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共27頁 第一第一 ... 5131415161725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41 到 150 共計 261 條
  1. #141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Fong 查看文章
    這篇要不要換個主題砍掉重練?或整理重點在前幾篇?想入門看到這篇都昏了。

    我有個朋友一入門就花了二百....正常人唸書時花個20K,剛出社會花個100K。故建議是不是分一下不同預算的入門?花錢的比例與先後順序的建議?

    還有空間多數人都是先用一個沒有設計過的空間來玩,是不是先教喇吧在幾種不同的空間要怎們擺?用什麼音樂扶助擺位?擺位順序聽高低音、定位、聚焦、細節之類的?

    還有器材、線材要怎麼擺?可以拉專線要怎麼拉?不能拉專線要怎麼處理?入門線材要怎麼搭?

    還有最重的的耳力與判斷力的建立.....算了,打一打字突然想到不管怎樣還是要多聽多試,花錢繳學費比較才會成長的樣子?小弟想入門好久了,找的到門,但還在努力進去

    我的想法,

    這篇是槪論,不能太長,

    太長,入門朋友不可能讀得完.

    主要是原則上的提醒,

    細節可能在各處都找得到,

    若要如此重覆的討論,

    這篇可能要比 LP 資料庫要大.:o


    光是Fong 兄提到的題目,

    可能就要數個月的討論,

    另起討論串,私以為較方便入門朋友閱讀.

  2. #142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Fong 查看文章
    這篇要不要換個主題砍掉重練?或整理重點在前幾篇?想入門看到這篇都昏了。

    我有個朋友一入門就花了二百....正常人唸書時花個20K,剛出社會花個100K。故建議是不是分一下不同預算的入門?花錢的比例與先後順序的建議?

    還有空間多數人都是先用一個沒有設計過的空間來玩,是不是先教喇吧在幾種不同的空間要怎們擺?用什麼音樂扶助擺位?擺位順序聽高低音、定位、聚焦、細節之類的?

    還有器材、線材要怎麼擺?可以拉專線要怎麼拉?不能拉專線要怎麼處理?入門線材要怎麼搭?

    還有最重的的耳力與判斷力的建立.....算了,打一打字突然想到不管怎樣還是要多聽多試,花錢繳學費比較才會成長的樣子?小弟想入門好久了,找的到門,但還在努力進去
    對預算充足的人來說,多失敗幾次也沒差,預算不足,兩次不好聽就放棄了

    預算不足的人通常都不會先想到要花錢在空間上,以為器材就可以處理,但這最容易出問題(買回來和在別人那裡聽差很多),那不如由Fong兄說的,針對幾個常見類型的空間,挑怎樣類型的機器和擺位

  3. #143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1.電源處理

    2.震動處理

    3.空間處理

    4.線材處理

    5.調整設定:如黑膠唱臂設定,機器內的設定.

    6..密技(這個看看就好)



    也是常見的改變自己系統聲音的方法.

    以上幾大項均是大題目,

    主要是原則上的提醒,

    提供找資料方向及提醒勿偏廢任何一環節的處理.

  4. #144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密技之一....吃菜不吃肉,自然就清心寡慾......阿彌陀佛!!!!:P:P:P

  5. #145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密技之一....吃菜不吃肉,自然就清心寡慾......阿彌陀佛!!!!:P:P:P
    密技之二....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阿彌陀佛!!!!:P:P:P

  6. #146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花100K可以入門, 花100W可以入門, 花1000W也可以入門, 花多少錢是跟個人能力以及期望有關係, 但是不代表花(大)少錢就可以不正視這些議題, 或者是說因為這個系統是xx價位所以我電源可以不處理, 空間也隨便就好......

    我想系統道理一個價位, 如果只是想順順地聽, 那這些東西可以不要在乎, 但若是要發燒, 要"玩"音響, 這些東西又怎能不處理? 處理的方法很多種, 並非每種都要花大錢. 舉個例子, 處理震動問題, 頂級音響架組一組可能要50W以上, 不願意花這個錢其時也可以把器材從喇叭中間搬到側牆(甚至是身邊).

    這些東西很多都是花小錢, 甚至不花錢的東西, 入門者何不好好玩這些門檻低的東西, 並利用閒暇之餘多看多聽, 找自己要的聲音, 到時候夢中的系統建立後, 是不是能更快讓系統進入狀況?

  7. #147
    註冊日期
    2007-08-20
    文章
    359
    Thanks
    25
    Thanked 54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花100K可以入門, 花100W可以入門, 花1000W也可以入門, 花多少錢是跟個人能力以及期望有關係, 但是不代表花(大)少錢就可以不正視這些議題, 或者是說因為這個系統是xx價位所以我電源可以不處理, 空間也隨便就好......

    我想系統道理一個價位, 如果只是想順順地聽, 那這些東西可以不要在乎, 但若是要發燒, 要"玩"音響, 這些東西又怎能不處理? 處理的方法很多種, 並非每種都要花大錢. 舉個例子, 處理震動問題, 頂級音響架組一組可能要50W以上, 不願意花這個錢其時也可以把器材從喇叭中間搬到側牆(甚至是身邊).

