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台是人家工作室做的
他主要是幫某些國外廠的HI-FI做代工
所以它的零件是有標準的
這台是以一般的規格為主
捉回來之後 那位前輩還是做一些細節上的調整處理
但這規格 以一般玩家而言 是足以供應整套系統
可是並不適用我的系統 小弟的Krell純A類後級再加上Jeff Rowland的後級
兩台的瞬間電流 會把它操掛 那位前輩並不建議我裝上去
否則 它有提供六組插座 是足夠我插
但仍只有拿來用在前端而己 畢竟音響還是以結果最為重要
到是其他有興趣的網友 可以去樓上的玩家 去試試看
有時並非是台灣的技術不是不行 而是品牌的迷思
有許多的HI-FI大廠 都是台灣或是大陸代工的 差別在於品牌
畢竟音響這東西 你試了聽過便知道它是否真的如其價值
有許多大品牌的東西 是名過於實
一台有品牌的電源處理器 真的好的至少破十萬以上
效果玩家自己可以比較看看 但至少我想絕對是比排插有用
窮人家玩音響 講求的是經濟效益 並且一昧的追求極致
立志賺錢:^)敗音響
-
-
 作者: deson
我選購了非品牌的電源處理器
一台淨重二十公斤以上 可以處理十安培的電流
 作者: deson
但這規格 以一般玩家而言 是足以供應整套系統
可是並不適用我的系統 小弟的Krell純A類後級再加上Jeff Rowland的後級
兩台的瞬間電流 會把它操掛
十安培,這可是高達1150W的大功率耶~
分給四部後級平均也能有近300W,應該沒問題吧...
-
-
承蒙先輩之指導 果然是可以全上
但用後 還是決定把KRELL 排除
總覺得 低音縮的太乾淨 有種過分感覺
雖然低音更加沈了 但那種衝擊感在整個音樂
表現上過於突出 失去了平衡感
但在推中高音的Jeff Rowland上
卻滿不錯用的 整個來說
在更大的音量下 比以往較不會刮耳
整個音樂表現更加自然
結論是:
電源處理器對於後級 似乎沒有用在前端那麼全面
立志賺錢:^)敗音響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s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deson
承蒙先輩之指導 果然是可以全上
但用後 還是決定把KRELL 排除
總覺得 低音縮的太乾淨 有種過分感覺
雖然低音更加沈了 但那種衝擊感在整個音樂
表現上過於突出 失去了平衡感
但在推中高音的Jeff Rowland上
卻滿不錯用的 整個來說
在更大的音量下 比以往較不會刮耳
整個音樂表現更加自然
結論是:
電源處理器對於後級 似乎沒有用在前端那麼全面
或許可以想一下你建構目前器材系統的過程,
必然有些取捨,某個組件、某條線、聆聽位置、喇叭位置、空間處理材料...這些的調整過程,
用/不用,這個/那個,其取捨最終總是要調整到某個平衡點,自己比較偏好的,
當換/改其中任一項,幾乎都會動到這平衡,
這時有二個思考方向,
其一,認為此變動不適宜現有系統的其他部分,捨棄之;
但,這也同時捨棄此變動帶來的優點,令系統回到原先狀態,無進展...
其二,認為此變動帶來的優點值得更動現有系統其他部分配合之,再調整出一個自己偏好的平衡,
令系統吸納變動帶來的優點,更上一層。
重點在,系統中的任一項變動,都是牽一髮動全身,
高音加強,就覺得低音變弱;
低音乾淨,就覺得高音過多;
(人耳有一堆啥遮蔽效應這類的...)
我們無由得知記錄在唱片上的音樂其真貌何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憑藉客觀之心企求能更接近那真貌,一切但憑自己的判斷...
以後級的電源改善而言,對音場的高寬深、定位穩定度、形體感真實度,必然有相當明顯的改善,尤其是大音量、大動態、大部頭的音樂;
(湊巧今天拉隔離變壓器去fjc家玩,又驗證了一次)
以我而言,我無法捨棄傳真/細節而就平衡/混濁,
傳真/細節不易得,平衡卻是可藉由搭配/調整取得。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
隔變與瀘波
 作者: drunkenlife
以後級的電源改善而言,對音場的高寬深、定位穩定度、形體感真實度,必然有相當明顯的改善,尤其是大音量、大動態、大部頭的音樂;
(湊巧今天拉隔離變壓器去fjc家玩,又驗證了一次)
。
:)因為KEN作好了多組平衡式隔變,洽商後,過節前耒到敝宅試音. 為方便, 醉生KEN作了一個木箱組合內裝40公斤, 即使外箱有輪還是要二個人才方便抬出後車箱, 也許上車KEN也有人協助. 我剛讀到人體骨骼承力條件. 要不出問題是20-30kg而己.
