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共5頁 第一第一 ... 2345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1 到 40 共計 48 條
  1. #31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一個校正結果下只會測量一次



    从我的 iPhone 发送,使用 Tapatalk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3. #32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跟多點的概念不同,是同點多次


    从我的 iPhone 发送,使用 Tapatalk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3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印象之中
    我所曾經交流過的朋友裡面
    有用到Accuphase DG58數位等化器的人
    好像只有三位

    因為我也曾用過DG48兩年多
    所以他的技術性或是優勢我大概也了解
    當然別家廠牌近似產品也有他們的優勢
    可是
    畢竟AQ也是一家又有歷史的大廠
    而別家廠牌我聽的少比較不熟悉
    不過
    Model D是認真有聽過了
    呵呵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7. #34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現在增加了好多DG58的用戶喔,賣到斷貨


    从我的 iPhone 发送,使用 Tapatalk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9. #35
    註冊日期
    2011-02-14
    文章
    27
    Thanks
    0
    Thanked 29 Times in 14 Posts

    預設

    所以小葉,直接講結論,有沒也有用,好不好?
    Finally found official documentation describing room perfect and time alignment. Also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ation, Room Perfect uses a three-dimionsional measuring techniques that measures up to 2 million reflections!
    Time Alignment
    Regarding the listening position, it is essential that all direct sound arrives simultaneously. A huge explosion can sound weak, if the speakers are not time-aligned correctly. The problem is compounded when setting up a home theater system, with multiple speakers and subwoofers reflecting randomly in the room. Different distances to the loudspeakers undermine the integration of all the speakers into a unified sound image, i.e. the ability to “track” a sound as it moves through the room in one or more dimensions. During RoomPerfectTM measurement, all delay settings are calibrated and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speaker placement and the acoustical center for the boundary subwoofers. All speakers are individually measured and aligned to one common standard, ensuring that all speakers come together in one sound image.

    還有Andy請教一下,我記得你剛用DG58時有說你把低頻一些頻率拉上來.那些頻率是原本在系統上就是能量比較低的然後用EQ硬拉上來?還是那些
    頻率是被空間吃掉的?

  10.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wayneker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36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我低頻是拉低為多,如果是要拉高的部分通常都是空間吃掉,擺位可影響,也要看看喇叭規格


    从我的 iPhone 发送,使用 Tapatalk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37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系統】Steinway & Sons Model D Speaker

    如果喇叭廠商出的頻譜可信,那基本上在表示頻率上大多都是空間吃掉,當擺位無法解決,只能靠eq了


    从我的 iPhone 发送,使用 Tapatalk
    此篇文章於 2014-12-23 05:08 AM 被 AndyChu 編輯。

  1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3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專訪還在整理中...
    不過這陣子可沒閒著,將喇叭往前移一些,toe-in角度也大一些
    然後 玩Room Perfect很熟的Andy帶了麥克風與線材來進行測量
    果然又好上許多!

    這個顯示測量達到99%的要求,較原來修正了10%









  16. #39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請調成open的filter來聽,目前的擺位,加上我的測量器具跟方式,open的最好聽,我今天沒動擺位,不是自己系統聽大概就好。

  1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18. #4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其實這次專訪的內容有點深度,需要對聲學有概念且有實戰經驗的可能才能體會,先說聲抱歉了!

    Part I

    直接切入聲學討論
    Peter一進MY-HIEND試音室,就覺得相當的有興趣,直接就開始談論起他對空間聲學的看法,Peter認為打造一個好的聲學空間是相當不容易的,例如高頻與低頻的量感與延遲速度就相當的不同,且難以控制,一般會建議把心思都花在處理40Hz~200Hz的頻段,盡量的去吸收這個頻段的能量,超過200Hz的部份只要做一些振拍迴音(flutter echo)的處理就可了,Peter強調,其實側牆的振拍迴音並沒有這麼嚴重,不需要過度的處理,因為我們實際上是聽不到的,我們聽到的振拍迴音其實是來自於聆聽位的後牆。人們往往非常在意側牆第一反射點的迴音,其實那只有0.5~0.6秒的延遲,並不會造成問題,其跟我們在聆聽位所聽到的直接音,兩者幾乎時間非常接近的。

    Peter表示一般人不會像MY-HIEND一樣有專用的音響室,做如此露骨的聲學調整,他們買器材回家也不會擺在像MY-HIEND一樣的空間當中,因此聲學校正一直是Peter致力投入的一塊領域,目的就是要讓喇叭無論是在怎麼樣的空間中,都有有一致高水準的表現。

    Steinway無箱體設計
    Steinway的喇叭採用無箱體的設計,也就是單體並非裝在箱體當中,Peter將一般音箱式的喇叭稱為Box,為什麼不採用box設計?Peter舉例來說,300Hz以下的頻段,喇叭跟周圍牆的相對位置對聲音有很大的影響,這是非常難控制掌握的,從牆反射回來的能量與延遲等因素會讓聲音變得相當混沌,低頻整個是糊與轟的,如果是擺Box式的喇叭,Peter會建議直接擺在牆角,這樣低頻就完全不會有來自牆面的影響,而且喇叭也能更有效率的把能量完全發揮不會被抵消能量,擴大機與喇叭也可以輕鬆的在最佳狀態運作,失真更小,相位、頻率都會更好,且既然系統更有效率了,甚至喇叭也可以不用這麼大。如果box設計的喇叭不是放在牆角,那麼低頻的能量共振會穿牆而過,會造成對鄰居的困擾,若放在牆角,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包括音響室裡也不會有低頻駐波能量的問題。

    空間是聲音的關鍵
    也由於聲學的問題相當複雜,Peter很簡單的想法,就是假設人們無法對空間的聲學進行任何處理,然後將空間處理放在產品當中,直接替人們解決。當你聽音樂時,你不僅是聽喇叭,你聽到的還有來自空間的聲音,在一般的家居空間下,其實你聽到的聲音只有20%來自於喇叭,有80%是來自於空間。此時市場經理 Leif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在這空間有一個位置是來自喇叭與空間的聲音能量是各一半的,問我在那裡,我一時也意會不過來,答案是約離喇叭80~150cm左右的距離,因此離喇叭越遠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是更多來自於空間的聲音,這也是Steinway在做空間校正測量時,至少要離喇叭1M以上距離的原因,否則會無法測量出實際聆聽空間的聲音,做出正確的效正。Peter此時也提到,如果用家將喇叭擺在奇怪的地方,或是空間非常不理想,也就是即使是用空間校正也沒辦法處理的,那麼他們會選擇不賣給對方,因為Steinway必須要確保客戶能聽到好聲音,確保這套系統在不同地方都能有一致水準的聲音表現。像Steinway & Sons的公司曾經想要把小對的喇叭放在客廳天花板上,Peter就說NO,我們不賣!

    Steinway採用Dipolar設計讓所有的頻段能均衡一致,無論是在空間裡的那個位置,Dipolar後牆一樣會有反射,但這個反射使涵蓋了所有一樣的訊息,因此不會對聲音的正確性產生扭曲。Peter此時也提到Gryphon的Flemming是他的好朋友,不過他與Flemming對產品的方向是不一樣的,Flemming完全致力在類比,並沒有從事數位領域的處理與校正等等。Peter從1993年就開始從事數位校正這方面的研究,發表了空間補償(room compensation)技術,那時Peter是美國Snell Acoustics的擁有者(後來賣給了Boston Acoustics)。Flemming也是假設人們可以有良好的空間,但Peter是假設人們不想改變他們的生活空間,如此一來,要有好的聲音,變要讓產品能有技術去對應空間,難題落在了Peter身上。

  19.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