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開放真獨裁的柯文哲 東方報 29 七月 2016 宋瑞文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ticle&id=64977


時值立院不當黨產條例剛過,許多民眾為轉型正義喝采之際,其他關於轉型正義的呼聲也隨之而起,就在種種轉型正義露出曙光之時,另一樁有著同樣意義的蕭曉玲惡性解聘案,則在一線曙光後又烏雲密布,令不少關心轉型正義的民眾感到焦急氣憤。

2007年,台北市中山國中音樂教師蕭曉玲,在狀告當時市長郝龍斌一綱一本違法後,即遭惡性解聘,此案經當事人與民間團體多年抗爭後,日前獲得台北市廉政委員會無異議通過決議,北市府應撤銷解聘處分,然而北市教育局無視多位法學專家的解釋,不斷跳針,以法律困境為由遲不撤銷。同時,當事人蕭曉玲應邀赴美向僑界揭露黑幕,柯文哲得知後,也隨即越洋連線意欲消毒,不意卻顯露出他的敗筆。

這通越洋連線,前後包括柯文哲還有兩人,一是政論家林保華之妻、人稱保華嫂的楊月清,二是市府顧問張益贍;楊月清率先指責蕭曉玲不該批評柯文哲,接著柯文哲繼續跳針教育局的藉口,表示無法撤銷處分,三是張益贍無視監察院調查報告與廉委會聽證內容,誣賴蕭曉玲教學不力;三人前後包抄,有黑臉、白臉,還有誣賴,但台下已是不堪入耳,紛紛破口大罵。(在Youtube有錄影為證)

縱觀柯市府兩年來的作為,時以開放政治的姿態,博取民眾好感,然而,至少就部份案例而言,在民間勞師動眾參與過後,卻陷入有苦難言的困境,蕭曉玲案是其一,但不是唯一。例如,三井倉庫的民間參與過程,即遭到質疑:「誠然,市府考量整體城市戰略,不免有輕重緩急的取捨。只是對此結果,我們不禁要問:如果一開始便決定要搬,北市府讓各方盍各言爾志的『開放參與』豈不只是做做樣子,成為行政程序強渡關山的煙霧彈?」(見「柯文哲的「開放政治」,如何在三井案現形?」/林資軒)

回過頭來看蕭案,日前廉政委員會為蕭案召開網路直播聽證會之時,許多媒體都稱之為「多年冤案一線曙光」,乍看之下氣象一新,而當該會集體決議撤銷處分後,柯文哲又跳針地以法律困境為由推託;我們要問,倘若事情無法解套,一開始何必勞駕各方參與,既是開放政治,答案豈能唯一?既是開放政治,怎又違背會中共識?

柯文哲在越洋電話中說:「如果撤銷處分,他就是違法,就是圖利他人,他會有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且不說前大法官許宗力等法學專家早已駁斥這番謬論;監院報告早就明示北市府可撤銷處分,作為執行法理的機關,難不成會去誤導北市府違法?又,當時柯文哲怎麼不怕無視監察院結論,有進一步遭到彈劾的可能,那才是真正的有事。

過去國民黨高壓統治,人民受欺一湧而上,不管輸贏如何,倒也是正面對決;如今柯市府假開放真獨裁,繞得民間暈頭轉向,受害者有苦難伸,要指控當權難度更高。奉勸柯市府還是早日懸崖勒馬,一本初衷為民服務,不要故弄玄虛,否則民心向變,選票無情,最終是幻夢泡影,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