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聞阿仁兄大名,難得有成品機面世,有機會當然要聽阿.. 
 
  
 
正面,上方的是谷津U2,價格相若,大小相差約一半, 
不過 谷津拿起來 比較沉一些... 
 
  
背面哦 
提供眾多的數位輸入... 
 
  
台灣製造哦... 
 
  
提供兩種數位濾波:sharp ,short 
不過 說明書上寫的是:sharp,slow.不知何種正確? 
大約在20K開始衰減..  
個人覺得 sharp模式比slow多了點數位感, 只是差別不大啦.. 
 
  
usb到96,原廠有提供專用asio, 
光纖則支援到192,看亮燈了 
 
  
孩子你累了嗎? 來杯咖啡吧.. 
這時候怎麼可以沉默是金呢??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p007 For This Useful Post:
		
	
	
	 
 
 
 
- 
	
	
		
		
		
		
			  
		
		
				
				
		
			
				
					     
      
主要聽的cd,(借用博客來,amazon) 
聆賞的感覺,清爽明快,音色中性,厚度適中不會過瘦,層次明顯, 
動態好,樂器的辨識度不錯,低頻有刻意的澎漲感,聽起來滿爽快的.. 
只是人聲的尾韻少了些,情境就少了些味道,這點u2就好一些... 
鋼琴平台 由遠而近,從弱轉強的細微處,稍微不足 似乎有些東東不見了...樂器的表現比人聲討喜些.... 
這次只試了usb跟光纖,後者感覺比較乾淨些 
 
聆聽器材 
bose computer musicmonitor 
ucc訊號線+aq轉接頭 
asus stx
				 
			 
			
		 
			
				
			
			
			
		 
	 
	
	 
 
- 
	
 
- 
	
	
		
		
		
		
			  
		
		
				
				
		
			
				
					
	
		
			
			
				
					  作者:  ahniou
					 
				 
				弟於11/13上周六收到,目前試聽中,預計週五11/19寄給下一位 
			
		 
	 
 感謝ahniou兄... 
 
機器上架先試了一下各項解析度的支援... 
 
平台是Mac Mini Server 灌 W7 64bit 
播放軟體:JR 
數位輸出:Mini jack to Toslink, USB  
驅動:Wasapi,和原廠ASIO 
 
 
Wasapi -- Toslink -- DAC 
 
44: ok 
48: ok 
88: ok 
96: ok 
176: 不OK 
192: ok 
 
176:是RR的 
 
ASIO -- USB -- DAC 
在控制台中可以測得,可以支援以下的輸出訊號 
44: ok 
48: ok 
96: ok 
 
但是在播放的時後,DAC會把96的source誤認為48 
這個是利用Wasapi--Toslink所沒有發生的現象 
96的source是lessloss網站上的 
 
http://www.lessloss.com/high-resolut...bgld76anjk1830
				 
			 
			
		 
			
				
			
			
			
		 
	 
	
	 
 
- 
	
 
- 
	
	
		
		
		
		
			  
		
		
				
				
		
			
				
					麻煩a785891兄把寄件資料給弟一下....感激喔!
				 
			 
			
		 
			
				
			
			
			
		 
	 
	
	 
 
- 
	
 
- 
	
	
		
		
		
		
			  
		
		
				
				
		
			
				
					不好意思 
可否跳過小弟 
因為最近實在太忙了 
沒時間好好聽,更沒空可以寫心得...
				 
			 
			
		 
			
				
			
			
			
		 
	 
	
	 
 
- 
	
 
- 
	
	
	
	
 
 
- 
	
 
- 
	
	
		
		
		
		
			  
		
		
				
				
		
			
				
					
	
		
			
			
				
					  作者:  小葉
					 
				 
				請j大直接悄BHMzero... 
			
		 
	 
 感謝小葉大: 
弟已經獲B兄來悄...:o
				 
			 
			
		 
			
				
			
			
			
		 
	 
	
	 
 
- 
	
 
- 
	
	
		
		
		
		
			  
		
		
				
				
		
			
				
					
	
		
			
			
				
					  作者:  john925
					 
				 
				感謝ahniou兄... 
 
機器上架先試了一下各項解析度的支援...
  
