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共37頁 第一第一 ... 614151617182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51 到 160 共計 361 條
  1. #151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rachy 查看文章
    偶也差不多, 平日大多以低於50 dB音量在聽, 偶而放到75分貝幾分鐘就非常愉快! :):)

    而且這個愉快可以持續很久很久, 有時甚至超過一個禮拜!
    難個怪..
    偶每天都很..快..:P:)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3. #152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是的.
    Horn是有明顯破音.是正常的演奏無誤.此段也襯了一點點巴松管音墊底.?
    錄音過載也有..一點.
    接下來定音鼓(代表獵人.).先擂的一段較低頻率鼓聲-約1秒多後.
    也聽得到~殘響(空間?)傳過來後..引起的小共振聲..也可算是破音.:|

    愚以為.音樂廳內也是有一堆"受振體".尤其是號聲-鼓聲能量強勁.
    是蠻容易引起它物共振而"協助"發聲的.:O
    像日前去國家音樂廳.齊柏斯坦-布拉姆斯1號鋼協..時
    獨奏或較少樂器一起發聲時.也聽到小破音(共振).鋼琴也是敲擊發聲的..
    指教囉..:P
    謝謝!晚上吃完飯後,再聽了一下. 個人感覺是,比德與狼的錄音是標準的多麥克風錄音.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那段法國號有明顯的過荷(麥克風靠太近了?).

    我不知道您是用那一段試音,但是我覺得第六軌開始的基捷中尉反而錄地比較自然. 第六軌一開始的小號,在右後方很遠的地方. 但是好像也是混音作成的. 因為後面(忘了)有一段小號獨奏到最後竟然望中間飛!

    聽完了這個版本,我翻出這個便宜的版本

    現場錄音(Harmonia Mundi錄音,Naxos發行). 誠實的說,這個版本我覺得錄地比Decca的那張自然多了. 更接近現場些.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5. #153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聚會"前段"音樂CD..3老1新(片)..或2古典1pop1中樂..
    的確.
    音響好玩之處.電學.聲學.空間.心理學...都有關.(sweat)
    像-阿姐鼓.動態極大.但從未聞破聲過..只是系統空間表現力到哪兒的問題..

    像上圖-左下角"鄉間騎士"..一直懷疑也幾乎要證實-就是錄音有小部份過?荷..
    但是他又蠻考器材..大部份CD機唱來..都可以輕易分辨出播放水準的高低..:P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7. #154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謝謝!晚上吃完飯後,再聽了一下. 個人感覺是,比德與狼的錄音是標準的多麥克風錄音.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那段法國號有明顯的過荷(麥克風靠太近了?).

    我不知道您是用那一段試音,但是我覺得第六軌開始的基捷中尉反而錄地比較自然. 第六軌一開始的小號,在右後方很遠的地方. 但是好像也是混音作成的. 因為後面(忘了)有一段小號獨奏到最後竟然望中間飛!

    聽完了這個版本,我翻出這個便宜的版本

    現場錄音(Harmonia Mundi錄音,Naxos發行). 誠實的說,這個版本我覺得錄地比Decca的那張自然多了. 更接近現場些.
    ㄟ...莫非被..p大..說中.?!..再check過..:|
    坦白說.
    我都只聽第11曲開始噎.
    管弦樂"入 門"..介紹完整有趣.
    但是 phase4錄音年代久遠..那時 有此水準可以了.?

  8. #155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rachy 查看文章
    我們用EAC rip CD後, 可以觀察最後CD訊號的強弱, 例如伯恩斯坦指揮的

    柴可夫斯基 第五號交響曲 (DG, Leonard Bernstein_NY Philharmonic_1990)第四樂章

    最高強度是99.7%.

    而Valery Gergiev 指揮的柴可夫斯基 第五號交響曲 (PH, Wiener Philharmoniker

    _1998)第四樂章最高強度是90.8%.

    但是訊號沒達100%, 也不保證錄音時訊號沒過載, 因為這兩者還是不同的兩件事. :):)
    Brachy網友聽音樂聽的那麼小聲喔!才50dB!

    晚上為了看看一般流行音樂的動態倒底有多大,用不太科學的方法(Radio Shack的類比音量計,C-weighted,fast response)比
    Bon Jovi的 Living on a Prayer (from LP

    和 Triumph的 All the King's Horses (from LP


    最大聲不超過80dB.

    Bon Jovi的Living on a Prayer大部份的時候音量都落在68dB到74dB左右. 也就是說,除了這首曲子的動態大部份不超過10dB. 我也聽了side 1的其他曲子,動態都不超過10到15dB.

    Triumph的All the King's Horses的配器很簡單,但是從曲子50dB到將近70dB. 動態反而更高(20dB). side 1上的其他曲子的動態也都在15dB以上.

    有時候想想,24/192的錄音有什麼用?很多錄音真正用到的動態只有幾個bit而以......

  9.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156
    註冊日期
    2010-09-21
    文章
    302
    Thanks
    502
    Thanked 221 Times in 10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難個怪..
    偶每天都很愉快..:P:)
    呵呵!






    PS. 您輸入的資訊太短,您發佈的資訊至少為 10 個字元。

  11. #157
    註冊日期
    2010-09-21
    文章
    302
    Thanks
    502
    Thanked 221 Times in 103 Posts

    預設 難過

    日本大地震與大海嘯造成的人命財物損害太慘了!

    弟默哀三天不對音響或聲音的種種發言.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rachy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158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

  1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159
    註冊日期
    2008-04-28
    文章
    5
    Thanks
    0
    Thanked 4 Times in 3 Posts

    預設

    人類過度發展了,以前沒那麼多電力可用日子也不是過得很快活.........

  1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rimson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160
    註冊日期
    2010-09-21
    文章
    302
    Thanks
    502
    Thanked 221 Times in 10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rimson 查看文章
    人類過度發展了,以前沒那麼多電力可用日子也不是過得很快活.........
    確實, 但要改變何其難啊! :):(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