    這些東西很多都是花小錢, 甚至不花錢的東西, 入門者何不好好玩這些門檻低的東西, 並利用閒暇之餘多看多聽, 找自己要的聲音, 到時候夢中的系統建立後, 是不是能更快讓系統進入狀況?
    花小錢,不花錢的調整是一定要學的啦,太重要了。但在只買過床頭音響與隨身聽的狀況下,如何花錢選購一套「入門」的音響也很重要,我想入門可能要依順序分很多篇,耳力訓練篇、認識自家空間篇,硬體選購篇,基本線材搭配篇、硬體初步擺放篇,喇吧擺位篇、電源處理篇、空間處理篇、如何升級篇...

  8. #148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Fong 查看文章
    花小錢,不花錢的調整是一定要學的啦,太重要了。但在只買過床頭音響與隨身聽的狀況下,如何花錢選購一套「入門」的音響也很重要,我想入門可能要依順序分很多篇,耳力訓練篇、認識自家空間篇,硬體選購篇,基本線材搭配篇、硬體初步擺放篇,喇吧擺位篇、電源處理篇、空間處理篇、如何升級篇...
    這倒是一個比較清楚的分類,看何大是否開主題

  9. #149
    註冊日期
    2008-09-10
    文章
    58
    Thanks
    10
    Thanked 18 Times in 11 Posts

    預設

    看到這篇討論,小弟非常高興。因為我可能很接近「入門燒友」。

    我聽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很久了,但一直用不怎麼樣的器材。小時候就別提了,工作以後買的一套 NAD502, 3020i 加上 Celestion 3 喇叭(兩萬元不到的組合)用了十年以上。有預算的話,通常放在買軟體,或是聽音樂會。我一直不敢奢望 Hi End 音響。預算是個問題,不懂更是大問題。請教店家,多半得到的是他們賣的器材購買建議。

    因為光看音響相關文章的文字說明,經常很難理解。就像喝品味葡萄酒,介紹文也是天花亂墜,沒人親身帶你,很不容易往前進。也因如此,我一直停留在聽音樂而不是玩音響的層次。當然音樂也只是喜歡的多聽幾遍,不喜歡的束之高閣而已。

    但我心裡知道,在家聽音響所聽到的音樂,與真實的聲音,有不少的差距。但對我來說,聽音樂的快樂,超過聽聲音的快樂。我想這是為何有人能干於入門音響而不換。如果只因為音響不夠好,聽到的聲音不夠美,我還能接受。但若因為音響不好導致聽不到作曲家希望表現出來的樂音,我覺得問題就來了。怎能連某些樂器的聲音都聽不到或不對呢?

    終於等到搬家的那天,我將系統更換了,陸續添購了一些器材。於是目前聽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二聲道系統,變成 Marantz Sa11s1, JRDG Concerto, Dynaudio 1.8mkII. 當然視聽的需求還有其他器材諸如AV擴大機,電視投影機等就不細表。重點還是在二聲道系統。

    結果:聲音真的變好聽許多,比起前面兩萬元組合升級不少。聲音變得接近臨場的演奏聽感,聲音的密度提高了,也變得更乾淨(我的理解是背景雜音減少)。換喇叭時感覺向上提昇很多(當時用AV擴大機推),再換CDP時覺得差異不明顯,最後換Amp時又覺得提昇很多(但線材還沒使用)。但當音樂聽起來不好聽時,我依然無法分辨,到底是系統的問題,還是空間的問題,還是錄音的問題(但演奏好壞可以分辨)。

    現在變成聽音樂的感動增加了,很想聽久一點,想把自己的CD全部拿出來重聽幾次。但我也知道自己的系統仍有許多無法說清楚的問題。比如說,鋼琴變好聽了,可是弦樂四重奏的聲音卻變得不太一樣。動態大很多且控制力明顯變好,但是有的CD聽來很好有的聽來又不好。有的CD定位清楚,有得分不清。有的平衡,有的失衡。(譬如 Pollini 的蕭邦練習曲聽起來不舒服,覺得錄音的低頻不足,或者泛音不對,雖然他彈得很好。但聽阿勞彈德布西月光又覺得很好聽)。

    對現階段的我來說,若能有機會透過實體的學習與交流,覺得幫助更大更直接。譬如若有講座,示範(何謂好聲何謂壞聲),觀摩(優秀搭配的系統),健診(學員的音響系統),可能感受更直接與深刻。否則,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理解小提琴的松香味是什麼(明明我知道小提琴的音色為何),活生感,透明感,空氣感,質感等等,對我來說都很抽象。

    我覺得,對入門燒友來說,需要有來自美好聲音的直接感受,並有透過解說來比較,才有辦法進一步從諸多前輩心血結晶的文章裡改善自己的聆聽環境與心態。不然的話,想燒也不知怎麼燒?畢竟發燒不等於 shopping。

  10.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uglycat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15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