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念討論>低阻抗耳機,才是真正難搞的耳機!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談談一個觀念性的問題:就是關於一向被認為 
"好推"的低阻抗耳機,真的有大家想像得這麼"好推"嗎? 
 
近來由於幾支歐系的旗艦耳機,都是高阻抗設計,比方Sennheiser 
HD800的300歐姆, Beyerdynamic T1的600歐姆.還有幾支次旗 
艦如300歐姆的HD650,HD600;600歐姆與250歐姆的DT990, 
DT880...等.因此目前的許多耳機玩家,都將焦點放在針對推動高阻 
抗耳機所設計的耳擴.但許多低阻抗耳機的用家,即使是使用如Denon 
D7000,D5000;鐵三角W5000,W1000X;Grado PS1000,GS1000 
,RS1;AlessandroMusic Pro,Music 2等中高階機種,還經常可見直 
上電腦耳機孔,DAC耳機孔,或隨身撥放訊源的情況.很多玩家認為這 
樣"已經夠了",只是因為這些耳機很輕易就可以推出足夠的音量,然而, 
這樣真的就"夠了"嗎? 
 
其實那些看似阻抗極低的中高階耳機,他們對耳擴的需求,一點都不亞 
於高阻抗耳機.所不同的是,高阻抗耳機須要的是強大的電壓擺幅,而低 
阻抗耳機,由於電流容易通過,因此須要極其強大的電流,方能將他們的 
潛力完全發揮.因此若想玩好一支中高階的低阻抗耳機,那麼我們就會 
須要一台能輸出大電流的耳擴.這個觀念在國外包括香港的討論區等已 
非常成熟,在這兩年開始,國內的幾個耳機討論區才慢慢建立這樣的觀念 
. 
 
就我們的實際測試,Music Pro這支耳機,雖然電腦或MP3直推就會有相 
當足夠的音量,與醇美的音質.但是一但接上具大電流輸出的耳擴之後,才 
會知道原來沒有耳擴的時後,居然欠缺了這麼多音樂資訊,並且會有許多的 
問題:中頻顯得退後,低頻容易泛濫而不受控制,高頻則因為欠缺足夠延伸 
而顯得毛燥.遇到極大動態時,不但無法表現,有時甚至因為電流輸出不足, 
而發出爆音.至於結像的清晰度,音場的深度,層次感,各聲部的分離度...等 
,更是慘不忍聞. 
 
用上D7000這樣的25歐姆超低阻抗耳機時,有沒有耳擴的狀況差距更遠了 
.我們發現D7000對前端的需索無度,幾乎與一支HD800沒有差別.D7000 
對電源,訊號線在能量感上的改變,顯得比HD800更為敏感.如果不給D7000 
一台輸出電流極大的耳擴,一個夠乾淨的電源,能量感極強的電源線與訊號線 
,那麼D7000就會因為欠缺足夠的電流,而發出一個偏暗,音場狹窄,低頻肥厚 
失控的聲音. 
 
然而一但給了D7000有力的前端訊源,足夠且乾淨的電流,能量感強且音質透 
明的線材.D7000就能讓聽者宛如置身音樂廳中,高頻延伸華麗而柔順,充滿空 
氣感,中頻飽滿卻不虛胖,緊緻而浮凸,低頻的下潛極深且速度明快,撥放大編製 
交響曲時,就像現場聆聽維也納愛樂低音大提琴部所發出的低音一般,如一個巨 
大而穩固的托盤,穩穩地"托住"整個樂團.那真是教人難忘的聆聽經驗. 
 
而至於常被嫌低頻太懶散的D5000,其實只要給予足夠的電流,完全沒有低頻懶 
散的毛病.撥放<布蘭詩歌>開頭這種爆棚曲目,最後的定音鼓的槌擊照樣如一記 
記重拳打在心口.迅捷而有力.何來"懶散"之罪? 
 
因此,除了那些本來就為隨身需求所設計的低阻抗耳機如Denon A100,Ultrasone 
ED10等,所有中高階的低阻抗耳機,若要完全發揮他們的實力,對耳擴與電源處理 
的講究,一樣是煞費人心.然而目前能輸出極大電流的耳擴,在台灣並不多見.一些 
真空管機雖能輸出大電流,但如果不是前管後晶的機器,那麼在25歐姆的阻抗下, 
是一定會聽到輕微底噪的.有些玩家主張用前級擴大機的耳機孔來推動,但我們試 
驗的結果,這些前級擴大的耳機孔電流雖大,控制力卻不精準,往往讓低阻抗耳機發 
出"大港"但卻不夠細膩的聲音.因此一但耳機的阻抗低於32歐姆,要找尋恰當的耳擴 
,實在不是一件易事呢! 
 
