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psycho
何大大真的非常客氣,不過這裡我到是有一個『心理學上的補充』...
依我個人的經驗,唱片的錄音(演奏)有問題的居大多數,錄音(演奏)沒有問題很少;如果有一套音響系播放多數的唱片都好聽,這應該是嚴重失真,沒有把錄音或演奏的缺陷暴露出來。
但是我後來發現,這造成『好聽』一詞有嚴重的心理學上之使用差異。
例如我這種超級龜毛的軟體派,所謂的『好聽』,是指:錄音本身可以正確捕抓聲音,而且可以突顯演奏技術的特色與發聲樂器的特性;然後,音響系統正確無誤地表現出這種特性,就叫做『好聽』。
因此我所謂的『難聽』,是指音響系統可以正確呈現出多數唱片的錄音是有缺陷的、多數唱片的演奏水準是有缺陷的,所以,『難聽』反而是音響調整成功的特色。
而何大大的『好聽』一詞可能不一樣。例如說何老大的系統應該可以很清楚地呈現出 RCA LIVING STEREO 那張史托可夫斯基的『狂想曲』LP的錄音特色:動態超大,樂器形體感佳。但是它的錄音是多隻麥克風層層後製的,所以管弦樂合奏時,單一樂器的聲音會像是被玻璃框住,無法漫延到整個音響空間。越頂級的音響系統,這種被框住的感覺會越明顯。但是不在乎這種『效果』的人,會覺得最佳的音響系統放這張LP真是『好聽』,但是對於討厭這效果的我,卻認為最佳的音響系統放這張LP真是『難聽到爆』...:P
所以從心理學看來,『好聽』與『難聽』是最常誤解的感覺用詞,完全根據聆聽者的主觀而徹底不同。因此我在猜,何大大認為『當大部分的軟體都好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這句話應該跟我認定的『當大部分的軟體都『難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只是何大把那種現象稱為好聽,而對於演奏與錄音要求極嚴苛的我認為那是難聽。乍看之下不同,其實意義應該是一樣的....:)
原本我想說LP硬體狂比較自虐
不能好好欣賞大部分有缺陷的LP唱片音樂
沒想到研究軟體的CD狂更龜毛
我看想好好聽音樂是更難了
聽個音樂
有那麼嚴重嗎?.....
-
-
 作者: psycho
何大大真的非常客氣,不過這裡我到是有一個『心理學上的補充』...
依我個人的經驗,唱片的錄音(演奏)有問題的居大多數,錄音(演奏)沒有問題很少;如果有一套音響系播放多數的唱片都好聽,這應該是嚴重失真,沒有把錄音或演奏的缺陷暴露出來。
但是我後來發現,這造成『好聽』一詞有嚴重的心理學上之使用差異。
例如我這種超級龜毛的軟體派,所謂的『好聽』,是指:錄音本身可以正確捕抓聲音,而且可以突顯演奏技術的特色與發聲樂器的特性;然後,音響系統正確無誤地表現出這種特性,就叫做『好聽』。
因此我所謂的『難聽』,是指音響系統可以正確呈現出多數唱片的錄音是有缺陷的、多數唱片的演奏水準是有缺陷的,所以,『難聽』反而是音響調整成功的特色。
而何大大的『好聽』一詞可能不一樣。例如說何老大的系統應該可以很清楚地呈現出 RCA LIVING STEREO 那張史托可夫斯基的『狂想曲』LP的錄音特色:動態超大,樂器形體感佳。但是它的錄音是多隻麥克風層層後製的,所以管弦樂合奏時,單一樂器的聲音會像是被玻璃框住,無法漫延到整個音響空間。越頂級的音響系統,這種被框住的感覺會越明顯。但是不在乎這種『效果』的人,會覺得最佳的音響系統放這張LP真是『好聽』,但是對於討厭這效果的我,卻認為最佳的音響系統放這張LP真是『難聽到爆』...:P
所以從心理學看來,『好聽』與『難聽』是最常誤解的感覺用詞,完全根據聆聽者的主觀而徹底不同。因此我在猜,何大大認為『當大部分的軟體都好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這句話應該跟我認定的『當大部分的軟體都『難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只是何大把那種現象稱為好聽,而對於演奏與錄音要求極嚴苛的我認為那是難聽。乍看之下不同,其實意義應該是一樣的....:)
我不清楚 psycho 兄形容的好聽和小弟的好聽是否一樣.?
不過我一直以為罐頭音樂是一種妥協,
且是否好聽,看來還真沒有標準,旨在求得"相對最好".
前一陣子還有人和我力爭 mono LP 勝過 stereo LP,
讓小弟不明白當下是否有何標準可依循,
每個人的好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正如300 B 會好聽,300 w 晶體後級也會好聽.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
(((當大部分的軟體都『好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
這句話可能是個方向,畢竟音響是用來聽軟體的.
