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本來就不是在思考一般的唱片作法

專業用的器材本來定位就不同

空間、麥克風與擺位,錄音方式就是現在在try的部份

混音的致命傷
1. 根本是混音師主觀要組合表達的音樂
2. 很多東西因為混音不見了

引用 作者: jagdzaku 查看文章
大部份的錄音室監聽設備比起hi-end音響都是遠遠不如
可是做出來的東西卻可以很好聽
這表示設備本身不是製作好唱片的重點
stereo sound的菅野沖彥將音響玩家稱為"唱片演奏家"不是沒道理的
要講製作唱片單找尋空間,選擇適當麥克風,擺位可能就要試誤無數次,是燒人也燒錢的重活; 單點錄音並不是萬靈丹,或著該說比多麥克風錄音再製作還不容易
總覺得還在這階段擔心這個是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