平台是Mac Mini Server 灌 W7 64bit 
播放軟體:JR 
數位輸出:Mini jack to Toslink, USB  
驅動:Wasapi,和原廠ASIO
 
  
Wasapi -- Toslink -- DAC
  
44: ok 
48: ok 
88: ok 
96: ok 
176: 不OK 
192: ok
  
176:是RR的
  
ASIO -- USB -- DAC 
在控制台中可以測得,可以支援以下的輸出訊號 
44: ok 
48: ok 
96: ok
  
但是在播放的時後,DAC會把96的source誤認為48 
這個是利用Wasapi--Toslink所沒有發生的現象 
96的source是lessloss網站上的
 
 http://www.lessloss.com/high-resolut...bgld76anjk1830 
			
		 
	 
   
今天花了一點時間搞定好Windows 7,使用Foobar2000 V1.1.1版本,輸出使用wasapi ->Toslink->Lotus dac1,播放由 
  
http://www.lessloss.com/high-resolut...bgld76anjk1830 
  
下載的曲目 " LessLoss-Drums_duet_6-24_bit-96_kHz-LL ",可以正常鎖定在96KHz的取樣頻率,所以提供測試的 
樣品機為何不行要等回到我手上才知道.另外關於176.4K不行的問題多半出在音效晶片上,目前市售號稱可支援至192KHz的 
音效卡大多都不支援176.4KHz輸出.我自己用的音效卡是樂之邦的Moli,這張是可以輸出176.4KHz的,Onkyo的音效卡可支 
援至192KHz,但一樣不支援176.4KHz輸出.因為你用的是Mac mini我不清楚音效晶片是哪一家的,所以也不確定是否可以支 
援176.4K輸出,目前僅知市售音效卡多數採用VIA的晶片,VIA的晶片市不支援176.4KHz輸出的.
				 
			 
			
		 
			
				
			
			
			
		 
	 
	
	 
 
- 
	
 
- 
	
	
		
		
		
		
			  
		
		
				
				
		
			
				
					
	
		
			
			
				
					  作者:  pureaudio
					 
				 
				今天花了一點時間搞定好Windows 7,使用Foobar2000 V1.1.1版本,輸出使用wasapi ->Toslink->Lotus dac1,播放由 
 
http://www.lessloss.com/high-resolut...bgld76anjk1830
 
下載的曲目 " LessLoss-Drums_duet_6-24_bit-96_kHz-LL ",可以正常鎖定在96KHz的取樣頻率,所以提供測試的 
樣品機為何不行要等回到我手上才知道.另外關於176.4K不行的問題多半出在音效晶片上,目前市售號稱可支援至192KHz的 
音效卡大多都不支援176.4KHz輸出.我自己用的音效卡是樂之邦的Moli,這張是可以輸出176.4KHz的,Onkyo的音效卡可支 
援至192KHz,但一樣不支援176.4KHz輸出.因為你用的是Mac mini我不清楚音效晶片是哪一家的,所以也不確定是否可以支 
援176.4K輸出,目前僅知市售音效卡多數採用VIA的晶片,VIA的晶片市不支援176.4KHz輸出的.  
			
		 
	 
 感謝Pureaudio兄的說明... 
灌ASIO跑USB到DAC連44.1的也會變成48.1... 
但是跑Toslink到DAC就不會有誤判的情形....:^)
				 
			 
			
		 
			
				
			
			
			
		 
	 
	
	 
 
- 
	
 
- 
	
	
		
		
		
		
			  
		
		
				
				
					
				
		
			
				
					感謝小葉站長以及Pureaudio,讓弟能有這個機會在自家系統試試Pureaudio的最新產品DAC1。 
 
身型不大,重量也不重,裝設上相當方便,近來越來越喜歡這種輕量化的器材。 
開箱照已有許多網兄PO過,所以就不再贅PO了! 
 