經過2小時多試聽個人感覺與心得如下,
與長治DS兄的說法有不同. 只裝前端(指CDP及前級各插一個小隔變)差異不大. 好在即使250Wx2 小功率, 動態並未被壓縮, 此與我以往經驗不同. 曾訂過一個(姑隱其名)1KV隔變只用在前端, 馬上感受到變慢與壓縮(高低端). 與KEN及chen168分析研究過果是其內加noise choke filter及串接電流表作怪.因為該choke電感(己拆掉)繞線為極細線, 連前端都受到影響.
長治Denson兄說的沒錯, 用作電源強化第一要, 粗線.
在架上2.4kv隔變給後級, 再試大動態CD,結果其音效有差別. 音場有差, 動態則未減,音色有些不同, 但阿姐鼓合唱的形體與口腔很穩定及清晰. 拿掉後,音場口腔發聲形體較模糊及不穩.
還有拆隔變把前端不插回濾波式的power conditioner(試隔變時不裝)時又發現音場很前端平面, 缺乏深度,單獨把CDP單插到紫光牌濾波才正常一些,但前級共用(原耒用法)時又太噪,直到把前級移出去直插電源母座不共用後才較為正常.
看耒濾波也有差, 我認為CDP有噪訊影響到前級或後級. 而濾波器獨用也是有些清潔及阻絕外洩作用. 不知是否要像隔變各接一個更好(filter因為其choke 電感線不夠粗不適用後級)
說到此新購入瀘波器也是在賣場試聒有些效果才買, 並且修改, 包括內接電源線加併1.6mm OFC單心, by-pass 無熔按鈕, by-pass 保險絲, 一切都為了大電流. 其choke未動但己是加強型(較粗約1-1.2mm直徑).舊堡牌己下架移給電視用.
還有這回測試較順利應與電源箱內地線己拉出加接在音響端電源座有些關係吧.
假設瀘波隔變均在去雜訊, 有地才有去處吧. 不知平衡隔變創造出耒的次級地是否獨立或向前面地線相接為宜尚要請教KEN了.:P
-
-
 作者: fjc36
還有拆隔變把前端不插回濾波式的power conditioner(試隔變時不裝)時又發現音場很前端平面, 缺乏深度,單獨把CDP單插到紫光牌濾波才正常一些,但前級共用(原耒用法)時又太噪,直到把前級移出去直插電源母座不共用後才較為正常.
看耒濾波也有差, 我認為CDP有噪訊影響到前級或後級. 而濾波器獨用也是有些清潔及阻絕外洩作用. 不知是否要像隔變各接一個更好(filter因為其choke 電感線不夠粗不適用後級)
個別獨立用個filter當然更好,
CD player的耗電量遠比前級大的多
 作者: fjc36
還有這回測試較順利應與電源箱內地線己拉出加接在音響端電源座有些關係吧.
假設瀘波隔變均在去雜訊, 有地才有去處吧. 不知平衡隔變創造出耒的次級地是否獨立或向前面地線相接為宜尚要請教KEN了.:P
平衡式電源一定要接到Earth!
否則機箱就會電人啦~
-
-
請教各位,
對於一般沒有接地的住宅,
若不想使用電源處理器, 只要地端引導雜訊的功能, 與用電設備安全無關的話, 是否有替代方案?
-
-
-
-
不太明白
說半天...不就是一台25kg的隔離變壓器嗎??
到處都有的東西,怎麼被形容得如此神秘?!
或者小弟有什麼誤會?!
"如果唱片價位偏高可以解釋為錄音成本偏高,那麼日本唱片應該是錄音藝術與科學的最高峰了啊,每一張正價版都是2700到2900日幣...早安少女組、F4到甚至飛輪海的專輯,都賣這種價格。"
"我完全贊成小廠以較高的價格販售,只是不贊成解釋成大廠在錄音上面就比較省錢(或比較不講究)。事實很可能剛好是相反。" by 劉名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oke For This Useful Post:
-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