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2頁 12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0 條
  1. #1
    註冊日期
    2012-07-06
    文章
    6,648
    Thanks
    34
    Thanked 2,786 Times in 1,570 Posts

    預設 大師對談 <音樂重播>的真實性與好聽度能否共存


    由左至右分別是婕韻音響藍老闆、音響協會蔡醫師理事長、雅砌音樂楊敏奇先生、最右邊則是米地摩爾方先生,這次活動的喇叭便是使用米地摩爾的Lipinski L-707A來做示範。(本站對Lipinski L-707A的器材特寫報導: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6463)

    12/28,在內湖葫洲站旁的捷運音響有一場相當難得的對談,是由音響界的蔡克信醫師和錄音界的楊敏奇先生為主角,從音響玩家和錄音實務上探討,究竟"音樂重播"的真實度和好聽度為何,現實中是否能共存。

    首先就好聽下定義,好聽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感受,只能用相對客觀的方式去定義。所以兩人認為一首樂曲或一張唱片獲得大多數人的肯定,那麼它就是好聽的。至於重播的真實性呢!這就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音響迷無所不用其極想要利用音響系統還原聲音現場,尤其是標榜Live錄製的音樂,可以看見許多音響廣告文宣都寫著還原現場的聲音。音響迷花了大把的銀子,不外乎就是要還原現場聲音、音場、感動。

    最後花了很多錢,的確是讓音樂好聽、生動了。但是真實嗎?

    蔡克信醫師和楊敏奇先生都直言,錄音不可能100%原汁原味。楊敏奇先生過去曾在德國音樂學院念錄音工程,也在DG唱片工作過,特別專長是古典音樂的錄音,在他的母校中,擁有大量的古典錄音母帶,包含卡拉揚等名指揮家。

    錄音是把麥克風放著讓它收音就好了嗎?絕對不是,有太多的細節和人為操作在其中。既然如此,代表錄音的結果不但非固定,而且還有很大的變化性。這也是錄音師好壞的分水嶺。

    楊敏奇先生說到,現代錄音工程能調整太多的東西,甚至每一個音都可以調整。所以錄音師在錄音及後製中的核心原則是"傳達音樂家想傳達的音樂"。以古典錄音舉例(因為古典音樂是所有錄音中,最忠於原味的錄音),便是以指揮家的想法為基準,甚至在很多的錄音中,必須要指揮家簽名認可,唱片才可以發行,所以當指揮家要錄音師調整某些段落、細節時,錄音師也得照做。現場其實聽不見的點綴用樂器聲到了唱片裡聽的到了,現場聽得見的翻譜聲到了唱片裡聽不見了。標榜現場Live的錄音,實際上也是從彩排到預演、現場演出,共三次以上的錄音中剪接而成。它的確是現場,但絕對沒有一次到底的錄音。

    還有另一個難以違背的原則,就是"老闆的原則",所有的唱片發行都是一個商業行為,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賺錢,沒有任何一位出資者會同意一張不好聽但是真實的唱片發行。至於出資者的音樂水準,那可就很難說了。

    他說到,剪接是錄音工程中的必修課程,而且佔有非常大的份量。現代錄音中,剪接後製的時間比錄音時間還長是普遍的現象,部分年輕一輩的錄音師甚至是看著圖形在調整,而不是用聽的。既然如此,音樂還會真實嗎?

    這場對談並沒有明確的結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能發行的唱片,基本上都不會差到哪去,但是真實性,我想就很難確定了。至於為何很多唱片放到High-End等級的器材中會很不好聽,這和商業行為就有很大關聯,High-End玩家畢竟是市場中的極少數,這些唱片只要放在電腦裡,用普通耳機或喇叭聽起來震撼十足,那就夠了。

    長笛的聲音聽起來像長笛,鋼琴的聲音聽起來像鋼琴。這樣就當它是真實吧。



    機會實在難得,加上這邊交通便利,參加的人真的很多。



    此篇文章於 2013-12-30 06:41 PM 被 Ted Chen 編輯。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d Chen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我是覺得對音響玩家來說,能忠實還原錄音(也就是唱片),就能還原每一張唱片不同的現場!

    但唱片本身能不能忠實記錄現場,就不是音響玩家能控制的了!

    其實聲音經過器材後的聲音,已經不是人類聽覺上聽到的樣子,當然可以說它是真實的,但就是跟人耳聽的不一樣,所以這要從後端的唱片成品去辨認錄音本身真不真實似乎有困難,是真的收音擺位有用心?還是調整成人耳相同的聽覺感受?

    更可怕的是後製技術上的高科技,如果有看過混音師調整聲音的操作,一定會想說~真他x的搞鬼搞得不知不覺啊!

