等級的用家發表心得, 依照自己的經驗分享當做聊天討論也好, 重要的是真實且針對事物而不是對人.

  7. #19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4,0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8 Times in 9,310 Posts

    預設

    我來吐嘈,如果靠少數大大你北ㄟ爽來分享,本站找就收了.....願意你北ㄟ爽分享的太少了,打嘴炮潛水的太多

  8. #198
    註冊日期
    2009-09-01
    文章
    110
    Thanks
    56
    Thanked 63 Times in 31 Posts

    預設

    音響論壇的確越來越難看,尤其郭漢丞那一本收了以後,評論越來越沒有差異性、鑒別力。每部高價的機器音響20要都可以看到滿分平平的一條線,實在看不出來在評論什麼?

    總編聽過最好的後級、cd player....再來呢?其中之一.....

    個人覺得Stereo Sound的模式比較適合音響雜誌。聽音響很難客觀,是很主觀的。所以要頒獎,一群人一起討論,每個編輯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一套音響組合,久了以後,你會發現哪些編輯的喜好跟自己的比較接近,這本雜誌才有參考價值。如果只是一言堂,不敢舉辦大車拼,久了還是會步上音響論壇的路。

    我記得有一年的頒獎,TAD R1得獎,但菅野仲彥直率的表達他的不屑,覺得TAD同軸是抄別人的,沒有創新,但這對喇叭還是得獎了,因為不是委員長說的算。以商業來說,Stereo Sound 沒有得罪 TAD,因為TAD得獎了,委員長吐槽一句,沒甚大不了的。但如果是一言堂的狀況,TAD大概再也不會在Stereo Sound 刊廣告。

    對了,好久沒有看到菅野仲彥的文章,有人知道他的近況嘛?好懷念唱片演奏家的連載。

  9. #199
    註冊日期
    2011-03-23
    文章
    2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不過...如果是私底下打電話過去跟論壇的編輯請教評論內容,我覺得還是有幾位講的蠻中肯,私底下比較敢透露一點真話而且不好的產品還會叫你不要買,像是已離開論壇的劉名振還有目前還在職的林編輯,態度都很好,但是以雜誌內容來說....真的變差了...

  10. #200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對我來說,「觀念分享」比器材評論更重要、更有看頭多了。音響論壇最近的Wilson Audio、Linn兩篇重量級專訪就很好看,兩位音響界老將的深度分享,比起看幾百篇評論更受用。對我來說,任何雜誌裡面只要有幾篇文章能讓我看了有感觸,就算很值得了。

    短短一兩個月的試聽、幾張照片或圖表,真能深度描繪出一個器材嗎?有次看到Audio Asylum一個發言說器材評論的公式不外就是高中低頻表述一遍,加上音場動態後結束,讓我笑了好久。這器材是不是讓聽音樂的樂趣增加了?跟台灣政治一樣,最重要的問題往往最不能說清楚。

    我倒覺得Stereo Sound那種無關痛癢的器材評論最得箇中三昧,你朦朧、我朦朧,卻有樂趣在其中。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