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效應
掛著很久的題目,試著分析看看。
喇叭vs空間,有個參數變動最小,喇叭擺在地板上的高度幾乎是固定的。
同一對喇叭不管擺在多大多小的空間,天花板有多高多低,大多總是離地面那麼高。
來用RoomEQWizard跑個simulation看看,假設聆聽者離喇叭水平距離4m,看看地板造成的梳形濾波效應,
三條曲線個別代表低音單體離地板高度,紅:25cm,藍:50cm,綠:75cm

有點亂?
簡單的看法,藍色十字標示的是綠色線(低音單體離地最遠)最低的凹陷頻率229Hz;
往右,藍色的最低凹陷頻率340Hz,紅色685Hz。
這些凹陷會很規律的在二倍、四倍、八倍...出現,頻率越高,越容易被地板上的物體吸收或打亂,實測上的效應會越不明顯。
反之,凸出的部份也是同樣的原理。
換句話說,低音單體離地75cm的喇叭因為地板效益,在聆聽位置上,會在229Hz及其倍頻處凹陷,在115Hz及其倍頻凸出。
若要解決這問題,該怎麼做?
當然是在反射點上加上能吸收或打散這些頻段的材料,當然,這很難...太低的頻率...
無論吸收或打散都得要用很大體積的物體...
若是低音單體離地25cm的喇叭,這頻率就是三倍高,那就比較容易。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