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12-11, 07:43 PM
#691
看來 LMS(PC)+Squeezelite(Pi) 是未來的趨勢。
剛剛恭請女王大人來聆聽流行歌曲,他覺得有活生感又流暢。
唯一有點問題的是音場好像被左右拉伸,整體聲音稍微低沉了一點。
但是瑕不掩瑜,整體來說非常滿意。
我覺得可以開始找個用 Gan 供電的 NUC 了。
此篇文章於 2021-12-11 07:46 PM 被 silaslin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ilasl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1, 10:48 PM
#692
 作者: silaslin
看來 LMS(PC)+Squeezelite(Pi) 是未來的趨勢。
剛剛恭請女王大人來聆聽流行歌曲,他覺得有活生感又流暢。
唯一有點問題的是音場好像被左右拉伸,整體聲音稍微低沉了一點。
但是瑕不掩瑜,整體來說非常滿意。
我覺得可以開始找個用 Gan 供電的 NUC 了。
我也覺得是如此,害我也想找NUC。
因為Mac mini只吃12V的電,很尷尬的電壓值。
原本想等Mac mini m2,想到Roon Server沒有arm64版,又是一個尷尬的問題。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1, 11:21 PM
#693
買一台 Corsair AX1600i 就可以得到 GaN 的 12V 輸出了,沒有 220V 專線也可以達到 1300W 的說,應該跟教授的 Cosel 1500W 差不多吧: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243#post245243
既然 AX1600i 配上華碩 Mini-ITX 主機板的效果比 Intel NUC Board D34010WYB 還要好,看來這種 24 相供電的 ATX 主機板也不錯:
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90-apex-model/
Its streamlined layout is engineered for ultra-low latency and maximal bandwidth, to empower users to discover the limits of performance and define new world records.
比前代 i9 還強?Intel 第 12 代入門級 i3 最新跑分出爐
https://3c.ltn.com.tw/news/46981
但是不知道 sam0402 兄有沒有砍掉 Intel I225-V 的 kernel module 呢?
https://cateee.net/lkddb/web-lkddb/IGC.html
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tr...rnet/intel/igc
大概就是 igc.ko.zst 這個檔案:
https://archlinux.org/packages/core/x86_64/linux/files/
usr/lib/modules/5.15.7-arch1-1/kernel/drivers/net/ethernet/intel/igc/igc.ko.zst
基於 Arch Linux 的 Manjaro 能夠支援 Z690 主機板的 Intel I225-V 網卡:
https://forum-en.msi.com/index.php?t...2#post-2093517
Manjaro comes with Linux kernel version 5.13 I believe so I updated to the 5.15 realtime version and now the Ethernet adapter is being recognized by the network manager.
只有 60W TDP 的 i3-12100 該可以單靠貓頭鷹 NH-P1 來散熱就可以了,另外支援 PCIe 5.0 的 Z690 還可以配搭 latency 超低的 Optane P5800X:
https://www.ebay.com/itm/165208992993
https://forums.servethehome.com/inde...0gb-625.34520/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eeteeyou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2, 12:40 AM
#694
 作者: seeteeyou
除了DDR5還很不成熟外,這個組合建議我個人覺得很不錯.
不過P5800X真的很hardcore,挖一下前一代的900/905P划算很多.
另外改成AMD的Zen 3/Zen3+與X570平台也很棒,目前自己比較傾向
這個方案,因為能繼續使用成熟的DDR4模組以及高階MB.只是Zen3+
還沒出,如果明顯劣於intel 12代,也許想法會再改變.
-
-
2021-12-12, 09:47 AM
#695
在昨天日本音響BLOG主又找了另一台PC來跑LMS。
CPU : Core-i5 8500T
主機板 : ASUS PRIUM H310I-PLUS R2.0
電供 : CORSAIR AX1600i
這次的組合聲音他說超越了NUC+108w GaN。
他說聲音更加的厚重但是暫態反應速度一樣相當的好,貝斯和鼓演奏的聲音充滿整個空間讓人爽到不行,
不過在聽女聲時的聲音又甜美的讓人幾乎要融化。
以前他用同樣的配備使用Daphile當LMS時完全發不出這麼好的聲音,他覺得用了Sam兄所提供的Arch Linux 176.4kHz Kernel
後才把AX1600i真正的聲音實力給完全的發揮出來。
不過他說使用NUC+GaN時的聲音表現其實也是相當的好,如果不追求極致的話這樣子的組合也已經水準相當的高了。
AX1600i是全世界首顆使用GaN的PC用電供,看來到目前為止AX1600i或許還是PC平台播放音樂時的首選了。
手上擁有AX1600i的網兄或許也應該來嘗試看看Sam兄所Compile的Arch Linux 176.4kHz Kernel了。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2, 12:43 PM
#696
延續前面的硬體話題,最近在思考若要在PC上使用Sam兄所Compile的Arch Linux 176.4kHz Kernel.
