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01-28, 06:33 PM
#321
image.jpg
一個專用空間的劇院加上兩聲道
基本需求的管線分佈
當然
為了美觀與整潔.全部都走暗管
工程也蠻費事的
-
-
2015-01-31, 10:26 AM
#322
謝謝大家熱情指導!
初步的計劃是這樣的,樓高3米4,樓板樓層板、牆壁點焊鋼絲網水泥灌漿,前牆與側牆前1/3水泥刷牆(乳白色水泥手工扣入波浪紋路),前牆窗位坎入三塊擴散板(像將軍的音響室那三塊擴散板),側牆中段直接釘上長條型吸音板(5公分玻璃纖維包覆表面,像將軍音響室中段側牆),後側牆與後牆釘擴散板,天花板用石膏板或礦纖板,前段2.8米、中段3米、後段3米2,柚木地板,除地面外的直角做圓弧造型。
這兒不大需要嚴謹的隔音,與住家ㄧ段距離,又有牆與空地阻隔。
此篇文章於 2015-01-31 10:34 AM 被 kuofasu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uofasu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08, 10:55 AM
#323
籌備階段,看愈多愈迷糊,DRC對聲音這種疏密波傳播響應真有這麼好用嗎?如果聆聽空間不整齊也真傷腦筋。
-
-
2015-02-08, 10:34 PM
#324
高階的DRC非常好用 還可以分左右聲道去細調處理左右空間不平衡的問題
-
-
2015-02-09, 10:15 AM
#325
DRC的關鍵是在看圖看數據,之後在播放軟體的插件中,在數位資料裡加入修改的參數,可修正反射音、相位差、同步每個頻率抵達聆聽點的速度、頻譜,強大的功能,但是如何判斷加入參數是很專業及耗費時間的過程。
一般如果在左右裝潢比較對稱的地方,中高音比較沒問題的空間,加入一些EQ類的產品,調整低頻,但如果要細修左右聲道因空間造成音壓的不平衡,就要加入Accuphase DG-58這類的機器,可單獨看到左右聲道的頻譜,進而修正至平衡。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09, 09:16 PM
#326
DRC(digital room correction)從本站的2010.9.20開始有專門討論串以來.小弟算是比較早有參與討論到的.
他是國外來的開放軟體.當然也是不少人的心力所累積成的.要駕馭好之~需要不錯的電腦底子.
相較於其他類似的軟體或成品機或任何可以有等化(只是個通稱.)功能的機器而言.都需要先經過一定精度的系統+空間測量.有足夠的相關數據後.便可以下去設定參數與調整.當然.等化器是人在操作的.您愛怎樣調怎麼加減也都可以啦~
調整的技巧或手法則要看操作者的經驗.或是對重播之相關認知甚或體認的深度來下手了.
我一直有在使用他.起因也是自己亂玩音響與愛聽音樂了幾十年.換過幾個專用空間.也和不少同好交流過..但是始終跨不過某些瓶頸.比如..低頻段如60或120Hz有嚴重的凸起也可以稱為駐波.一般很難利用家居擺設去克服之.即使利用器材或線材的個(特)性去調往往也是杯水車薪..再如.既成的裝潢面材.家具.格局.比例.對稱與否..在在都是造成重播可能偏頗的原因.如果不從根本去變更改善或改裝.而且也可能大動土木之後改善也許很有限也可能白忙一場(更糟?)的案例也不會少見..
於是乎.我先是用了AQ 的dg48兩年多後.轉而試用了DRC..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06:29 AM
#327
-
-
2015-02-10, 06:30 AM
#328
image.jpg
模擬空間之一百六十微秒(160ms)的消散還有瀑布圖
-
-
2015-02-10, 06:35 AM
#329
[ATTACH]27692
目前設計以及使用中的空間的背牆
採用可透光調整兼隔音的門扇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06:48 AM
#330
image.jpg
後牆壁全部閉起來的狀況
可以完全阻隔光線.至於他的聲學特性
大約125赫茲以下的阻隔量比較少
以上頻率段則非常可觀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