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8 共計 8 條
  1. #1
    註冊日期
    2008-06-28
    文章
    25
    Thanks
    4
    Thanked 56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不 Buy 傳說,多瞭解一點您打算買的或已經買了的「超低音喇叭」

    從這兩個網站開始 ~
    audioholics.com/subwoofer-reviews/allContents
    data-bass.com/systems



    關於 CEA-2010 測試 ~
    ◎ 保持中立客觀,避免陷入一面倒的狀況:soundandvision.com/content/cea-2010-good-baseline-bass
    ◎ 小心求證,增加數據的可靠度:audioholics.com/subwoofer-reviews/svs-pb13/pb13-measurements (請看其中 Editorial Note 部份)



    表格數字不容易觀察比較,可以將之圖形化,例如繪成折線圖 (CEA-2010 Max Burst) ~

    ● 想比較 Klipsch RW-12D 和 SVS PB12-NSD 卻沒有 RW-12D 的數據,沒關係,拿更高階的 SW-311 來比:



    ● 聽說 Paradigm Signature Sub 2 很強,抓 Rythmik FV15HP 和 SVS PB13 Ultra (都不塞孔)來參考對照:


    ● 商用和家用的比較,JBL 4645c、Rythmik FV15HP (不塞孔)、SVS PB13 Ultra (不塞孔):


    ● 威力登 DD15 換成 SVS PB13 Ultra 是升級還是降級?看看 DD18+(min-gain 模式) 和 PB13 Ultra 不塞孔(20Hz 模式)和塞一孔(15Hz 模式)的狀況:


    ● 威力登 DD18+,Servo Gain 設定的影響 ( x → 8,max-gain ) ( n → 1,min-gain ):




    不只有觀察比較 CEA-2010 數據,瞭解更多測試項目的意義、測試的結果有助於認識所選擇的超低音產品 ~
    data-bass.com/know-how



    關於超低音的神話 (小單體快又好、速度快速度慢、......) ~
    data-bass.com/data?page=knowhow&type=1 (Bass Myths)
    archive.org/web/20080416034852/http://www.audiopulse.com/know-how/subwoofer-driver-guide/myths-about-subwoofers/ (Myths About Subwoofers)
    【說明書是沉默的好老師】【音樂性是用音響性釀的酒】【電影的現場不是電影院,音樂的現場不在音樂廳】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shinn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08-06-28
    文章
    25
    Thanks
    4
    Thanked 56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在這裡並不是要告訴大家什麼可以買而什麼不能買,重點在於盡可能去瞭解你想要擁有的產品,然後知道買到的是什麼樣的產品。


    ◎ 選擇產品不只有衡量性價比而已,性能之外還有功能、品牌價值、視覺的滿足、願望的實現... 另外也有很重要的考量,就是性能體積比、性能與佔地面積比...


    ◎ 超低音的分級制:超大空間、大空間、中等空間、小空間適用:audioholics.com/subwoofer-reviews/xv-15-subwoofer/Audioholics%20Excel%20compilation-111012.pdf


    ◎ 輸出音壓相差 3dB 的能力是相當於功率相差了 1 倍,對於怪物級超低音的差別可能是 500W 和 1000W 的分別,或 1000W 和 2000W 的差異。
     
     輸出音壓相差 6dB 的能力是推動空氣的能力相差了 1 倍,也就是要準備兩顆超低音才有別人家僅一顆超低音的輸出能力。

    此篇文章於 2017-11-16 08:22 PM 被 ashinn 編輯。
    【說明書是沉默的好老師】【音樂性是用音響性釀的酒】【電影的現場不是電影院,音樂的現場不在音樂廳】

  4.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shinn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
    註冊日期
    2008-06-28
    文章
    25
    Thanks
    4
    Thanked 56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難以根除的謠傳:

    ◎ 誤導之一「小空間不能再生極低頻」

    長久以來,樂器原理的計算公式被用來當作小空間不能再生極低頻的依據,

    但事實上,低於該計算公式所得的頻率,不是低頻可以再生的最低頻率,而是該空間的最低共振頻率*(簡正波、駐波),
    另請注意,低於該計算公式所得的頻率,不但不會生不出來,反而會被加強,這就是所謂的 room gain,來自於反射音的建設性干涉。
    ※ 僅考慮到三維軸向


    ◎ 誤導之二
    「超低音擺前面 "相位調 0 度"、超低音擺後面 "相位調 180 度"」



    容易搞錯的事情:

