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5-17, 11:31 AM
#1761
我倒是認為有沒有加料很好判斷, 不自然就是加了料, 沒什麼好說的, 我可以喜歡加料, 也可以不喜歡加料, 那是我自己的選擇, 旁人管不著, 但是相信玩音響大家耳朵都很靈, 聽到有加料的聲音, 不需要找理由去替錄音解釋, 大概是因為ooo 或是 xxx的原因所以聽起來是怎樣又怎樣.....總之聽起來跟權威人士不一樣大概是我不懂音樂或是不會調音等等的......
不要太迷信權威拉......
認為錄音是再創作而認同加料, 我覺得沒啥不對
認為錄音是還原真實而痛恨加料, 我覺得也很對
加料是客觀的 喜好是主觀的 不用混為一談
-
-
2011-05-17, 01:08 PM
#1762
 作者: soongsc
會有不同的聲音表現
所以我們不能武斷的說哪些有加料或沒有加料
我們只能說某些錄音的訴求可能與我們的期許不同
有些錄音師甚至會因自己的喜好而選擇不同的MIC
我們也不能說別人的音樂素養比我們差
我這裡也有一片DVD顯示HOROWITZ也會對錄音結果參與聆聽
我們能說他差嗎?
我不敢說是否會有誤殺
但從欣賞音樂的角度如果能設法去感受藝人對音樂的詮釋可能比較優雅些
同時慢慢可以發現哪些是系統本身的因染
我就是這樣找出為何金屬振膜會有不耐聽的現象而加以改良
如果我當時聽信專家"20KHz以上的問題人是聽不出來的"的說法及舉證我就不會學到東西
也無法對這方面的技術保持興趣
經常性有新的發現才是最大的樂趣
即使在國外所發表的論文中有多處資訊部算完整
其中還是有很多可適當地參考
有一次我請一位音響業者幫我聽兩組線材時解釋他聆聽人聲的方法時真是讓我上了一堂課
也讓我對人聲的欣賞更能體會不同人的技巧
有時候我也會做錯誤示範看看會不會挨罵(sweat)
哈哈哈!
您的這個想法,跟我不久前所產生的質疑差不多,覺得現場的聲音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聽感,但為什麼就要對這錄下來的,說它是正確或不正確?!
我認為只能用“好”或“不好”來評判,因為好聽跟不好聽的聲音都是存在於現場,如何要說它們正不正確?
但我想psycho兄的意思,是在於一個終極的目標!
一張唱片拿出來賣錢,當然要以盡善盡美為目標,其過程自然要用心在每項細節上,那才是一種正確的作法,當然也包括去找出現場收音的最佳位置!“正確”之義即在於此!
而我也覺得您想得太複雜,因為您似乎沒有搞懂psycho兄所謂的“加料”是指什麼!如果您弄懂這一點,或許會豁然開朗...
另外,其實我也一部份同意每張唱片它的存在是有不同意義,但在以對器材驗證的方面來說,我們應該要暫時摒除對音樂內容的喜好,以最接近不受人工添加的聲音,來作為對器材判別跟調整的工具,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相對客觀的器材,去聆聽各方不盡客觀甚至主觀的唱片!:o
-
-
2011-05-17, 01:22 PM
#1763
以最近聽了幾張HOROWITZ的錄音,落差真的差很大
問題其實出在我們是這世界上少數族群:High End音響的玩家
若能有正確欣賞錄音的能力,會發現很多錄音產生了問題
一套好的音響的基本元素是要能放出與反應出唱片裡的音樂面貌!
這也是我們追求High End音響的重要價值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17, 01:25 PM
#1764
若有體會到錄音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問題
那麼加料一樣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這就是關鍵
加料有好有壞,有多有少,整體來說不一定都不好
就High End音響玩家來說
加料是要注意的重點之一!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17, 01:37 PM
#1765
 作者: 小葉
以最近聽了幾張HOROWITZ的錄音,落差真的差很大
問題其實出在我們是這世界上少數族群:High End音響的玩家
若能有正確欣賞錄音的能力,會發現很多錄音產生了問題
一套好的音響的基本元素是要能放出與反應出唱片裡的音樂面貌!
這也是我們追求High End音響的重要價值
上面soongsc兄說HOROWITZ也會參與對錄音結果的聆聽...
但我是覺得,他聽的,會跟我們聽的一樣嗎?他感覺的會跟我們一樣嗎?
而他聽了,就算他知道跟他預期不同,他又有什麼方法在以後讓錄音更接近他的想法?還是就所謂的“尊重專業”?
而另外我要說一點,我會玩樂器,而我也以唱片中的聲音,來作為我對樂器調音的sample,結果我想那絕對是千錯萬錯絕對錯的方向...(sweat)
-
-
2011-05-17, 01:40 PM
#1766
可惜大師已不在,無法瞭解他的想法
不過接下來我要做的事是有機會讓藝人接觸High End音響
High End音響是關鍵!
很多事情反過來想不一定是正確的
 作者: remo
上面soongsc兄說HOROWITZ也會參與對錄音結果的聆聽...
但我是覺得,他聽的,會跟我們聽的一樣嗎?他感覺的會跟我們一樣嗎?
而他聽了,就算他知道跟他預期不同,他又有什麼方法在以後讓錄音更接近他的想法?還是就所謂的“尊重專業”?
而另外我要說一點,我會玩樂器,而我也以唱片中的聲音,來作為我對樂器調音的sample,結果我想那絕對是千錯萬錯絕對錯的方向...(sweat)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5-17, 01:45 PM
#1767
-
-
2011-05-17, 03:25 PM
#1768
尊重專業是一個濫殤,是for 商業市場
看看你手上的片子錄音屬於High End市場的比例
甚至會有些人在這樣的情況下
用這些錄音反推回來High End系統
那結果只能說是很慘的
-
-
2011-05-17, 03:37 PM
#1769
-
-
2011-05-17, 03:50 PM
#1770
其實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很多唱片什麼資訊都沒有, 大家怎麼知道應該要調成什麼樣子才是"正確"呢?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