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 車諾比禁區沒人煙1日遊 逛衛星鬼城變熱點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災變屆滿廿五周年,但這個曾經象徵現代化蘇聯的樣板,在歷經無情核災與歲月摧殘後,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傷痕依舊揮之不去。
- 中國時報
- 【蔡鵑如/綜合報導】
車諾比核電廠方圓卅公里,是輻射汙染最嚴重的禁區(Exclusion Zone)渺無人煙,寸草不生。車諾比電廠主管葛拉莫金說,這片區域要恢復至人畜能活,能耕種穀物「至少需時兩萬年」。
供核電廠員工與眷屬定居而打造的車諾比衛星城普里普亞特(Pripyat),原本是個新式建築林立的現代化市鎮。災變後,五萬居民撤離,普里普亞特成了詭異而寧靜的鬼城。
人去樓空的市中心店鋪,只剩破損的家具和滿屋瓦礫;傾頹的幼稚園中,扭曲變形的洋娃娃躺在小床裡。原本在一九八六年五月開張的主題樂園,因核災永遠難見天日。摩天輪猶在,只是生滿鏽斑,廢棄的電話亭孤零零佇立,林木被稱為「紅森林」,因為葉子在核災後已經變色。
諷刺的是,形同消失的普里普亞特,最近卻因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災變,意外成為觀光客看熱鬧的新景點。參加「造訪車諾比」一日遊行程要價一百美元,遊客可飽覽核電廠周遭地區,在核電廠餐廳用餐,導遊並發放偵測放射線的「蓋革計數器」,讓遊客親身體驗輻射指針上下跳動的獨特感受。
二○○○年,車諾比核電廠最後一座反應器停止運轉,而目前仍有七千人在此工作,負責維護石棺。在石棺不堪使用後,烏克蘭正建造更穩固而可供使用一百年的新石棺,但確定趕不上二○一二年完成的目標。
儘管烏克蘭政府和科學家再三保證,並以數據佐證安撫民心,但受災最慘重的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人對核災仍餘悸猶存,擔心輻射副作用將讓他們送命。廿五年過後,看得見的資金缺口可靠外援填補,但看不見的傷痕永遠難以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