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12-05, 01:17 PM
#281
 作者: Yeh捨
您的 CAR AUDIO 一定頗高檔..
但奉勸 您大大..開車還是安全第一..
最佳駕控位置~只有唯一的一點..不必去遷就汽車音樂呀..哈哈.!
哈哈~那只是有時候無聊在那邊龜毛一下,不然那樣開車很累耶:P
 作者: chsiang
1cm的距離相對於一個音響擺位環境(數公尺)而言是很微小的, 麥克風的大小就是這一公分的好幾倍了, 加上量測儀器如果解析度不夠, 量不出差異當然是正常的.
量測與聽感本來就存在差異, 更何況對一般燒友而言這不是本行, 自然容易用不足的設備去量測很難以量化的東西......
看chsiang兄這麼說,覺得我的方向是對的,也就是找到問題後,盡可能的作更精細的調整,我的概念就是要求精密度,但在此同時要以聲音表現為最後依歸!
我的概念是起自於~我發現音響上會影響聲音的事物,很多都是看不到也摸不出感覺,但最後聲音的表現卻證實著它們的存在!
 作者: hojuiyang111
發燒友作小微調時,
差別不是測量可見的,
測量的差別不一定能和聲音對照比較,
因測量是量聲音而非量音樂,
嗯..hojuiyang兄是說我是聽到音樂,而非聲音?
可是我那樣的調整“主要”是為了聲音而非為音樂!:)
-
-
2010-12-05, 04:05 PM
#282
 作者: remo
嗯..hojuiyang兄是說我是聽到音樂,而非聲音?
可是我那樣的調整“主要”是為了聲音而非為音樂!:)
小弟是說 測量,
測量是 聲音而非為音樂.
那聲音和音樂有何差別呢?
-
-
2010-12-05, 07:26 PM
#283
 作者: hojuiyang111
小弟是說 測量,
測量是 聲音而非為音樂.
那聲音和音樂有何差別呢?
嗯..大概了解(sweat):P
至於差別?好像到頭來,不就是為音樂?!:P
其實應該說是一種階段,讓聲音盡可能的到位,然後才能有更好聆聽!:^)
-
-
2010-12-05, 08:10 PM
#284
 作者: hojuiyang111
小弟是說 測量,
測量是 聲音而非為音樂.
那聲音和音樂有何差別呢?
個人觀點:
音樂: 只有在心中才能呈現, 精確點說音樂是藉由聲音然後在腦中解讀出來的.
因為構成與解釋音樂的地方在每個人心中, 所以這是主觀的, 也無法量化的.
這已經超過量測範疇. 雖然如此, 許多音樂比賽還是要進行, 這時評量只有靠人.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他人對相同聲音的音樂感受! :O
聲音: 是最原始的資料, 來自原始樂器或再生聲音重播方式; 當然這兩者可能很接近
但也許差很大. 聲音嚴格說是任何足以讓耳朵察覺到的"空氣振動"現象.
測量: 是科學與客觀的事情, 量什麼? 量現今科技可以量化聲音的各種參數. 測量內容
就像任何其他領域一般, 會隨著不同時代而演進.
為何精確再生聲音的場所要測量? 因為要減少原始錄製訊號(聲音)與再生訊號(聲音)
之間的差距. 若差距大, 我們不可能聽到或瞭解原始錄製訊號想要表達的聲音藝術. :):*
要想當唱片演奏家當然OK, 但這時的聲音詮釋不一定與原始錄音製作相同. 個人色彩
濃厚的音響系統也不一定難聽, 說不定也很好聽啊!! :P
要想當忠實聲音重播者當然也沒錯, 因為可以欣賞或盡量接近原始錄音製作時想表達的
聲音與音效詮釋. 
但話說回來, 什麼是原始錄音製作的聲音(訊號)與音效詮釋? 8)
哈哈, 除非參與過這張LP/CD/SACD的後製作(非錄音現場), 這話題是永遠也
討論或辯論不完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不期待也不可能放諸四海................(sweat)|(|-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rachy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12-06, 06:53 AM
#285
 作者: hojuiyang111
小弟是說 測量,
測量是 聲音而非為音樂.
那聲音和音樂有何差別呢?
