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絳(讀音~匠)州大鼓CD文時.見到一段話供 先進們參考.

(相位)是一般音響寫手含大發燒友.大Pro都不太敢講的地方.
原因在於自家音響系統可能還不太了解什麼是相位.
這種簡單講不簡單說明的相位問題..
一般是在喇叭單體愈多.系統愈複雜愈易有相位的問題.
各位燒友有空拿長笛的CD來測試即知.
如果音響系統能解析到(看到)長笛的形狀.
再看看長笛吹奏時的(氣柱)符不符合長笛所在的位置就可以了解..
當然啦.前題是音響系統能解析出長笛的形體再說吧..
至於錄音時要想避免(應說減少)相位問題.單點錄音是一帖良方.
可以避免多支Mic產生相位.樂器泛音不同調問題.....
問題在於擺位難...學問非常大....瑞典Opus3..就是單點Mic擺位高手...:P
上文摘取自某網站文章..若有冒犯唐突..先向 您致歉:)..


陳伯家寬是3.95米.在下有參與測/調..也是一次皆歡喜的經驗.:P.

現在回想到多年前在下~還有聽LP時期..聽Opus3唱片時的感受.
就有"某不少"的部份.有與在 陳伯家測DRC時做參數校正後..
聽到~郭金發..500..金門王..等等.
那種舞台(形體)感~變明顯~變清楚的改變..是不是相位校正過的好處呢.?:|[/QUOTE]

那就..
+1下..有關相位對音響表現的比喻..

聲明一下.
都是搜文或轉載..
覺得有意義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