因為這次的重點在於試聽對於高解析音樂的播放,所以隨手抓了幾張DVD-Audio來當試聽片。DVD-Audio都已經RIP成WAV檔案格式到WD 1TB的外接硬碟中。 
 
排插:Furutech RTP-6N(小張銅鍍銀電源線) 
播放系統:Mac Mini Server, 8G Ram, Windows 7, J.River, ASIO, WASAPI  
數位輸出:USB (小張純銀USB MKII), 光纖(200元平價的3.5轉光纖線) 
Player: Esoteric UX3-pi(小張純銀 Nexus XP-81s) 
DAC: Pureaudio DAC1(IEGO 70605鍍銀電源線), Pioneer AX10-ai 
Interconnect: 小張 Devere 
前級: Pioneer AX10-ai (IEGO 銅電源線) 
Interconnect: 線材王8AG RCA版本 
後級:Nuforce R9 V3 se(絕一&絕二) 
喇叭:Vienna Acoustic Strauss(絕世SPC改) 
空間:20坪左右鐵皮屋,喇叭間距3M,聆聽位置距喇叭中心點垂直距離約3.5M。 
 
試聽方式: 
1.Mini Server --> USB  --> DAC  --> AX10ai --> Nuforce -- Strauss (MAX.24/96) 
2.Mini Server --> OPT  --> DAC  --> AX10ai --> Nuforce -- Strauss (MAX.24/192) 
3.Mini Server --> OPT  -------------> AX10ai --> Nuforce -- Strauss (MAX.24/96) 
4.UX3-pi(iLink) ----------------------> AX10ai --> Nuforce -- Strauss (MAX.24/192) 
(前三組,沒有固定的試聽順序。最後再以第四組為參考基準) 
 
試聽片: 
1. Take 6 同名專輯 Track 3: If We Ever Needed the Lord Before (24/96 兩聲道 Downmix) 
2. Eagles: Hotel California Track 1: Hotel California (24/96 兩聲道 Downmix) 
3. Eagles: Hotel California Track 1: Hotel California (24/192 兩聲道 Native) 
4. Mahler Symphony No.2 Track 4: (24/88 兩聲道 Downmix) 
5. Beethoven Symphony No.3 Track 1 (24/96 兩聲道 Downmix) 
6. 2010高雄音響展 Track 1: 卡農 (16/44.1 Stereo) 
7. 2010高雄音響展 Trakc 2: 魔法的足跡 (16/44.1 Stereo) 
 
試聽心得 
Take 6 (24/96) 
 
• 一開始以ASIO輸出,DAC1在解析度的判讀上有誤,把24/96判讀成24/48。不知道是不是ASIO給DAC1不正確的格式。聲音保持一定的節奏感,主唱的Leading Vocal有一定聽起來很有R&B的味道。音場不寬在兩喇叭之間。 
 
• 再來以OPT(經WASAPI)輸出至DAC1,這次在解析度上的判斷是正確的,DAC1 96的燈號亮了起來。比較隱隱約約有6個人頭的音像,彈指聲集中在中間及左側,右邊是主唱的Leading Vocal.結尾時的Q版聲音,相當逗趣。 
 
• 直接接OPT(經WASAPI)到AX10ai,和第二組聽感類似,不過音場寬度更窄了一些,音像稍微高了一些,主唱的聲音有比較浮凸,稍微palpable。 
 
• 最後以UX3-pi經iLink到AX10ai(Stream Direct模式),彈指聲定位最為清楚,唱頑固伴奏的BASS,低頻的紮實感相當不錯。結束前的Q版滑音,有不錯的共鳴和延伸。 
 
Hotel California (24/96) 
 
• USB到DAC1--老鷹合唱團的經典之作。詞曲,演奏都是上乘之作。聽到主唱在中央稍微偏左,唱和聲的歌手分別在左右各一。 
 
• OPT(經WASAPI)輸出至DAC1,音場寬過喇叭間距,音場舞台稍微後退。解析相當清楚,高低頻沿伸都相當不錯。低頻量不多,是以比較articulated的方式呈現。主唱的音像明顯在喇叭上方。 
 
• 直接接OPT(經WASAPI)到AX10ai。音場寬度比第二組稍微縮了一些,但是左側演奏類似沙鈴的樂器卻在極左處。不知道是否是該處液晶電視的影響。音色的部分,主唱聽起來中低頻比較厚實, 
 
Hotel California (24/192) 
 
• 接OPT(經WASAPI)到DAC1。解析相當驚人,各方面都比24/96為佳,但是卻帶點稍微白熱化的噪感,相信這只要在線材再稍加調整,應該可以達到蠻理想的狀況。 
 
