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3-22, 02:00 AM
#871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2, 02:28 AM
#872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2, 04:38 AM
#873
20Hz-20KHz
1. 音響系統能播放轉輸送出20Hz-20KHz几幾平直的"音頻"聲[或有微量的調整]
2. 音響系統到播放的喇叭能達到20Hz-20KHz的頻寬響應 [或有微量的調整]
3. 優質的音響空間[多優??是存在的]不要一些自己研創東弄西裝的[就是合情合理的好音響室]可几盡完美表達發揮20Hz-20KHz [或有微量的調整]
4. ~~~~~~
5. ~~~~~~
~~~~
如果這樣的20Hz-20KHz還是不好聽~~~那新的數據將會是XXHz-NNKHz ???
問題???
您的頻寬真的夠寬嗎???
你頻寬的頻響均衡嗎??? 某部份音頻空間反射音或殘響音[的太多]還有其他的無法一一例出
此篇文章於 2012-03-22 04:48 AM 被 999369 編輯。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2, 04:54 AM
#874
20Hz-20KHz
這數據是人耳[膜]可聽到的最佳及最大的範圍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2, 11:03 PM
#875
Phycho兄好, 凡事隨緣, 能在 My Hi-end 交流也很好, 我拿人薪水, 時間是稀有資源, 能在音樂音響學習、體驗、分享就是福。您的分享, 理論與邏輯甚為認同, 維基的 Equal-loudness Contour 線圖其實也未抵觸, 是想讓朋友們不要忽略自己的聽覺與調整音響的關係這事才是我的本意, 可能是我留了太大的想像空間, 如有誤導請見諒。Equal-loudness Contour 該圖要表達的是, 人耳對各頻率、相同強度的聲波感知響度不是線性這事, 沒有要引導把音響調成我們聽到的各頻率的響度一樣的這訴求, 去年, 因自己感受到聽覺有變化, 去醫院量測耳鼓膜音頻震動受氣壓變化的量測 (TYMP diagnostic)、耳朵頻率響應圖 (Audiogram)、腦幹聽神經功能檢查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 的經驗, 這事影響了我後來調整音響的理念, 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器材與空間量測的事, 本為求真, 頻域 20~20KHz 完全平直的播放系統 (含了空間響應) 不足以構成精準好聽, 因還有許多未知或沒辦法量測 (包括買不起的儀器) 或 沒辦法調整 (自己知識/現階段科技發展不及) 的特性是我們沒照顧到、調整到的, 自己已經知道的, 尚有許多特性可貢獻好聲的可能性, 器材和空間在時域相關的量測, 全頻段空間殘響適當, 全頻段向位精準正確, 數位系統 Jitter 低不可測... 這樣就精準好聽嗎? 還是不敢肯定, 我的態度是, 量測儀器可參考但不拿來當調音絕對規範, 寧可先用耳朵聽再與儀器驗證比對, 取捨的優先順序: 1. 好聽 & 量測好看 2. 好聽 & 量測不好看 3. 好聽 & 不去理會量測的事, 不好聽 & 量測好看就不是選項了。
-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3, 12:05 AM
#876
我個人的感覺是,我希望我自己的音響系統能在不用等化的前提下,能盡量平直,就盡量平直。我不會刻意的去調到某一個特定的曲線,因為就像帶有色眼鏡去看東西一樣:乍看雖然好看,但是看久了就會發現不真實;更怕的是,這樣的不真實變成了自己的“真實”。那這樣就越走越偏了。
好不好聽?這實在是很難界定的問題。我蠻確定我幾年前的“好聽”和現在的“好聽”差蠻多的 ,雖然器材基本上沒怎麼換。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3, 02:18 PM
#877
插隊發言一下..
人耳的等響度曲線.請不要混淆入音響(喇叭)再生的訊號測量曲線.
而且.喇叭(先不管加入啥空間)頻響曲線.就是它基本性能表現.
基本性能都不過關.還奢談什麼表現..全面?還是只聽duet..
靠錄音正確來..補正.?那會是天方夜譚.
靠正確?錄音軟體去平衡之.?
要不要先問問懂錄音製作的朋友看看..有沒有這種軟體.?
天價喇叭的性能(頻響曲線)測試重不重要..一般喇叭呢..劇院喇叭呢..性能要否測試呢.?
這種種許多的問題(軟體-硬體-空間/調音..)加在一起.複雜度相加疊是必然的.
這時候.
都靠人耳..都靠經驗..還是靠運氣.?去弄出好聲..還是自己爽的聲音..
先致歉 Eton兄..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3, 10:03 PM
#878
遇到美好的音樂、錄音、器材、空間處理最具體的感激方式是贊助他, 推崇他, 像是我們會去吃喜歡的食物一樣, 但未必人人會喜歡一樣, 好在食物好不好吃, 不需要科技來驗證, 自己下廚弄出的食物也是照自己喜歡的口味來, 人聽音樂真是要讓自己陶醉、爽的, Yeh捨兄, 這點真是沒辦法的, 如果有人說 - 這不是我的菜, 我們強求他不了的, 這也是一種多元的美不是嗎?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27, 03:51 AM
#879
Eton兄~
您好,抱歉在您的版面插個話,去年討論過的super clock 不知您後來是否有進一步測試,我這邊已經確定那是一種相當高解析度的方式,如果您也有些心得或證實效果不錯許也可以分享給予有興趣的朋友
-
-
2012-03-27, 09:32 PM
#880
除了銫原子鐘一百多萬又是管制品,一直很滿意Antelope銣鐘,好的表現如前文。
此篇文章於 2012-03-27 11:31 PM 被 Eton 編輯。
原因: 錯字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