這是我們實際操作,多年下來所累積出的心得,寫在這邊與大家分享.音悅音響在往後 
也將逐步找尋一些真正大電流輸出,控制力精準的耳擴,以饗台灣的中高階低阻抗耳 
機玩家.
				 
			 
			
		 
			
				
			
				
			
			
				
			
			
		 
	 
	
	 
 
- 
	
	
	
	
		
			The Following 1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音悅侯姐 For This Useful Post:
		
	
	
		
			
				chariots,DeadHeart,Erick,heartsnow,kevintran,kwangching,LinnLee,psycho,remo,sancoba,tungcw99,yschen,小佐
			 
		 
	 
	 
 
 
 
- 
	
	
		
		
		
		
			  
		
		
				
				
		
			
				
					謝謝您寫地這麼清楚. AKG701的阻抗也不高,用隨身聽就可以有聲音,但是用了myaudio 的x02(http://www.hifi.com.tw/adm_product/a...ranuniq=225)才發現原來少聽到那麼多.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這也是有趣的議題~~侯姐也介紹的很詳盡 
要找可將低阻耳機推好的耳機擴大機,得付出不少的心力 
若有人能深入去研究,想必會是耳機迷的一大福音:) 
  
若有需要的話~~小弟的耳擴也可以出借
				 
			 
			
		 
			
				
			
			
				唯有質近,方得共鳴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eartsnow For This Useful Post:
		
	
	
	 
 
 
 
- 
	
	
		
		
		
		
			  
		
		
				
				
		
			
				
					哇~一次收到這麼多板友的感謝,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呢!這邊也向 
大家的支持表示謝意! 
 
其實現在有許多耳機用家,尤其是學生族群,或許是為了求方便吧? 
往往衝一支好幾萬的低阻抗旗艦耳機,而訊源卻是筆記型電腦,或 
mp3撥放器.至於耳擴,有許多人則是能省則省.殊不知這樣的玩法 
,完全扼殺了這些高級耳機的表現空間. 
 
另一種常見的玩法是將mp3撥放器用3.5轉RCA輸入到耳擴.這種 
作法也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這些mp3撥放器的輸出孔電平極低,透 
過線材傳輸到耳擴後,音量非常小聲,耳擴的VR都要扭到底了,才能 
有足夠的音量. 
 
上面說的玩法,或許是方便,省空間.但卻大大降低了器材的表現水準 
.也辜負了那些好幾萬一支的高階低阻抗耳機.我們看在眼裡,心中是 
為這些器材感到可惜的~ 
 
音悅音響在新的一個年度內,將深入研究這個課題.並找尋適當且價格 
合理的產品引近國內.希望低阻抗耳機的玩家,都能讓手上的寶貝耳機 
發出天籟美聲. 
 
對了,心雪板主的Rudistor耳擴,也是大電流輸出的嗎?
				 
			 
			
		 
			
				
			
			
				
			
			
		 
	 
	
	 
 
- 
	
 
- 
	
	
		
		
		
		
			  
		
		
				
				
		
			
				
					
	
		
			
			
				
					  作者:  音悅侯姐
					 
				 
				哇~一次收到這麼多板友的感謝,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呢!這邊也向 
大家的支持表示謝意! 
  
其實現在有許多耳機用家,尤其是學生族群,或許是為了求方便吧? 
往往衝一支好幾萬的低阻抗旗艦耳機,而訊源卻是筆記型電腦,或 
mp3撥放器.至於耳擴,有許多人則是能省則省.殊不知這樣的玩法 
,完全扼殺了這些高級耳機的表現空間. 
  
另一種常見的玩法是將mp3撥放器用3.5轉RCA輸入到耳擴.這種 
作法也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這些mp3撥放器的輸出孔電平極低,透 
過線材傳輸到耳擴後,音量非常小聲,耳擴的VR都要扭到底了,才能 
有足夠的音量. 
  
上面說的玩法,或許是方便,省空間.但卻大大降低了器材的表現水準 
.也辜負了那些好幾萬一支的高階低阻抗耳機.我們看在眼裡,心中是 
為這些器材感到可惜的~ 
  
音悅音響在新的一個年度內,將深入研究這個課題.並找尋適當且價格 
合理的產品引近國內.希望低阻抗耳機的玩家,都能讓手上的寶貝耳機 
發出天籟美聲. 
  
對了,心雪板主的Rudistor耳擴,也是大電流輸出的嗎? 
			
