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7-11, 12:00 AM
#281
 作者: 小葉
配線也不好拉,太硬不好施工
另外就是進壁插的插座若沒有先用壓接端子
也進不去.......
可是我看版面這位大大~
是走明線的~~
這樣是不是直接接到電源盒(有訂做好在賣的)就好??
不要用壁插~還比較方便?
連電源箱那邊的Q環~也可以請店家幫你作好~
:^):^):^)
-
-
2011-07-11, 12:02 AM
#282
明線是比暗線好拉........
但超過5.5連轉個小彎都很難了........
-
-
2011-07-11, 06:50 AM
#283
 作者: sancoba
可是我看版面這位大大~
是走明線的~~
這樣是不是直接接到電源盒(有訂做好在賣的)就好??
不要用壁插~還比較方便?
連電源箱那邊的Q環~也可以請店家幫你作好~
:^):^):^)
大大的電源盒是指排插嗎?
如果是, 其實我一開始就不想是用排插, 我本來用的排插應該算還不錯, 是可以讓店家幫我做修改,
不過這次我想要做的是電源的基礎工程, 數位, 類比, 後級都有自己的專線,
這樣日後要做擴充才方便:)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1, 06:55 AM
#284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1, 06:59 AM
#285
 作者: 小葉
太粗太硬........不好搞............火氣就上來了
是阿, 真的很難想像38平方進屋線要怎麼搞,
22平方在表前表後接線時我看水電的已經在念念有詞了,
舊公寓真的預留空間都很少, 有些事情很難事先預料到:)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1, 08:42 AM
#286
之前常聽人說把水地相接做接地, 這次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了

這張圖是電表座, 一般可耐電流100A
在中央用紙封住的入線孔上方有一鐵片,
電工在接進屋線的水線時, 會另外纏接一股大約是8平方的地線接到這個鐵片上
這是台電的接地, 所以水地共接來做接地就是撘這個台電的便車,
不過據我了解, 這樣做是不允許的,
日後會有什麼問題也很難說....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1, 09:08 AM
#287
所以要真的要訓練一個High End的水電工
價格收一倍也是應該的
 作者: chsiang
是阿, 真的很難想像38平方進屋線要怎麼搞,
22平方在表前表後接線時我看水電的已經在念念有詞了,
舊公寓真的預留空間都很少, 有些事情很難事先預料到:)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1, 10:19 PM
#288
老舊公寓台電的主線路只到22平方而已, 所以拉再高也沒有用
而且由於電表後的空間根本不夠無法施工, 表前線只能接台電外露出來讓人接線的地方

這裡的22平方兩火一水是粗銅線做纏接的....要把自己的表前線接在這還蠻費工的, 看水電工光這步做了30~40分鐘....
專線接好後, 電源線都接好的樣子

再來就是聲音了......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1, 10:43 PM
#289
 作者: chsiang
老舊公寓台電的主線路只到22平方而已, 所以拉再高也沒有用
而且由於電表後的空間根本不夠無法施工, 表前線只能接台電外露出來讓人接線的地方
這裡的22平方兩火一水是粗銅線做纏接的....要把自己的表前線接在這還蠻費工的, 看水電工光這步做了30~40分鐘....
專線接好後, 電源線都接好的樣子
再來就是聲音了......
在美國這接線頭[兩線接頭相接部份]必須使用金屬盒安全,[相接部份接法很重要:金屬夾頭高壓力夾緊 導電好及日久了不會鬆脫[銅金屬會變形的]如接的部份加銲最佳。
這拉大電流線是用單線[水 火 地 分開的]而不是粗電纜線,並且用金屬管走線[單線拉在金屬管內]。
全屬盒金屬管体積大外觀是很大的問題,雖主要是安全隔离及防火[短路瞬間跳火花~美國都是木造房屋]但確有隔离減少外來空氣中的電波干擾。
雖是不同的方法及環境 參考下~~~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7-14, 01:57 PM
#290
報告一下這幾天的心得:
1. 音場整個後退兩步, 彷彿可以感覺到麥克風收音到聲音源這段距離的感覺
2. 低頻並沒有因為專線而變多變腫, 這原本是我最擔心的, 現在反而低頻鬼打牆的現象消失了, 延伸層次都更優...
3. 樂器/歌手的立體感, 終於了解這個了.....
4. 立體感出來了連帶高頻的延伸與泛音都更明顯清楚了....
總之以前一些怪腔怪調的地方好像都消失了,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總覺得聲音還不算很穩定
(專線也要run?!)
聽久一點之後再來報告.......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