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04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10-08-29
    文章
    19
    Thanks
    3
    Thanked 48 Times in 9 Posts

    預設

    個人在日本的大手SACD錄音/製作会社,待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對於業務用監聽喇叭,早就已經毫不陌生,實在是每天都會用到,再熟也不過的製品。甚至在家裡的主要聆聽設備,採用的,也是都是如此類型的相關機材…

    「業務用」的監聽喇叭,與「民生用」的一般喇叭,兩者是個別建構在不同用途之下而生的製品。

    民生用喇叭的特性,就是優秀的信號入力,讓其變得更好聽,遇到不太妙的來源,想盡辦法也使其變得理想些…在如此的應用方式之下,「美聲」是為最主要的目的。畢竟,不好聽或沒調性的音聲,大多數人士都聽不下去。

    但,業務用的領域,主要的用途是為CD/SACD的製作,假使特性如上述這樣,那麼事情就麻煩了。製作者一旦聽到了不錯的聲音,到底這是因為「喇叭補正」,還是「原本來源」沒有問題?該如何進行相關的後製處理,就會變成難以判斷…
    所以,業務用監聽喇叭的設計,就得像直接連結音樂素材到耳朵之間一般,除了分離度、解像力優先之外,本身必須無色無味沒有特性,才能反映真實。另外,亦不可以隨意擴張音場與動態,否則將極容易影響細節領域的呈現力。讓製作者「正確聽到音聲的每個細節」,是為最此類製品建構上的最大重點。

    今回用來聆聽的,依舊是
    1.「不滅の日本行進曲傑作集 」第11番 ── 行進曲 《軍艦》
    2.「We Get Requests The Oscar Peterson Trio」第6番 ── You look good to me

    採取的評論角度,就是「業務用監聽喇叭」。



    ADAM A5
    初回聆聽到ADAM A5的感受,最讓人驚訝的是,喇叭後方所能夠呈現出的音場真是超乎想像。
    音聲的呈像點,位於喇叭後方稍遠處。
    空間廣大,且動態驚人!
    但是,正因為如此,A5的音像不是很清楚,有點模糊。各個音源之間的層次也不夠明確。另外,定位力亦相當有限。

    再仔細聆聽之後,其的特性就開始慢慢浮現出來。
    首先,低、中、高三個領域的比例,分布尚稱平衡。中音有些許膨脹、加厚之感,但還沒有讓人感覺哪個部分被極端強化的問題。低域的呈現力,對於如此大小的喇叭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高周波的呈現,很明顯有些問題存在:
    1.強、弱的對比不很明確,因而有著中間階調不足的古怪體質。
    2.有細節描繪力不足的情況出現。高音雖然亮,但呈現上讓人聽起來會產生極度受限、彷彿有著性能是被硬操出來的感受…
    3.大音量時,前述的特性,會讓人有毛躁感,較為不耐久聽。

    全體音聲的通透感不錯。再加上超常的尾韻,與廣大的音場,簡直讓人誤以為是在聆聽HI-END喇叭之感…

    整體上來說,尾韻長、空間廣、動態強,是為ADAM A5的最大特點。調性很類似HI-END喇叭,作為監聽用會有些許高域細節、階調不足的疑慮…



    DYNAUDIO ACOUSTIC BM5A Compact
    當DYNAUDIO ACOUSTIC BM5A Compact的音聲一登場,才讓個人有面前擺的是監聽喇叭的感受…
    音聲的呈像點,位於喇叭後方些許。
    空間正常,不會讓人有太過膨脹之感。動態表現亦是如此。
    音像相當清晰,定位力也十分理想。各個音源之間層次分明,非常不錯。

    再仔細聆聽其的特性。
    首先,低、中、高三個領域的比例,分布以一聽就知道以高域優先。
    細節部分有顯著被強調的感受,刻意希望讓人聽清楚的做法非常明確。低域的呈現力則是略顯薄弱。中音表現極為正常,不會因為太過膨脹而影響細節的描繪。

    高周波的呈現,有著很明確的特性存在:
    1.強、弱的對比相當清晰,中間階調非常足夠。
    2.細節描繪力驚人。高音固然沒有特別亮,但呈現上讓人聽起來感覺內容真是豐富無比。
    3.大音量時,前述的特性,則會讓人有刺耳感,因此並不耐久聽。

    動態正常、尾韻有,但點到為止。再加上沒有刻意加厚的中音域,使得各個音源之間的分離度更加優秀。

    整體上來說,定位佳、細節多、力感強,是為DYNAUDIO ACOUSTIC BM5A Compact 的最大特點。調性相當適合監聽。欠點是周波數特性限制大,顯然只足夠用於高域僅達20KHz的CD等級製作用。



    FOCAL CMS 40
    當FOCAL CMS 40的音聲一入耳,說真的很難讓人相信其是一對監聽喇叭…
    首先,低、中、高三個領域的比例,分布以一聽就知道以中域優先。
    人聲部分有顯著被強調的感受。正因為這樣,高周波領域的描繪力嚴重受到影響!不僅聲音極為灰暗之外,甚至就連解像感也都因此大為降低。
    另外如此做法也造成各個音源之間層次不夠分明的特性。
    低域的呈現力同樣也是較為薄弱,這個明顯是礙於其的小尺寸體積的關係。
    音聲的呈像點,頗為接近喇叭面。
    空間小,動態表現亦是如此。音像清晰,定位力頗為理想,這個部分的表現介於DYNAUDIO ACOUSTIC BM5A Compact 與ADAM A5之間。

    再仔細聆聽其的音聲,有著很明確的調性存在:
    1.人聲以上到最高周波領域的中間部分細節,受到中音域嚴重膨脹的影響,近乎是聽不清楚的,彷彿是透過一層Filter在聆聽似的。
    2.高域細節描繪力固然足夠,但是全體音聲聽起來卻依舊讓人沒有通透感。
    3.大音量時,因為前述的特性,倒是變得很耐久聽…

    整體上來說,聲底厚、細節夠、耐久聽,是為FOCAL CMS 40的最大特點。自體調性太重,說真的並不適合用於監聽…

  2. The Following 1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さおり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