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Fong 兄, 您好 
 
兩側的木作是對稱的波浪型設計, 依據木作內的空間大小, 採取矩陣並加入吸音棉即可, 謝謝 
 
ERIC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rictpe For This Useful Post:
		
	
	
	 
 
 
 
- 
	
	
		
		
		
		
			  
		
		
				
				
		
			
				
					謝謝Kib兄能撥空光臨 ,給於指教! 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與各位先進同好在此交換一些心得。 
 
我的聆聽空間其實不大,所以當初要選擇喇叭時相當傷腦筋: 
就喇叭大小來說想要有一對身形不能太大的落地中型喇叭(空間只有6坪); 
就聲音特性來說想要追求甜美飄逸而延伸的高頻; 真實而飽滿的中頻; 扎實清晰卻又要有能分出層次的低頻 
說真的這個目標是每個發燒友心中的理想境界(至少是我自己),但要如何追求與可能付出的代價只有自己最清楚(也許再加上另外那一半)。 所以聽了許多喇叭最後就決定鎖定wilson audio 的 watt/puppy 8 ~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rictpe For This Useful Post:
		
	
	
	 
 
 
 
- 
	
	
		
		
		
		
			  
		
		
				
				
		
			
				
					感謝kib大分享 
用看的就很好聽了 
不只設備高級 
連細節都很注重
				 
			 
			
		 
			
				
			
			
			
		 
	 
	
	 
 
- 
	
 
- 
	
	
		
		
		
		
			  
		
		
				
				
		
			
				
					昨日有幸,前去黃先生家中聆聽系統,打擾了一下午,大致來說,如同標題所示 【 極低頻的衝擊 】,但除了極低頻之外,動態之大,定位清楚,細節之多,我想有去聽過的人都會認同,低頻的層次力道速度,會讓絕大多數自認為全音域系統(不限金額)的玩家們汗顏,在那6坪大的房間裡,大動態出來時,真是山崩地裂。定位在這,不需要用心去想在那裡,是用看的,已經清楚的在應該的位置等你去欽點它了。最後聽了Harry Belafonte/At Carnegie Hall最後一首時,整個卡內基廳的大合唱,更可表現出音場的大小高低縱深。我想器材的搭配,挑選和細心校調,也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這非常感謝黃先生一下午的招待,只是非常替黃先生憂心,如想更上層樓,可能要換房子了。(哈哈,開個玩笑)  
				 
			 
			
		 
			
			
			
				
					此篇文章於 2012-06-30 12:04 PM 被 鼎捷音響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鼎捷音響 For This Useful Post:
		
	
	
	 
 
 
 
- 
	
	
		
		
		
		
			  
		
		
				
				
		
			
				
					好奇問一下erictpe 
 
像這樣的空間設計,如兩牆的小木塊排列,您是請設計師設計或是您自行規劃設計的呢?? 
還有在您這樣的空間裡,就這樣的設計方式是否都適用於每一套系統? 
 
謝謝^^
				 
			 
			
		 
			
				
			
			
			
		 
	 
	
	 
 
- 
	
 
- 
	
	
		
		
		
		
			  
		
		
				
				
		
			
				
					YBA 3件式 CD 全台還有一玩家擁有,彰化的吳醫師,他是15年前就買了用到現在,期間他經歷無數PK,始終無法讓他換機。
				 
			 
			
		 
			
			
			
				
					此篇文章於 2012-07-01 10:40 AM 被 tomhungtom 編輯。
				
				
			 
			
			
				
			
			
				Aurender S10 ---> MSB Diamond + 銀河飛秒時鐘 + Platinum DATA CD IV ---> YBA 簽名 4 件式前級 ---> YBA 簽名 4件式後級 ---> Marten Coltrane 或 YBA GALA + 低音柱。 
 
 YBA CD1 ---> YBA Signature Pre ---> YBA Signature mono mono Amps ---> YBA Gala + Gala 低音柱。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omhungtom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tevencmj
					 