    「LFE 和 Subwoofer 的異同」

    LFE(低頻效果)聲道有別於其他聲道,不是「1」個完整頻寬的聲道,故以「.1」聲道來區別或表示。
    輸入 Subwoofer 的訊號或環擴的 SW 端子輸出的訊號除了 LFE 聲道的訊號之外,
    通常還包含其他聲道的低頻段訊號(例如 80Hz 以下),所以 LFE 不適合跟 Subwoofer(SW) 直接劃上等號。




    開孔在前、開孔在後的江湖傳言:


    透過觀察密閉音箱、開孔音箱的低頻阻抗曲線,
    可以發現密閉音箱在低音諧振頻率處有最大的振幅(單駝峰的高點);而開孔音箱在低音諧振頻率處有相對很小的振幅(雙駝峰之間的低點),
    從開孔音箱的阻抗特性可以瞭解,當低頻能量主要從開孔幅射出來的時候,低音單體的振動幅度是特別小的(推動較少的空氣、輸出較少的聲能)。


    開孔朝後要遠離電視牆的說法,個人以為是聽聽就好,不然那些開孔向下、離地不及 10 公分的設計豈不很笨?Avalon 的低頻素質會差嗎?

    一般音箱喇叭其低音的幅射是往四面八方而去的,
    駐波跟喇叭對空氣加壓的位置相關(而不是音箱擺放的方向),看施壓位置是接近節點還是腹點(聆聽位置跟駐波的作用也類似)。
    如果是像 Dipolar 喇叭這類,低頻幅射是有方向特性的,駐波影響才跟喇叭擺放方向產生關聯。

    還有一個影響低頻量感平衡的是邊界增益,這也是跟喇叭和牆面的距離相關,方向對低頻的影響可以先放一邊。

    低音單體在後、在左右也是類似...



    被動幅射器設計的音箱「因為沒有洞,所以音響特性和密閉音箱類同」的江湖傳言:

    被動幅射器音箱從設計到成品的特性都是跟開孔音箱相近,甚至可以把被動幅射器音箱當作開孔音箱的另一種型式或替代。
    可以去觀察被動幅射器音箱的頻率響應、低頻衰減特性、群延遲特性、阻抗響應... 等是不是跟開孔音箱類似,當然聽感上跟密閉音箱也不同。




    單體的驅動 ( 擴大機橋接和功率數字的迷思 ):


    關於擴大機橋接這個方式,雖然會提高功率,但安全負載的阻抗會加倍、阻尼因數會減半。
    也就是說橋接之後,要小心使用的喇叭其阻抗是否夠高外,還要留意擴大機對低頻的控制力變差的問題 ( 精壯緊實 → 大港寬鬆 ) 。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擴大機在橋接前還沒摧到底時,喇叭就已經唱得足夠大聲還有剩,那麼將後級橋接讓功率變大的意義在哪裡?

    一般 AV 擴大機內置的後級可能多達 7~1X 聲道,只用到 5 聲道其他都閒置會可惜嗎?
    其實看一下只有兩聲道負載和全數聲道負載下的單一聲道輸出性能,就知道使用的聲道數少能從取之有限的變壓器和電容分配到更多能量。
    但雙線接法或雙擴大機接法仍然有其他優點,所以 Bi-Amp 還是可以嘗試比較看看,
    橋接就要看是否真的有這樣的需求與必要,例如喇叭是效率很低、不橋接沒辦法推得夠大聲,而喇叭阻抗仍在擴大機橋接後安全負載的範圍之內。



    還在用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 來評價超低音、選擇超低音、推薦超低音嗎?

    這樣的標準恐怕明顯偏低了。

    以三萬多元的價位來說,PB12-NSD 已經可以讓人有地板、房子都會搖動的感覺了。
    小弟在 9 坪的半開放空間用「5.1 盒裝套組」配的『 重 』低音喇叭( 8 吋、60 瓦、開孔音箱 )也能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

    從上到下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 這幾個講低頻效果的形容詞已經有十年以上的歷史了,
    沒有進步就如同退步,而且上面那些效果也不是越強烈越好,有可能不耐久聽或干擾聽覺的注意力。

    可以試著去聽聽看,超低音本身能力夠優、調整上也沒有明顯器材比人強的狀況時,
    在超低音的低頻加進來後有沒有讓音場規模、包圍感受、聲像的存在感、聲像軌跡的鮮明度... 有加分不少的效果。

    更進一步,在播放災難片、恐怖片時,有沒有給人不怒而威、不寒而慄等感受( 例如 infrasonic 對人類心理層面的影響 )。
    此篇文章於 2015-01-28 04:13 AM 被 ashinn 編輯。
    【說明書是沉默的好老師】【音樂性是用音響性釀的酒】【電影的現場不是電影院,音樂的現場不在音樂廳】

  6.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shinn For This Useful Post:


  7. #4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樓主:
    你的文章寫的都對,但最後一句:以三萬多元的價位來說,PB12-NSD 已經可以讓人有地板、房子都會搖動的感覺了。

    抱歉,我不得不糾正你一件事.
    當連你的
    房子都會搖動的感覺時,那是你的空間:
    1.有不需要的共振
    2.你的房子不夠堅固.

