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igh End廠商,包括硬體與軟體,已經是儘可能考量現實所能做到最佳的產品了
他們都是非常聰明的人,不是笨蛋
這不是我們能質疑或改變的....
除非您有本事自己做出最理想的產品
OK,可先不考慮數位類比轉換,請大大在現有的科技下,如何做到比現有更好的傳輸與控制?
不然以現在的玩法就是這樣
我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全新的想法...@@
-
-
先撇開電的問題, 不同的D to D 或是 D to A演算法都會造成差異, 因為0與1只是概念而已, 真正的運算的數值方法與運算都是掛了一堆小數點, 都有四捨五入, 並非如Upsampling這類 D to D 就不會改變.....
bit perfect的軟體也很多, 聽起來還是有不同, 0與1在電路中是高低的電位差, 但絕對不是兩個絕對值, 雖然些許的扭曲不會讓dac任不出0與1來, 但是這些雜訊就增加了dac運算的難度, 甚至有可能在處理的過程中產生累計誤差而造成失真.....
不然也不會有些廠商不時還來些韌體昇級, 而且還確實造成聲音改變......
-
-
我不也說了我跟著大家一起打轉, 因為我沒這本事.
好吧, 就當做我沒說過, 待會去刪文.
不好意思, 髒了各位大大的眼睛.
-
-
另外資料在電路中傳輸其實要算是類比型態, 只是是用所謂"高"與"低"來做編碼而已, 任何電路在impluse之間都不可能斷得乾乾淨淨......
所謂的"數位"應該是很複雜的東西......
-
-
我說說我現在CAS的玩法,請大大說如何可以更理想與更好???
(調音部份先不談,如線材、角錐...)
1. 購買數位母帶檔存到硬碟
2. 使用Mac Mini + iTune + Amarra + iPad (播放與傳送資料到DAC)
3. 使用firewire到Weis DAC 202 D/A轉換 => 系統播放
以前Bladelius Embla玩法
1. 購買數位母帶檔存到Embla
2. 使用Embla播放 => 系統播放
-
-
我們跟您討論也是花很多時間與經驗的交換
並不是隨便說說,也是很用心的
若有需要,我也願意當面跟您交流,沒有問題
不是針對人,是針對事
絕對歡迎討論..........
-
-
一般人認為沒有影響,是因為在意與關心的程度不同
在High End的世界,我們對聲音的變化是用放大鏡在看的
所有的一切都會有影響,即使是01..........傳輸的速度不同、環境不同、導體、材質、長度.....都會影響到聲音.........
-
-
再分享一個
我自己錄的音,錄音座裡硬碟的數位母帶直接輸出到系統.....
-
-
High End的價值在於您對正確聲音的認知.......
只有掌握這點才能不走冤枉路與浪費錢....
-
-
 作者: LSP000
我不也說了我跟著大家一起打轉, 因為我沒這本事.
好吧, 就當做我沒說過, 待會去刪文.
不好意思, 髒了各位大大的眼睛.
很多知識/心得..就是是打轉之中驗證體會出來的.
玩 Hi End更是.
網哥..前面一大段也是在學理範圍之內心平的討論呀.頗有內容.
幹嘛要放棄..勒?:P
但是拜託..既然開了專版..就不要扯其他版..也不要叫人先去那兒先研究搞懂..如此更累.:o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