				 
				昨日有幸,前去黃先生家中聆聽系統,打擾了一下午,大致來說,如同標題所示 【 極低頻的衝擊 】,但除了極低頻之外,動態之大,定位清楚,細節之多,我想有去聽過的人都會認同,低頻的層次力道速度,會讓絕大多數自認為全音域系統(不限金額)的玩家們汗顏,在那6坪大的房間裡,大動態出來時,真是山崩地裂。定位在這,不需要用心去想在那裡,是用看的,已經清楚的在應該的位置等你去欽點它了。最後聽了Harry Belafonte/At Carnegie Hall最後一首時,整個卡內基廳的大合唱,更可表現出音場的大小高低縱深。我想器材的搭配,挑選和細心校調,也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這非常感謝黃先生一下午的招待,只是非常替黃先生憂心,如想更上層樓,可能要換房子了。(哈哈,開個玩笑)  
 
			
		 
	 
  
很高興也能夠有機會認識stevencmj兄, 家中的系統僅能算是這個空間 
 
中大小適中的選擇, 根本離全音域的系統還有段不小的距離,也還有許多 
 
可以改善的空間。您聽過接觸過的系統那麼多,這讚美雖好但我實在不敢 
 
當!! 其實,當初我在建構整套系統時因為視聽室的大小已經受限(另一半 
 
根本無法接受將客廳當視聽室,光是看到一堆的線材就...(sweat)), 所以就只 
 
能在目前6坪的空間囉!!!  
 
但要如何能夠讓現在的系統所發出的聲音在目前的音響室能夠保持一定 
 
程度的活潑性就非常重要了(吸音要適度不能太多太多,四面牆壁壁面的處 
 
裡尤其重要)。剩下的部分就由調音的部分來處理囉!!除了音響室要費心 
 
處裡外,我個人對系統建構的想法是喇叭最重要必須先慎重決定,因為它是 
 
系統的最終呈現者。其他器材的選擇就是要想辦法將喇叭的潛能發揮出 
 
來,至其極致方休! 所以,以目前的情況來說watt/puppy8 在現在的環境下 
 
它的表現算是還不錯:),果然是wilson audio最長賣的商品之一!   
 
那天與多位同好們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下午時光,我們聽了許多悅耳的片 
 
子,找時間也把他們post上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此篇文章於 2012-07-01 11:15 AM 被 erictpe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rictpe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360Modena
					 
				 
				 
像這樣的空間設計,如兩牆的小木塊排列,您是請設計師設計或是您自行規劃設計的呢?? 
還有在您這樣的空間裡,就這樣的設計方式是否都適用於每一套系統? 
 
謝謝^^ 
			
		 
	 
 360Modena兄您好~當初設計音響室時由於考慮到空間只有六坪,為了保持空間視覺上的寬敞不致於造成壓迫感,所以木塊以“波浪形式” 的排列是基於美觀~與聲波有點相仿,使得視聽室看起來不會過於單調,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很方便的擺放“A.R.T的調音錐”達到調音與改變音場的目的(我個人使用調音錐已有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即便系統更替也一直沿用至今)。 
  
說到音響室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則是邀請與我相識多年的好友“先瑟企業”老闆黃信先生,他也是目前義大利A.R.T原廠認證的調音師,由他一手包辦所有的搭配與細節的調教。而目前音響室的設計主要是針對我的系統來量身訂製的,所以這樣的設計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套系統!  
  
因為每一套音響系統是會有不同的個性演出。我認為系統的焦點在喇叭(聲音最終的呈現者) ,那喇叭的重點則在單體的數目、口徑大小、音箱容積率及效率,而後才接著是選用何種等級的擴大機來驅動。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面談到建構系統之初慎選喇叭的重要性了,我們對喇叭的特質與潛能越能充分了解就越可以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些是主要考慮的重點,接著才是環顧視聽的環境進行規劃設計來配合這套系統,就好比說在選購之初就已經了解到Watt/puppy8如果在一個“妥善處裡”的空間中(即便是一個不大的空間),是有機會呈現出趨近於大系統的量感與動態,這在我目前有限的空間裡可能是最佳的選擇,但各音域能否達到良好的平衡性則是會直接挑戰音響室設計的正確性與調音的功力! 
 
所以我自己的經驗是:盡量避免制式化的將視聽室做出來,之後等到器材進駐後再來抱頭傷腦筋。最好是決定器材的同時就能夠諮詢專家的意見並充分討論與了解自己所選購的器材是否在這樣的空間中有機會達到平衡的狀態(當然是您所喜愛的),之後再進行視聽環境的規劃與設計。 
				 
			 
			
		 
			
			
			
				
					此篇文章於 2012-07-03 11:33 AM 被 erictpe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rictpe For This Useful Post:
		
	
	
	 
 
 
 
-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