		 
	 
 其實,小弟不太清楚RP010是不是大電流耶  
不過在推挽低阻耳機部份,多數都有不錯的效果,尤以Sony R10跟Sony Qualia 010的表現讓小弟最滿意,而推Grado及ATH也有不錯的聲音,但是在Beyerdynamic DT48A 及Grado PS1000上則會有些問題,前者是會聽見雜訊,這有可能跟他的阻抗只有8歐有關,而後者的話,會有低頻過量的情況,這個部份小弟就想不到原因了,也許是調性問題,也或許是控制上的問題 
  
回歸正題,小弟也認同低阻耳機相當需要耳擴這個觀念,因只要找到適合的耳擴,將能發掘耳機真正的潛力,也期待能有更多的選擇囉8)
				 
			 
			
		 
			
				
			
			
				唯有質近,方得共鳴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eartsnow For This Useful Post:
		
	
	
	 
 
 
 
- 
	
	
		
		
		
		
			  
		
		
				
				
		
			
				
					請教1~2千元的耳機也會對耳擴產生很大的變化嗎??是否須以自身喜歡的音樂類型去特別搭配耳機與耳擴的組合,但耳機可以試聽的地點似乎又比試喇叭還少(新竹)...
				 
			 
			
		 
			
				
			
			
			
		 
	 
	
	 
 
- 
	
 
- 
	
	
		
		
		
		
			  
		
		
				
				
		
			
				
					
	
		
			
			
				
					  作者:  ihl880
					 
				 
				請教1~2千元的耳機也會對耳擴產生很大的變化嗎??是否須以自身喜歡的音樂類型去特別搭配耳機與耳擴的組合,但耳機可以試聽的地點似乎又比試喇叭還少(新竹)... 
			
		 
	 
 會有變化,只是多跟少的差別...:)
				 
			 
			
		 
			
				
			
			
				唯有質近,方得共鳴  
			
			
		 
	 
	
	 
 
- 
	
 
- 
	
	
		
		
		
		
			  
		
		
				
				
		
			
				
					RP010算比較少見的恆流源結構,不太算一般定義的"大電流" 
 
事實上限制在耳機擴大機的範圍內,談大電流沒有太大意義,除非你是要推KK或者最近新興的那些平板耳機
				 
			 
			
		 
			
				
			
			
			
		 
	 
	
	 
 
- 
	
 
- 
	
	
		
		
		
		
			  
		
		
				
				
		
			
				
					那些只有8歐姆的特殊設計耳機,當然會明顯地得益於大電流設計. 
 
然而我們實際與國外專為那些8歐姆耳機設計耳擴的設計師請益過, 
25歐姆的Denon耳機對電流的需求的確會比32歐姆高上非常多,因 
此他們也認為大電流是有其意義的.而他們用D7000實測的結果,也 
認為他們設計給那些8歐姆耳機的耳擴,能將D7000發揮得相當好. 
 
香港亦軒耳機世界,也寫過評測文,在他們的評測中認為,Graham Slee 
Solo Ultra Linear在推動D7000這種25歐姆阻抗耳機時,表現並不理想 
.但是Solo一直都是推動高阻耳機的好耳擴之一.只是它應付不了D7000 
對電流的需求量. 
 
另外一個明顯的例子是Chord Toucan這台耳擴,它號稱可以對應 
8-1000歐姆的耳機.原廠建議使用12V,3A的變壓器.我們拿D7000 
與HD650作測試,分別用上1A,2A的變壓器.HD650受到的影響並不 
太大,但是D7000的動態表現劇烈地受到不同規格變壓器的影響. 
 
鐵三角為W5000設計的HA5000,也是大電流設計.北京清華大學設 
計的ATF-100,專門針對32歐姆的低阻抗耳機調音.他們的總工程師 
吳剛博士也特別強調了大電流的設計理念. 
 
我們已經開始關注這個議題,也會適時引進一些目前在國外受到好評 
的大電流耳擴.到底在耳擴的世界中談大電流有沒有意義?目前國外的 
那些耳擴設計師是肯定的,但我們想等時機成熟,我們也引進那些產品 
時,屆時大家耳聽為憑囉~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音悅侯姐 For This Useful Post:
		
	
	
	 
 
 
 
- 
	
	
		
		
		
		
			  
		
		
				
				
					
				
		
			
				
					這年頭已經沒有什麼真正低效率的動圈耳機了 
 
以SOLO和Denon的耳機不合的情況而言,我想可能是阻尼調校不合的問題吧 
畢竟當初SOLO"設計"時的參考標準是HD250 linear,算是典型歐陸系統中高阻耳機 
 
大電流和夠靈敏的電流輸出能力是兩回事,而也不希望淪為一種大艦巨砲主義 
低阻耳機"難推"的理由可以看看鐵三角官網的說明,雖然很不通順,但至少沒有大錯 
 
http://www.audio-technica.com.tw/hp_nav/whatis/06.html 
 
個人不覺得低阻耳機和高阻耳機可以做出哪個比較難推或難搞的比較,光憑阻抗高低來決定是太簡化問題了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