    優質的低頻,是夠能量,而且是能滲透且
    夠沉,更甚者有型體而不是糊成一團.
    即使是超低頻,也不是靠抖褲管...甚至是連地板、房子都會搖動的方式來呈現!!
    如果是??
    抱歉,是你的器材或聆聽空間有問題~

    PS:不要問為何我知道,因為聽過的人都知道我做得到!!
    此篇文章於 2015-02-17 06:29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9. #5
    註冊日期
    2008-06-28
    文章
    25
    Thanks
    4
    Thanked 56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小弟要表達的就是「不是入門的玩家、不是使用入門的器材,標準應該要更高,不要一直停留在能否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搖房子... 上頭」

    小弟底下也提到「而且上面那些效果也不是越強烈越好,有可能不耐久聽或干擾聽覺的注意力」「
    可以試著去聽聽看......」

    經驗中,以上那些 "效果" 過於強烈,也可能是音箱設置出了問題...


    在混錄音相關的工具書有提到音箱的設置、音箱和耳機的不同,其中:

    ◎ 音箱的隔震是重要的,聲音(震動)在固體中的傳導比在空氣中快速,因此聲音可能在傳到耳朵之前,就通過地板直接傳導到身體,然後干擾我們對低頻訊息的感受。

    ◎ 耳機不能像音箱那般,讓聆聽者可以透過身體來感受低頻的音符。( 綜合以上兩點,個人解讀是用身體感受低頻的音符應該是以空氣傳來的聲能為主 )


    次共震的概念:聲音來自於振動,音箱(單體)將振動傳導到地板引起地板共震,地板的振動會產生聲音反饋到聆聽空間,會造成對聲音染色等現象...
    【說明書是沉默的好老師】【音樂性是用音響性釀的酒】【電影的現場不是電影院,音樂的現場不在音樂廳】

  10.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shinn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6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shinn 查看文章
    小弟要表達的就是「不是入門的玩家、不是使用入門的器材,標準應該要更高,不要一直停留在能否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搖房子... 上頭」

    小弟底下也提到「而且上面那些效果也不是越強烈越好,有可能不耐久聽或干擾聽覺的注意力」「
    可以試著去聽聽看......」

    經驗中,以上那些 "效果" 過於強烈,也可能是音箱設置出了問題...


    在混錄音相關的工具書有提到音箱的設置、音箱和耳機的不同,其中:

    ◎ 音箱的隔震是重要的,聲音(震動)在固體中的傳導比在空氣中快速,因此聲音可能在傳到耳朵之前,就通過地板直接傳導到身體,然後干擾我們對低頻訊息的感受。

    ◎ 耳機不能像音箱那般,讓聆聽者可以透過身體來感受低頻的音符。( 綜合以上兩點,個人解讀是用身體感受低頻的音符應該是以空氣傳來的聲能為主 )


    次共震的概念:聲音來自於振動,音箱(單體)將振動傳導到地板引起地板共震,地板的振動會產生聲音反饋到聆聽空間,會造成對聲音染色等現象...
    如果是如此,我在此向你道歉,是我沒將文章看完整,抱歉!!
    誠如你所說:「不是入門的玩家、不是使用入門的器材,標準應該要更高,不要一直停留在能否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搖房子... 上頭」
    這點是真的無庸置疑!!

    StevenCheng將軍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7
    註冊日期
    2008-06-28
    文章
    25
    Thanks
    4
    Thanked 56 Times in 23 Posts

    預設

    將軍您太客氣了。反而讓小弟覺得不好意思了...
    【說明書是沉默的好老師】【音樂性是用音響性釀的酒】【電影的現場不是電影院,音樂的現場不在音樂廳】

  1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shinn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8
    註冊日期
    2010-05-06
    文章
    36
    Thanks
    57
    Thanked 19 Times in 18 Posts

    預設

    「不是入門的玩家、不是使用入門的器材,標準應該要更高,不要一直停留在能否打胸口、震沙發、抖褲管、搖房子... 上頭」

    說的太好了@@

  1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waokgl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