在預算比較充足下該怎麼選擇硬體平台.目前想法如下供參:
1.首先得思考是要ATX or ITX or NUC
其中NCU是最省空間的,但各方面受限也最嚴重,對我來說相當無趣,而且查了一下,
高階點的成品機價位也不算便宜.再考慮其Bios幾乎沒有捨麼硬體參數的選項,可說
在硬體方面也潛力有限,個人就不考慮了.但優點就是省事省空間,跟樹梅派的硬體
概念也最像,裝上OS 選好供電就結束了.
ITX主機對空間需求次之,可調性與ATX等同,甚至硬體潛力上因為常有2Dimm Ram
插槽設計的MB可以選,電路元件又比ATX板子少,在整體訊號品質上可說是具有先天優勢.
但相對的在PCI-E與M2擴充性上有著很麻煩的限制,讓人糾結,目前個人是傾向ITX,但會把
需要注意的點標出來.
ATX在可調性與性能上基本算是沒有妥協了,除了更誇張的SERVER級功能與元件外都能實現.
但空間就很難省下來了,一台標準電腦大小大家都有概念.此外相較於ITX,訊號品質上也有一些
弱勢,只有極少數玩家級MB會提供2Dimm設計,不過優點是這些板子的Bios會提供比同系列
ITX產品更豐富的硬體調整空間與範圍,這幾年看gangster網兄玩Apex有感XDDD.但代價也
更不斐且台灣不一定會上市.
2.假設選擇ITX路線,我考慮這麼選擇
Case:
相較於ATX,ITX平台得先選好機殼,否則很多元件都會額外受限,最主要就是PSU.
基本原則就是要能裝標準ATX電源,否則只能選擇SFX電源,受限不小.剩下就是剛性
越堅固越好,個人推薦Streacom DA2 v2.
https://streacom.com/products/da2-mini-itx-case/
但請注意,若要使用AX1600i作為PSU,由於其長度達200mm,在ITX機殼內應該是
很少有能穩裝的選擇,DA2 v2在假設只裝小型PCI-e卡的情況下也許有機會,但不確定,
其他ITX機殼應該也不會比較好,至少我不清楚.
CPU+Ram:
如前述,基本就是AMD Zen3/Zen3+與Intel 12代的選擇,關鍵指標是IPC與能耗比以及
散熱效率.IPC是指CPU的單位頻率性能,跟單核性能不同,是連時脈都標準化下的性能,也
是個人挑選時最看重的指標.
目前由於Zen3+還沒出來,所以最優選是Intel 12代,尤其是i5的選擇,i3則是待上市.
Ram的部分,Zen3/Zen3+還保持在DDR4規格,Intel 12代則已經在主推DDR5,雖然
也提供DDR4的相容性,但高階MB幾乎都是DDR5的方案,個人頗感冒.單就Ram來說,
現在切去DDR5實在過早,潛力還沒釋放,價格還沒量產下滑,只能說是硬上,但現行要組
12代+高階MB只能如此.所以現階段我還是推薦AMD Zen3/Zen3+平台.
MB:
前項最後選擇AMD Zen3/Zen3+平台,一部分也是因為MB的考量.如第1點所述,選擇
ITX是看上常有2 Dimm Ram插槽設計的MB可以選,但若想要2 Dimm設計的玩家級高階MB,
選擇就馬上少了很多,尤其個人偏執於ROG豐富的Bios選項,對其他三家大廠實在不太有愛,
所以在Intel 12代+ITX+高階2 Dimm設計下去找板子,發現居然沒捨麼方案,必須放寬到ATX
才有選擇(ROG Maximus Z690 APEX),再加上還不想用DDR5所以...........
總之最終個人推薦
ROG Crosshair Impact這張DTX小板,滿足豐富Bios選項+類ITX+高階2 Dimm設計等各項個人偏執.
但若不偏執於ROG的Bios選項,那另幾家的高階超頻MB都能納入考量,畢竟在世界超頻紀錄上幾家廠商都有
各自的實績在,表示訊號品質都是能做到極佳水準,端看各自偏好.這部分與其說是個人推薦,不如說是個人偏執.
純供參.
