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1頁,共2頁 12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972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aipei 101 查看文章
    我本人有在使用扭力工具當個人的調音參考

    幾年前開始接觸到扭力工具 我發現一個問題點

    同樣的系統 同樣的喇叭 使用不同品牌的扭力起仔 鎖上一樣的扭力

    得到不同的音色卻可以因工具品牌不同而有差異

    好玩的是 這些扭力工具不管哪一個牌子 我在使用的時候都是把他設在1.0牛噸米

    也就是說 數據並不是一切

    一樣的數據 有可能因為製造公司 或者用料不同 得到不同的答案

    除非買來同場較勁 否則很容易被矇在數據裡

    以鈕力工具來看 我手上這些每把各有特色


    之前也常把扭力工具外借 分享扭力調音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pagenumber=22
    哈,太有趣了,

    感謝taipei 101兄分享,

    猜想是耳朵聽得出其微小差異吧..

  2. #2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哈,太有趣了,

    感謝taipei 101兄分享,

    猜想是耳朵聽得出其微小差異吧..

    這和調唱臂的螺絲類似吧.

    這差別是什麼呢?測得出來嗎?

  3. #3
    註冊日期
    2007-05-05
    文章
    569
    Thanks
    96
    Thanked 45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這和調唱臂的螺絲類似吧.

    這差別是什麼呢?測得出來嗎?

    hojuiyang111兄 扭力是可以透過工具來幫忙管理喔

    以喇叭單體螺絲為例 當你全部都鎖1.0 的時候

    得到為新的中心點質數 這時可以用經驗判斷 聲音紮實度鬆度 需求

    想要讓聲音鬆化 低頻變多 可以往0.9鎖

    想要讓高音清晰 低頻扎實 可以往1.1鎖

    這幾年 有不少人臨床驗證過喔8)

  4. #4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aipei 101 查看文章
    hojuiyang111兄 扭力是可以透過工具來幫忙管理喔

    以喇叭單體螺絲為例 當你全部都鎖1.0 的時候

    得到為新的中心點質數 這時可以用經驗判斷 聲音紮實度鬆度 需求

    想要讓聲音鬆化 低頻變多 可以往0.9鎖

    想要讓高音清晰 低頻扎實 可以往1.1鎖

    這幾年 有不少人臨床驗證過喔8)
    林兄可曾試過每顆螺絲彼此是不同的扭力值?

  5. #5
    註冊日期
    2007-05-05
    文章
    569
    Thanks
    96
    Thanked 45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林兄可曾試過每顆螺絲彼此是不同的扭力值?
    MUSK兄 同一支單體上.我沒有測試過不對乘式的鎖法.

    我只運用基礎方法.基準點設在1.0 鬆或緊微調 0.05或0.1找甜蜜點

    曾經.在一個系統中.喇叭為兩音路.兩支單體都鎖一樣扭力

    呈現高頻明顯略暗.最後讓高音單體的鎖點.比中低音單體力道多0.1牛頓米

    讓高中低量感聽起來比較同步一點

  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taipei 101 For This Useful Post:


  7. #6
    註冊日期
    2007-08-20
    文章
    359
    Thanks
    25
    Thanked 54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林兄可曾試過每顆螺絲彼此是不同的扭力值?
    題外話一下。小林兄曾出借給我扭力板手調整喇吧架用的soundcare,改善很明顯,但更神奇的是看過某位前輩,用「聽」調整CDP左右四個機殼螺絲的緊度,調過好,聲音好上一皮。

    我自己也有次好奇把YBA CD 1 aleph上蓋拆看來看,再裝回去放置音響架上(機器放的位置都有做記號),結果聲音變難聽,就重鎖了一便,沒想到矇到,竟然比原本還好聽...玩音響(不算換器材)好像就是玩電跟玩震動(空間的震動也算)這二件事

  8. #7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Fong 查看文章
    題外話一下。小林兄曾出借給我扭力板手調整喇吧架用的soundcare,改善很明顯,但更神奇的是看過某位前輩,用「聽」調整CDP左右四個機殼螺絲的緊度,調過好,聲音好上一皮。

    我自己也有次好奇把YBA CD 1 aleph上蓋拆看來看,再裝回去放置音響架上(機器放的位置都有做記號),結果聲音變難聽,就重鎖了一便,沒想到矇到,竟然比原本還好聽...玩音響(不算換器材)好像就是玩電跟玩震動(空間的震動也算)這二件事
    Fong兄,小弟先前本欲對此進行小小回覆,不過由於忙於許多事務,故而為回覆了.
    此點小弟借有簡單的比喻,若用專業點的說法,等會就有...

    您把吉他的弦繃緊一點點與鬆一點點,它的振動態是會不大一樣的,所創造出的聲頻振態會有些許的差異.

  9. #8
    註冊日期
    2007-08-20
    文章
    359
    Thanks
    25
    Thanked 54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Fong兄,小弟先前本欲對此進行小小回覆,不過由於忙於許多事務,故而為回覆了.
    此點小弟借有簡單的比喻,若用專業點的說法,等會就有...

    您把吉他的弦繃緊一點點與鬆一點點,它的振動態是會不大一樣的,所創造出的聲頻振態會有些許的差異.
    兄的比喻很棒,這過讓我想起以前學吉他時調音準一開始都是一根根用調音器調,到最後可以直接用耳朵聽來調音準。不過有時換新弦明明單一根是準的,但刷和弦下去就是怪怪的,看過更厲害的人(如林煒盛)還一次調二根說不會有這種問題(不是壓第五格跟下面空弦比),我到現在還搞不清處他怎麼調的。

    我想儀器能做到的事耳朵不見得能做到,但耳朵能聽的儀器不見得也能聽到。

  10. #9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aipei 101 查看文章
    hojuiyang111兄 扭力是可以透過工具來幫忙管理喔

    以喇叭單體螺絲為例 當你全部都鎖1.0 的時候

    得到為新的中心點質數 這時可以用經驗判斷 聲音紮實度鬆度 需求

    想要讓聲音鬆化 低頻變多 可以往0.9鎖

    想要讓高音清晰 低頻扎實 可以往1.1鎖

    這幾年 有不少人臨床驗證過喔8)

    所以人耳實在太敏感了,

    連這也聽得出來.

  11. #10
    註冊日期
    2007-05-05
    文章
    569
    Thanks
    96
    Thanked 45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8)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哈,太有趣了,

    感謝taipei 101兄分享,

    猜想是耳朵聽得出其微小差異吧..

    hojuiyang111 兄 有機會去南部再跟你分享

    扭力工具 每個品牌 或是任何人都可以設計出新的轉動方式 只要可以控制

    起子 達到精準的固定扭力 像我手上有 機械式跟彈簧筏以及電子伺服

    重點在於 雖然結構不同 各家都發表 他可以達到固定的精度(這不就跟討論主題很像)

    雖然各品牌都可以轉到一樣的力量 扭力工具結構不成 或者各家 各有精準定義

    故我們消費者 可以用耳朵聽出不同的音色

    我只能說 工具是死的 人是活的 工具是人創造出來的

    如果拿工具凌駕在人之上 我感覺是非常不明智之舉

    如果 有一天 科學可以做出一個機器人 比人還厲害 有人的感官感情 也許那天就是我們該用儀器來教我們聽歌的時候8)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aipei 101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