• 以UX3-pi經iLink播放,聲底安靜,聲音紮實,樂器定焦清楚,是參考級的表現。 
 
Mahler Symphony No.2 (24/88.2) 
 
•USB經ASIO播放,DAC1判斷為44.1。可以清出銅管的光澤,女高音*是比較偏向輕亮的聲音。 
 
•OPT(經WASAPI)輸出至DAC1,DAC1判斷的解析度正確--88.2。女高音*的音色聽起來更為輕盈。氛圍感稍微好一些,oboe可以聽出在比較深遠的位置,樂曲結束前的弦樂撥奏共鳴感不錯。 
 
•OPT(經WASAPI)輸出至AX10ai,如之前的聽感,音場提高,縮窄,但是這次多了點深度。女高音*的音色不再那麼明亮。 
 
•以UX3-pi經iLink播放,細節多,弦樂的微小伴奏清晰可聞,女音(其實以UX3-pi來聽,我可以比較確定應該不是女高音了)的音色有點偏向正三角型的分布,女音的極高頻部分不那麼著重,中高頻比較紮實,作為整個音色的支撐。符合女低音(Nancy Gustafson)應有的音色。 
 
*判斷為女高音是誤判 
 
Beethoven Symphony No.3 
 
這片貝三在手邊的版本中應該只能說是中等程度,會以之為試聽樣本,是因為對於貝三的曲子比較熟悉,特別是在大管弦樂團之中,往往有很多樂器的交疊對話,或是TUTTI合奏,有總譜可供對照,比較能夠知道在何處該聽出什麼。 
 
•以USB聆聽,音場寬度不錯。在樂團右側的大提琴相當明顯,演奏著英雄主題。 
 
•OPT(經WASAPI)輸出至DAC1,表現相當不錯,第二主題的附點下行音型,可以清楚地清楚樂句從Obeo --> Clarinet --> Flute --> Violin I的交替,清楚地在音場中應有的位置出現。在右側的大提琴也相當清楚。 
 
•OPT(經WASAPI)輸出至AX10ai,音像卻偏低,音場比較寬,但是深度較扁。定音鼓,管樂部,大提琴,表現還不錯。 
 
•以UX3-pi經iLink播放,則好了許多,提供了類似現場的氛圍,雖然可能定位感會稍微不那麼清楚,但是木管的共鳴,音場的高度、寬度、深度都有極佳的表現。 
 
高音展:卡農及魔法的軌跡 
 
綜合來說:USB的聲音比較偏中低頻,聲音較為厚實。OPT(經WASAPI)輸出至DAC1,長笛演奏的彈指聲清楚,聲音較為解析,魔法的軌跡,鋼琴共鳴不錯。以OPT(經WASAPI)輸出至AX10ai,基本上如上述大部分的聽感(除了貝三以外)音像提高,厚度減少。魔法的軌跡,女聲高頻較為延伸,但是有點毛邊。 
 
 
經過這次的試聽,讓弟有機會接觸電腦訊源的播放效果。再聽Hotel California的過程之中,歌詞也深深地引起心理的共鳴(再加上劉名振先生最近所PO的文章)。電腦訊源的播放一直是心中一個理想,然而,在傳統音響系統都沒摸熟的情況之下,要建立起另一個世代的播放系統,並評斷其好壞,可能會有鑑別力不足的疑慮。電腦訊源(CAS)可能如歌詞所說,this could be heaven or this could be hell. 
 
CAS能夠帶動音響的一波換機潮,以商業或是整各世界持續不斷在運轉的角度來看,CAS絕對是一股新興浪潮。然而,如劉先生的譯文所提及,在音響的交替時代,往往會有許多自生或是刻意催生的motto,灌輸消費者理應追隨何種音響理論,哪種設計理念。姑且稱之為"王道現象"好了。然而,如歌詞所言,在此現象之下,容易使某種聆聽音樂的spirit消失不見了。音響發燒友如果淪為prisoners here of our own device,這樣子音樂的聆賞怎麼還會有趣味呢! 
 
 
很慶幸,劉先生譯文的七個問題,我沒幾個是回答YES,代表我可能還走在音樂天堂的路上吧!不過,試聽機器真的是很累人的工作,所以在此為站上的編輯們及站長致上最高的崇敬之意。:* 
 
 
圖片及照片後補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