測量是單一、靜態的訊號所得到的結果。
聲音也可以看成一種接近單一、靜態的狀態,看看「音響二十要」和大多數音響雜誌對聲音的敘述,也完全是片段的。
而音樂感受從來就不是單一或靜態的,那是一種持續流動與變化的狀態。
測量(或聲音)表現好的音響系統,有可能讓我們聽到單一聲音的美妙,比如說鈸聲多清脆、歌手呼吸多清楚;能把樂句表達得更流暢的音響系統,則能讓我們更貼近音樂的偉大。很可惜,很少有語彙能明確描述後者。
劉名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12-06, 09:37 AM
#286
 作者: remo
不是懷疑您的經驗和看法,而是我覺得是否沒有被發現?:^)
舉個類似的例子,像我的汽車音響,四個聲道各有延時校正可以調整,當然它是數位的,並不能很精確的調到我要的定位,於是我要調整座椅前後,然後再龜毛點,我就把頭前後左右再微微移一下,有的!有不一樣!8)
是啊!當然有可能不一樣,但難道您聽音樂(除非是聽耳機),每次坐的位子,坐的角度,坐的高度都一樣嗎?不會吧?如果調到頭偏一點,聲音就差很多,那聽音樂就未免太累了. 我個人是絕對不會這樣玩的.
-
-
2010-12-06, 10:03 AM
#287
 作者: martin
測量是單一、靜態的訊號所得到的結果。
聲音也可以看成一種接近單一、靜態的狀態,看看「音響二十要」和大多數音響雜誌對聲音的敘述,也完全是片段的。
而音樂感受從來就不是單一或靜態的,那是一種持續流動與變化的狀態。
測量(或聲音)表現好的音響系統,有可能讓我們聽到單一聲音的美妙,比如說鈸聲多清脆、歌手呼吸多清楚;能把樂句表達得更流暢的音響系統,則能讓我們更貼近音樂的偉大。很可惜,很少有語彙能明確描述後者。
劉名振
這種音符間的時序及殘響干擾,
也算是 time and phase 因素吧?
這種變化及感受,
我想只有高等智慧動物才能體會吧?
-
-
2010-12-06, 10:14 AM
#288
 作者: martin
測量是單一、靜態的訊號所得到的結果。
聲音也可以看成一種接近單一、靜態的狀態,看看「音響二十要」和大多數音響雜誌對聲音的敘述,也完全是片段的。
而音樂感受從來就不是單一或靜態的,那是一種持續流動與變化的狀態。
測量(或聲音)表現好的音響系統,有可能讓我們聽到單一聲音的美妙,比如說鈸聲多清脆、歌手呼吸多清楚;能把樂句表達得更流暢的音響系統,則能讓我們更貼近音樂的偉大。很可惜,很少有語彙能明確描述後者。
劉名振
小弟不才,學能淺薄,上述之錯綜予論,乃需跨許多學科較易辨明闡明,以小弟是薄才,更言跨其它學科之識,實更臻於皮毛上之皮毛.小弟幾點淺薄之觀點,供眾大家參卓.
測量並非單一、靜態的訊號測量結果.
上述錯綜予論,將與音樂學.音樂聲學.系統音樂學.電聲學.錄音.生理聲學.心理聲學.耳科醫學..等錯綜聯繫,若能辨證別明,應有助於眾大家對事物.事理的理解,才不易混淆不明.
人類使用感官來接收外界的訊息,但我們所看到的與所聽到的,是否真的就是實際上所發生的?答案有時候是否定的.一些有關視覺的幻覺早已眾所周知,聽學如同視覺,亦有幻覺.
-
-
2010-12-06, 10:19 AM
#289
 作者: THXman
人類使用感官來接收外界的訊息,但我們所看到的與所聽到的,是否真的就是實際上所發生的?答案有時候是否定的.一些有關視覺的幻覺早已眾所周知,聽學如同視覺,亦有幻覺.
實際上是否發生是不是重要?
我們討論的主要對象:
stereo 就是錯覺...
-
-
2010-12-06, 10:27 AM
#290
 作者: hojuiyang111
實際上是否發生是不是重要?
我們討論的主要對象:
stereo 就是錯覺...
對人類而言,不知眾大家是否覺得它的發生是否重要?
立體聲也是因人類的錯覺效應,不知眾大家是否覺得它的發生是否重要?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