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發生核災後,美國、南韓政府不受影響仍宣布要繼續建核能電廠;但歐洲的反應很強烈,盡管德國政府立即下令暫停七座老舊核電廠,民眾還是不放心,昨天廿五萬人上街頭反核,要求關掉所有的核電廠。
德國是環保意識很強的國家,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都發展得很好,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十六趴以上,幾乎就是台灣的核電比例。
台灣的「開發至上」派總是說,再生能源成本高,高電價會影響經濟發展。不過,德國卻剛好相反,發展再生能源創造廿五萬的就業人口;電價高逼使產業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技術升級,國際競爭力更強。目前,德國是歐盟經濟發展最好的,近幾年,其出口總金額都在全球排名前三名內。
美國則是相反的例子,人民環保意識不佳,消費主義當道。全球溫室效應美國人至少應負一半之責。浪費能源慣了,由奢入儉難,想不依賴核能,談何容易?
不過,美國人命好,地廣人稀,就算搞出幾個「三哩島」,也傷不了筋骨。
我們與日本條件類似,都是地震帶上的海島國家。人煙之稠密更勝日本。如果九級地震加海嘯發生在台灣,災情會更慘。就條件論,我們當然不該依賴核電。
台電說,現在不能關核電廠,因為沒有替代能源。不過,德國能把再生能源搞高到十六趴,我們為何不行?努力一下,大家不要擔心受怕,不是很好嗎?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