如果大部分的軟體都『不好聽』時,還調什麼呢..
經驗上,一個唱頭是無法達到大部分的軟體都『好聽』,
二,三個唱頭是比較輕鬆的方式.
龜毛一點,事實上,連"空間"也需搭軟體調整呢..
不過如不以好聽作命題,
好的軟體,倒是有幾個常見的標準吧?
我來班門弄斧一下,有請 psycho 兄補充.
1.訊息量大.
2.空間感好,樂器定位清楚.
3.音色正確.
4.動態大,對比正確.
5.音樂性佳.或名演.
-
-
久仰久仰,當初真是不知原來何大大對空間及LP鑽研深入...
今天一窺系統,果然是大大級的...小弟非常佩服,連彈簧都架在線下面實驗...真是非常認真(y)
-
-
 作者: ec337280
久仰久仰,當初真是不知原來何大大對空間及LP鑽研深入...
今天一窺系統,果然是大大級的...小弟非常佩服,連彈簧都架在線下面實驗...真是非常認真(y)
ec337280 兄,
感謝您的稱讚,
其實分享心得,
有助整理思緒和資訊的系統化.小弟自己受益也很多.
也請ec337280 兄多多上來分享發燒心得.8)
-
-
 作者: psycho
何大大真的非常客氣,不過這裡我到是有一個『心理學上的補充』...
依我個人的經驗,唱片的錄音(演奏)有問題的居大多數,錄音(演奏)沒有問題很少;如果有一套音響系播放多數的唱片都好聽,這應該是嚴重失真,沒有把錄音或演奏的缺陷暴露出來。
但是我後來發現,這造成『好聽』一詞有嚴重的心理學上之使用差異。
例如我這種超級龜毛的軟體派,所謂的『好聽』,是指:錄音本身可以正確捕抓聲音,而且可以突顯演奏技術的特色與發聲樂器的特性;然後,音響系統正確無誤地表現出這種特性,就叫做『好聽』。
因此我所謂的『難聽』,是指音響系統可以正確呈現出多數唱片的錄音是有缺陷的、多數唱片的演奏水準是有缺陷的,所以,『難聽』反而是音響調整成功的特色。
而何大大的『好聽』一詞可能不一樣。例如說何老大的系統應該可以很清楚地呈現出 RCA LIVING STEREO 那張史托可夫斯基的『狂想曲』LP的錄音特色:動態超大,樂器形體感佳。但是它的錄音是多隻麥克風層層後製的,所以管弦樂合奏時,單一樂器的聲音會像是被玻璃框住,無法漫延到整個音響空間。越頂級的音響系統,這種被框住的感覺會越明顯。但是不在乎這種『效果』的人,會覺得最佳的音響系統放這張LP真是『好聽』,但是對於討厭這效果的我,卻認為最佳的音響系統放這張LP真是『難聽到爆』...:P
所以從心理學看來,『好聽』與『難聽』是最常誤解的感覺用詞,完全根據聆聽者的主觀而徹底不同。因此我在猜,何大大認為『當大部分的軟體都好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這句話應該跟我認定的『當大部分的軟體都『難聽』時,表示調整方向是對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只是何大把那種現象稱為好聽,而對於演奏與錄音要求極嚴苛的我認為那是難聽。乍看之下不同,其實意義應該是一樣的....:)
兄的想法果然不同喔!
很多人調音時的想法就是好聽,很多少掉的部份當然也就不會出現啦!難聽要搞到好聽很簡單,好聽要搞到難聽很難.
功成何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之日
離開之時
-
-
看來將來人家說您系統"難聽"
還真該高興才是!
-
-
 作者: ec337280
久仰久仰,當初真是不知原來何大大對空間及LP鑽研深入...
今天一窺系統,果然是大大級的...小弟非常佩服,連彈簧都架在線下面實驗...真是非常認真(y)
您不知道這特製彈簧是過去台南某傳奇名店的獨門調音利器之一
多少數百萬的系統因此成交呢!
-
-
 作者: lyyoung
您不知道這特製彈簧是過去台南某傳奇名店的獨門調音利器之一
多少數百萬的系統因此成交呢!
有故事可聽嗎? 板凳到
-
-
-
-
 作者: PAGANINI-KK
小弟先應何兄之言拋磚引玉
以LP盤來說,舉凡會影响到唱針讀取的震動都該受到控制!
從盤座,盤身,或唱臂本身運動時所產生的振動,到唱頭讀取時,針桿受針頭帶動所產生的"振
動".....嗯!或是"共振",都可以用隔離,抑制,避震加阻泥,或刻意保持某種程度"共振"來改變聲
音!
感謝 KK 兄分享,
KK 兄的功夫很好,器材震動的處理也很用心.
也是發燒族的.
新的音響室剛落成,想必心情愉快..8)
月底小弟要去打擾哦..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