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84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8-08-15
    文章
    111
    Thanks
    68
    Thanked 47 Times in 13 Posts

    呲牙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大家多多post系統照與使用用心得喔....
    向葉大及各位AYRE愛好者報告這段時間MAC HIFI的玩機心得8):

    剛開始接觸QB9時,很多朋友關心聲音如何,我總是小心翼翼說接近AYRE D-1”(注:AYRE最好的傳統音源,小弟用了三年左右)

    如果現在還有朋友問此,我會說,QB-9全面超越了D-1:O,打敗她的不是什麼24/9624/192高規格音樂文檔,而且是從普通CD 抓軌下的441K檔(RIP軟體也什麼EAC等,而是最普通的MAC ITUNES,用的是AIFF格式。:P)

    什麼原因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煲了近一年的QB9應該是其中之一,但帶來最明顯變化為還是為MINI定制的三粒大補丸”:P

    第一粒大補丸”:P,就其帶來的音效改變來說,這樣稱呼有點過了。很簡單,就是把MINI主機的2G記憶體升級到4G

    AYRE老總CHARLES HANSEN8)說,PCHIFI要達到最佳表現,電腦主機記憶體最好配到8G,我是個迷信權威的人,而且推崇AYRE的聲音哲學,HANSEN大:*的話當然要聽了。我不知道我的MINI能不能升到8G,那就升4G再說吧。

    帶來的聲音變化呢,抱歉,實在有限,最大的感覺是聲音的彈性改善不少,就是一些大燒所說的Q度吧。

    第二粒補品:P就是AMARRA播放軟體。

    小弟喜歡用ITUNES皤放軟體,操作簡單,音樂庫管理科學,人性化的操作介面。但它有一個致命弱點,蘋果公司雖然設計出了這麼一款優秀的軟體,但它不是針對發燒友設計的,主要是面向廣大音樂愛好者群體。

    前面提到過,ITUNES相比較基於WINDOWS平臺的FOOBARSAWSTUDIO等軟體,聲音上略有妥協,主要是細節表現力、口型/樂器形體略偏大、聲音不通透。|-)|-)

    AMARRA(現為WIESS旗下一款音樂產品)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既可以獨立運作,又可以配合ITUNES協作(感謝小葉大做的前期探索:*)。取AMARRA精確的音控,ITUNES人性化介面。:*

    第三粒大補丸很多朋友可能想到了,就是在蘋果MINI的電源上做文章(感謝ETON大、99大:*)。

    早期的MINI都是電源外置的,用的是開關電源,2010下半年以後新版的MINI都是內置電源了(小葉大的就是),想升級電源發燒也不行了,哈哈

    數月前在其他論壇看到有朋友在出DIYMINI線性電源,這個二手線性電源給我帶來的驚喜超過了預期。:O

    記得很清楚,換上線性電源後聽的第一張唱片是《粉墨是夢》(瑞鳴唱片),第一印象是3D輪廓更透明,每一件樂器的密度更高,凝聚。:*

    聽了閔惠芬的《克拉沁草原的傳說》(HUGO唱片)讓我體會了很多以前從沒有過的細節、微動態,領奏的二胡和樂隊的比例更合理。:*

    隨著更多唱片的聆聽,《萬歲麥克風》裏MOZART之幻想曲帶有木頭味的鋼琴,《梁祝》裏小提琴與樂隊、大提琴對話的感情表達和節奏控制,GILES鋼琴動態的瞬變:*,都是以前QB-9,甚至是D-1都沒帶來過的。

    三顆補品下去的QB-9就象加裝了渦輪引擎一般,動力澎湃但又操控自如。:P

    嘗到了電源帶給CAS甜頭後,又試看把外掛硬碟盒的開關電源也改造了一下:

    此次升級的同樣也是開關電源,MADE IN JAPAN的拆機貨,但做工和用料不錯,我用電錶量了一下,輸出電壓穩定在12V5V上。一接上硬碟盒,聲音變化立現:音場底盤下紮,穩如磐石,場面越大,穩定感、包圍感越強。同時聲音更舒緩,也就是控制力得到了加強,音樂一張一弛、節奏的變換更容易引起聽音者的共鳴。音樂的密度也有一定提升,但沒有前二者感覺這麼強烈。

    電源、軟體、避震,我不知到CAS還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8)

  2. The Following 1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field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