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4-01, 11:54 PM
#1601
 作者: 小葉
女人的樣子(身高、皮膚、體重)叫做事實,只有一個
6個男人的觀感是喜好問題
我說的已經很清楚了
加料錄音就是PS(photoshop)女人的照片,讓我們看起來不是原來的樣子.....
喜好不是事實嗎?
加料,
有時候是讓我們看起來像是原來的樣子..
-
-
2011-04-01, 11:57 PM
#1602
..........
如果要這樣講,當然沒有答案.......一直在繞圈子 :P
 作者: hojuiyang111
喜好不是事實嗎?
加料,
有時候是讓我們看起來像是原來的樣子..
-
-
2011-04-01, 11:59 PM
#1603
 作者: psycho
很抱歉我得遺憾地說:不管錄音觀念上誰對誰錯,martin網友您的邏輯素養真的有嚴重問題。
分辨錄音是否加料,重點是為了比誰的聲音更好聽;
分辨照片是否加料,重點是為了比誰的照片更好看;
我貼出的加料照片,從頭到尾就不是請大家看看psycho的拍照技術多麼高傳真,甚至也沒有叫大家看看我把小孩子拍得多漂亮;那些照片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講故事說笑話,照片本身不重要,甚至偽造剪貼都沒有關係,目標一直都是講故事說笑話。
原來對 martin網友來說,之所以那麼擁護加料錄音,甚至無知到不知道台灣唱片市場上至少存在一萬張以上不是使用多麥克風的劣等錄音方法,究其實是因為您把錄音當成故事或笑話啊??真是的,早點講出來,我就不必浪費時間去辨正那些離譜觀點,還有什麼調音師只有七個很厲害的明顯反科學巫術崇拜了,反正都只是一場笑話是不是?.....:)
請教您過去的音響評論是一場笑話嗎?.....:P 我在《古典音樂》雜誌創刊開始寫了一堆唱片評論,每一篇到現在快二十年了都還在海內外流傳甚廣,至少可以證明絕對不只是笑話而己。不知道 martin網友的音響評論或音響理念那些是笑話?看了後不必當真,反正絕對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我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唱片,正如同psycho的照片一般,也是為了講故事給愛樂者聽而生產出來的。說故事的方式不會只有一種,正如每個人面對樂譜都有不同的演奏詮釋,錄音創作者想要自己的音樂怎麼被呈現,也有他們不同的手法。這些方式沒有對錯,純粹是觀點不同而已。
布列松的不加料照片很偉大,安塞亞當斯用各種暗房後製手法弄出來的照片也很偉大,攝影界也沒有把布列松捧上天、把亞當斯貶得一文不值。
而一套好的音響,應該是更幫助我們去還原唱片中的資訊,讓我們更舒適的欣賞演出者不同的演繹手法、錄音製作者不同的錄音觀點。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4-02, 12:05 AM
#1604
 作者: 小葉
..........
如果要這樣講,當然沒有答案.......一直在繞圈子 :P
繞圈子有時就是答案..? :o
唉..有時沒有對錯,只有喜與不愛..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4-02, 12:10 AM
#1605
 作者: 小葉
對真實不瞭解的人,用加料錄音去調整音響,絕對會出問題...
加個前提:
他專收加料錄音,所以完全沒有問題.. :P(來鬧的)
-
-
2011-04-02, 12:11 AM
#1606
喜好不會有答案
真相只有一個
我不是說真相一定好,我自己也會喜歡假的 (請參考本站網路上人氣的正妹專欄)
問題是不要把假當成真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4-02, 12:12 AM
#1607
-
-
2011-04-02, 12:14 AM
#1608
而一套好的音響,應該是更幫助我們去還原唱片中的資訊,讓我們更舒適的欣賞演出者不同的演繹手法、錄音製作者不同的錄音觀點。
這句話非常好.........
雖然跟我們的爭論點無關!
 作者: martin
我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唱片,正如同psycho的照片一般,也是為了講故事給愛樂者聽而生產出來的。說故事的方式不會只有一種,正如每個人面對樂譜都有不同的演奏詮釋,錄音創作者想要自己的音樂怎麼被呈現,也有他們不同的手法。這些方式沒有對錯,純粹是觀點不同而已。
布列松的不加料照片很偉大,安塞亞當斯用各種暗房後製手法弄出來的照片也很偉大,攝影界也沒有把布列松捧上天、把亞當斯貶得一文不值。
而一套好的音響,應該是更幫助我們去還原唱片中的資訊,讓我們更舒適的欣賞演出者不同的演繹手法、錄音製作者不同的錄音觀點。
-
-
2011-04-02, 12:17 AM
#1609
 作者: martin
我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唱片,正如同psycho的照片一般,也是為了講故事給愛樂者聽而生產出來的。說故事的方式不會只有一種,正如每個人面對樂譜都有不同的演奏詮釋,錄音創作者想要自己的音樂怎麼被呈現,也有他們不同的手法。這些方式沒有對錯,純粹是觀點不同而已。
[恕刪]
而一套好的音響,應該是更幫助我們去還原唱片中的資訊,讓我們更舒適的欣賞演出者不同的演繹手法、錄音製作者不同的錄音觀點。
您的邏輯還是錯得更加離譜。
唱片是為了傳遞音樂而存在,上述的論點都是主張錄音師比演奏家更偉大,所以可以任意扭曲演奏家的原意而進行改造。請問那一個錄音師這麼偉大的?提出來給我們笑一笑?.....
音響的例子是不是又一場笑話可以不必正經面對的?『好的音響可以還原唱片中的資訊』是加料錄音感受得出來的嗎?『習慣加料錄音』怎麼可能知覺到什麼做『還原唱片資訊』<= 這句話的意思是絕對反對加料的意思呢!
-
-
2011-04-02, 12:21 AM
#161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