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針壓一問:)
加針壓前 唱臂的抗滑 (指有抗滑裝置的唱臂)
是歸零時 加上"建議"針壓
還是要先下抗滑值 再加"建議"針壓
謝謝!
請教大大,
小弟的系統一直沒發揮出LP的實力,想了解抗滑對聲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針壓對聲音的影響又是如何呢? 如果知道方向的話,比較可以對症下藥. 感謝!
投票日當天將針壓重新設定(抗滑歸零後再加針壓) 還調整VTA
因為唱臂VTA螺絲沒有鎖好 (垂直與水平的角度都偏移)
竟會有炒豆聲大增 極高頻會逼差 低頻蓬鬆 偶而跳針 巡軌轆轆聲更明顯 ...等現象
在不斷反覆更換唱片與唱盤 唱臂各項設定後 從下午兩點 分別調整 ... 針壓 抗滑 超距 唱頭放大的阻抗值 等等...
前後搞了快六個小時 才找到問題癥結處
我是使用sumiko MMT tonearm
VTA螺絲於箭頭處
由於環節多,有問題不易抓出來,
所以有時候,只好從頭從新設定.
雖然辛苦,不過其實是很好的調整機會,
趁機再降低設定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