OS SSD
考慮ITX的相容性,當然以M2規格最好,幾隻NAND SSD性能級代表包括:
WD SN850 (記得更新韌體 https://www.pcmarket.com.hk/wd_black-sn850-nvme-ssd-firmware-update/)
Seagate FireCuda 530
Samsung 980 pro
等等........這部分網路實測數據很多,可以依自身偏好選購.
但考慮到我們是要用在CAT,對容量要求非常非常小,還選用一般的NAND真的太無趣.
所以還是直接推薦另一層次的性能元件:Intel optane/3D Xpoint,基本資料就跳過了,
有興趣的可以Google一下.總之簡而言之,這本來是Intel/Micron準備力推的下一世代SSD
技術,可惜撞上3D NAND技術普及,在消費市場上摔得滿頭包,曇花一現 定價非常有誠意的
900P/905P也因此直接停產.只剩DC Server的產品線還在營運.
其中新一代的王者就是seeteeyou兄提到的P5800X,實測數據堪稱一騎絕塵,只是價位上也是
獨領風騷就是了,零售價應該是台幣6萬還多少去了,非常不親切......雖然跟音響級XX對比一下後好像
也不是很誇張? 好歹數據表現真材實料.
https://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intel-optane-ssd-dc-p5800x-review/2
扯遠了,回來這次話題,由於P5800X太貴且規格特殊(U.2),900P/905P停產已久,都不適合推薦,
所以我研究了一下現在的Intel optane產品線.發現P4801X與P1600X蠻有潛力的,雖然都還是
上一代的規格,但至少讀取性能依舊非常暴力,且保留了optane技術獨一檔的低延遲,非常適合CAT使用.
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us/en/ark/products/series/213706/intel-optane-dc-ssd-series.html
然後隨手查了一下,P4801X目前在美國Amazon就直接有賣,而且似乎是Intel直接出貨,價位也還可以接受,唯一要注意
的是它規格是M2 22110,確定能裝上的MB會比較少,例如前面推薦的ROG Crosshair Impact表定只支援到M2 2280,
能不能硬上不確定(22110是指11公分長,2280是指8公分長,所以也許有機會).這點要自己注意,而如果是要更泛用的
M2 2280規格,optane目前也有P1600X可以選,雖然性能更弱,但問題不大,且想來價位也會更低,只是一時找不到穩定
入手的渠道.
PSU
能接受價位且機殼塞得下,ATX規格目前最推薦應該就是Corsair AX1600i.
再來可以考慮
Seasonic TX-1000
Corsair RM1000X
EVGA SuperNova系列,但要找橋威或海韻代工的型號,實測表現也要自己看一下.
NUC可以用Apple 140w GaN.
VGA
最不重要的一環,但因為消費級MB不一定支援無顯示開機,所以還是得要有內顯或亮機卡比較好,
可以自由發揮.
此篇文章於 2021-12-12 02:20 PM 被 Higuma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3, 08:58 AM
#697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3, 02:50 PM
#698
昨天試用 LMS(PC)+ SQZLITE(PC),音色真是不賴。
之所以用 PC 當 Client 端,是想把 SQZLITE 的 buffer 加大到 2097152:2097152。
按照以往的經驗,音色應該會有所提升。
想許個願,山姆兄是否可提供 Q176KHz 不刪除任何設定的 Kernel,讓我另外兩台老 PC 可以起死回生。
-
-
2021-12-13, 08:59 PM
#699
 作者: silaslin
...
想許個願,山姆兄是否可提供 Q176KHz 不刪除任何設定的 Kernel,讓我另外兩台老 PC 可以起死回生。
這個不行喔!
原因一:patch 176KHz,會出現一堆Bug,剛好簡化的版本閃過了。
原因二:Kernel 會很大,44.1KHz 就已經 loading 很重,老電腦會跑不動。
小弟的Mac mini 2012 i5 跑如此精簡的176,就已經有點熱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12-13, 10:06 PM
#700
 作者: sam0402
這個不行喔!
原因一:patch 176KHz,會出現一堆Bug,剛好簡化的版本閃過了。
原因二:Kernel 會很大,44.1KHz 就已經 loading 很重,老電腦會跑不動。
小弟的Mac mini 2012 i5 跑如此精簡的176,就已經有點熱了。
了解,感謝山姆兄,編譯 Kernel 真是個大工程。
我的 2012 i3 老 PC 跑得還蠻順暢的,目前當 client 端使用。
也許等明年 intel 12代 i3 的產品出來,我們再來汰換老舊的硬體。
i3 竟然比前代 i9 強,是真的嗎?
https://3c.ltn.com.tw/news/46981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