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共18頁 第一第一 ... 2345614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1 到 40 共計 179 條
  1. #31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恕刪]
    但,現實狀況是,我不喜歡這樣的聲音,就連小葉也都覺得"視覺感"很爆笑!!
    [SIZE=3]
    能不能請將軍大或小葉解釋一下這一句?抱歉,我看不大懂

    是形體太大嗎?歌手有張血盆大口?

  2. #32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能不能請將軍大或小葉解釋一下這一句?抱歉,我看不大懂

    是形體太大嗎?歌手有張血盆大口?
    我"個人"的聽感是:
    Arrakis這類型大型落第喇叭,只在3M的範圍內聆聽,嘴型的確很大!!
    細節,規模和場面要夠大,不是單靠近場聆聽來解決;
    適度的聆聽距離並消化合理的大能量(足夠的空間),這才是王道.
    這絕不是將巨型SP隨便往某個空間塞進去,就可以解決的!!
    (不過大哥們喜歡就好!!)

    至於小葉覺得"視覺感"很爆笑是:
    高度205cm的Arrakis,只放置在3M距離的眼前,
    說真的,照片的廣角是看不出壓迫感,但實際坐在3M前,就知道真的很"瞎".

    我喜歡有規矩的自然.
    所謂有規矩,就是不能背離實務太多,
    就如同我一直不認同將大喇叭往不適當的空間塞,只因要聽大喇叭.
    而自然,就是即使在足夠的空間下,我仍會在合理的情況下調整,
    例如我不會在高度205cm的Arrakis面前,只有3M的距離聆聽!!

    空間是門大學問,測量也是學問,但即使條件都夠,要如何找到共有的交叉甜蜜點,更是學問!!

    StevenCheng將軍

  3.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4. #33
    註冊日期
    2010-06-02
    文章
    356
    Thanks
    356
    Thanked 313 Times in 13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
    我喜歡有規矩的自然.
    所謂有規矩,就是不能背離實務太多,
    就如同我一直不認同將大喇叭往不適當的空間塞,只因要聽大喇叭.
    而自然,就是即使在足夠的空間下,我仍會在合理的情況下調整,
    例如我不會在高度205cm的Arrakis面前,只有3M的距離聆聽!!

    空間是門大學問,測量也是學問,但即使條件都夠,要如何找到共有的交叉甜蜜點,更是學問!!
    將軍言簡意賅, 佩服.

  5.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6. #34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謝謝將軍大的詳細說明。

    如果說我能完全心領神會,那是睜眼說瞎話

    讀了將軍大的解說,我只能說:
    “體驗”,如果沒有真的用自己的“身體”去“經驗”,那只是想像

  7.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8. #3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交叉甜蜜.............這個好......很多地方適用

  9.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3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測量若是測整個空間與系統最後的聲音,那麼就要在皇帝位(自己常聽的位置)來進行!

    若是越靠近喇叭測,測出來的只有直接音,空間音很少,當然漂亮!

    將軍的大空間在聆聽位測也幾乎完美,非常扯,了不起!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3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Andy的音響室長約9公尺, 寬約7公尺, 平面大約就是20坪左右

    從照片的比例來看, 擺位喇叭應該1/3處, 座位在2/3處

    喇叭間距離與到聆聽位置的比例應算是近場聆聽, toe-in幾乎要直接對準人了

    這對大喇叭來說應該是很少採用的方法,

    我自己的Ankaa, 我認為十分適合近場聆聽, 近場聆聽空間的影響會比較小, 容易得到更多細節,

    缺點是很考驗喇叭的設計, 喇叭單體之間的結合性必須要很好, 能夠讓聲音很快溶成一體,

    否則近場聆聽頭一擺買上變成各唱各的, 左右聲到各唱各的, 高音中音各唱各的


    toe-in 與否似乎看法分歧,

    對應空間來看,

    是聲音能量與相位等多變數對應空間的微調,

    是很複雜的.

  13. #38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78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有能力重視音響 更多的能力重視空間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14. #39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78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健康無污染吸音用棉
    有各種厚度3/4英寸最音遍 這片2英寸[樣品]
    材質純淨 纖維密長 密度均衡 日久有塵可用吸塵机吸出[覆蓋布面都用透氣透音的]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15. #4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86
    Thanks
    3,740
    Thanked 5,927 Times in 1,977 Posts

    預設

    我想提出一個另類觀點.....

    我們談空間處理、談測量,往往就是談頻譜圖,談頻譜曲線的好壞;有別於很多同好都發現平直曲線不見得最好聽,我想提出『頻譜曲線』不是最重要的心理測量指標.....:P

    頻譜曲線只能告訴我們,100HZ 多少DB值;但是從知覺心理學來說,人類感官資源非常不利於偵測『絕對的音量大小』,反而對於『相對的音量大小』非常非常敏感。用一個誇張的例子來說:

    假設一個喇叭在 30HZ 可以達到 -3DB標準,另一個喇叭只能到 -9DB,兩者性能相差夠大了。

    但是,前一個喇叭從 -3DB變動到 -2DB,要花0.01ms(數據亂掰),而後一個喇叭從 -9db 提升到-7db,卻只要 0.0001ms;那麼,那個喇叭更能反映完整的『超低頻細節』?答案將會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因此我一直認為頻譜圖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空間或器材『在不同頻率下的暫態反應性能』(我不知道專業聲學術語是啥?);平直的頻響曲線,有可能暫態曲線是嚴重不合格。反之亦然。

    不管我上述猜得對不對,我很好奇有沒有任何產品或設計,是從『在不同頻率下的暫態反應性能』來思考問題的?請大家介紹,我想驗證我的觀點是否正確......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