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上瑞張sir
建議馬丁大人:
跳線放在中低音試試
張大哥好,明天依您建議試試看:)
-
-
G1000 & Jumper
 作者: 上瑞張sir
建議馬丁大人:
跳線放在中低音試試
G1000端子為tri-wire: 高音+,高音-,中音+,中音-,低音+,低音-,因跳線也有方向性所以移動跳線時要注意方向.....
1.跳線放在高中音,喇叭線接在高音+,高音-,低音+,低音-, 聲音平衡,聲音表情較"平",音像離聆聽者較遠
2.跳線放在中低音,喇叭線接在高音+,高音-,低音+,低音-, 高頻前衝,中頻凹陷,聲音不平衡
3.跳線放在中低音,喇叭線接在高音+,高音-,中音+,中音-, 音像鮮明立體動人,高音飄逸,中頻飽滿,聲音密度高,音像離聆聽者較近,
惟與低頻銜接不夠順暢,低頻不夠紮實延伸較差,不夠平衡
4. 跳線放在中低音,喇叭線接在高音+,高音-,中音+,低音-,音像鮮明立體度,高音飄逸度,中頻飽滿度,聲音密度,比第3項接法稍減,
但比第1項接法好很多,音像離聆聽者距離適中,低頻紮實延伸感回復,且聲音比第3項接法平衡,我喜歡:)
-
-
-
-
拜讀完Cecer大大關於BDR的評論後,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951
將原本墊在Roksan Attessa CDP下BDR的Mk4角錐及Mk4圓墊,由角錐朝下接觸圓墊凹槽擺放方式,改成
將角錐鎖上圓墊,角錐朝上頂住CDP,試聽結果:
聲音變得漂浮輕柔平順,缺乏抑揚頓挫及重量感,不是我的菜,且CDP容易滑動,怕地震一來"機損人傷"..........................心
-
-
-
-
改善音質的小技巧
電源對音響的重要性眾所週知,一般的電源線插頭與器材電源插座咬合並不是很緊
利用實木塊頂住電源線的插頭,可"收毛邊,降燥氣,讓音質細膩乾淨但不致於瘦"
但聲音會必較"硬"一點點,還不錯(如圖):)
曾試過於二實木塊之間貼上3M雙面膠想讓聲音"軟"一點,的確是軟了,但高頻的延伸,光輝及水潤也犧牲了一些
-
-
-
-
過完年換BDR角錐試試效果如何?
 作者: 黄土
感觉这脚架上得好好做点文章
-
-
喇叭擺位
最近一兩個月有空就在家搞喇叭擺位,因Spendor G1000重達36kg常要家人協助抬上抬下,及不斷地測量距離,重複撥放那幾張CD、那幾首音樂、歌曲、木魚敲擊聲,搞得妻小頗有微詞,幾度想要放棄;(,不過黃天不負苦心人,「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o
原本喇叭位置距離後牆約226cm,距離側牆很近,大角度toe in(喇叭角度與皇帝位呈等腰三角),聲音雖平衡但音場中間音像較疏離而兩旁較壓縮
調整方向:聲音及音場平衡,減少駐波。經反覆測試後,新的喇叭擺位LS向中間右移約7cm,RS向中間左移約8cm,LS & RS同樣向聆聽者前移約13cm(略大於房間長度1/3 1至2cm),toe in角皆約為7度,LS & RS與皇帝位中心等距(誤差控制在2mm內)

使用皇帝位CD track 13木魚敲擊9個點測試音場寬度及平衡,第1,9點在喇叭外,第5點在正中,其餘6點平均分布在左右音場弧度線條上......測試結果??:(
9個點的高度竟然不均一,怎麼會這樣?;(一度認為是左右側牆聲音反射不對稱的關係,但改變聆聽位置往前往後情況依然相同,百思不得其解!
過了幾天剛好看到psycho老師的文章提到喇叭水平,才心動趕緊檢查發現購買的帝王黑石板不是很水平(不過也難免),於是重新調整角錐高度,地板至喇叭頂部四個角高度維持一致為122cm,再重新測試……perfect!:)
至此結果還算滿意,但某些頻段仍有駐波如蔡琴-金聲演奏廳track 2祝我幸福,以下歌詞紅色字體會有共鳴::|

「滿天星星在眨眼 他陪在我身邊
輕聲細語溫柔的眼 看著我的臉
一枚戒指在我眼前 是他的諾言 愛我永遠
山頂上的微風吹 心跟著四處飛
為了什麼掉眼淚 夜色那麼美
一段回憶翻箱倒櫃 跟著我在追 想的是誰
我很幸福 真的幸福 卻渴望得到你的祝福
從今以後 牽他的手 心為何逗留
我很快樂 真的快樂 卻還是覺得依依不捨
他的肩膀 給我力量 才能將你放
......
好想聽到你說 祝你幸福
只想聽到你說 祝你幸福」
唉!一個階段的結束卻是另一階段奮鬥的開始|(|-……搞音響這條路......自找的 
-
-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