  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emo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StevenCheng將軍

  6. #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我想提出一點很重要的哲學問題

    每次看到音響或錄音的『真實性』的討論我就很想昏倒,很想要求小學必修基本哲學.....

    要求『百分之百真實一樣』,廢話!!當然一定做不到!!不必再談了。

    要求 A 比 B 更加真實,對不起,這是實驗心理學的領域,是百分之百的科學、理性、絕對客觀,一定可以做到。

    所以我一向要求『相對的真實性』,別告訴我什麼無法絕對真實這種風花雪月級的『反科學』意識型態,那個產品、那種唱片是『相對的真實性』較佳的、比別種產品『更像』現場的,有這麼困難無法分享出來嗎?救命喔!!......

  7.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8. #5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題外話 Lipinski L-707A確實是很好的一對喇叭, 很精準的聲音, 沒有所謂的"美學", 十足工程性格的一對高成就產品!

  9. #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10. #7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想提出一點很重要的哲學問題

    每次看到音響或錄音的『真實性』的討論我就很想昏倒,很想要求小學必修基本哲學.....

    要求『百分之百真實一樣』,廢話!!當然一定做不到!!不必再談了。

    要求 A 比 B 更加真實,對不起,這是實驗心理學的領域,是百分之百的科學、理性、絕對客觀,一定可以做到。

    所以我一向要求『相對的真實性』,別告訴我什麼無法絕對真實這種風花雪月級的『反科學』意識型態,那個產品、那種唱片是『相對的真實性』較佳的、比別種產品『更像』現場的,有這麼困難無法分享出來嗎?救命喔!!......
    相對的真實性...

    所以也就是說,在討論這個議題時,不能用單純的人類平常的聽覺感受狀況,來作為討論中認為現不現場(或有無還原現場)的感受基準?

  11.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相對的真實性...
    所以也就是說,在討論這個議題時,不能用單純的人類平常的聽覺感受狀況,來作為討論中認為現不現場(或有無還原現場)的感受基準?
    不能用單純的人類平常的聽覺感受狀況,來作為討論中認為現不現場(或有無還原現場)的感受基準? <== 這句話的意思看不大懂?能不能多描述一下我好知道你在問什麼?.....

    我的意思是:

    1、現場的聲音(真實的聲音)雖然還是有很多變數,但是一定有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就是現場(真實)的客觀定義;這在『心理物理學』中稱為『prototype』理論。

    2、任何音響(或唱片)的播放結果,都可以根據這個最大公約數,比較出它是比較真實、還是比較不真實。

    3、所以只要談的是『相對的真實性』,那麼音響或唱片絕對、必定有正確性或真實性可言,人的聽覺感官本來就是可以客觀測量與描述的,所以以前有『音樂學』這種自然科學等級的學問,再發展成古典音樂;再來發明了測量儀器與腦波圖後,可以得到音響學或音響心理學這種客觀的自然科學知識。只要談『相對的真實性』,真實性必定是存在的。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9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不能用單純的人類平常的聽覺感受狀況,來作為討論中認為現不現場(或有無還原現場)的感受基準? <== 這句話的意思看不大懂?能不能多描述一下我好知道你在問什麼?.....

    我的意思是:

    1、現場的聲音(真實的聲音)雖然還是有很多變數,但是一定有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就是現場(真實)的客觀定義;這在『心理物理學』中稱為『prototype』理論。

    2、任何音響(或唱片)的播放結果,都可以根據這個最大公約數,比較出它是比較真實、還是比較不真實。

    3、所以只要談的是『相對的真實性』,那麼音響或唱片絕對、必定有正確性或真實性可言,人的聽覺感官本來就是可以客觀測量與描述的,所以以前有『音樂學』這種自然科學等級的學問,再發展成古典音樂;再來發明了測量儀器與腦波圖後,可以得到音響學或音響心理學這種客觀的自然科學知識。只要談『相對的真實性』,真實性必定是存在的。
    我的意思是~
    同一個現場,以麥克風收音位置來說會有很多點,但人耳所在的位置,通常不會是麥克風收音的位置...

    但似乎很多人討論唱片或音響有無還原現場,通常就是以普遍人耳在所謂演奏現場的所處在的聆聽位置所得到的聆聽經驗,來作評判的感受基準!

    好比說國家音樂廳舞台正上方拉線掛著麥克風所錄到的聲音,跟舞台下的聽眾位置...?!或者會有哪天會在那些吊麥克風的地方,也設個VIP聽眾席->有可能嗎?

    也就是其實錄音是有可能錄下了一個現場最好的聲響,卻被人耳的狹隘聆聽經驗所否定或誤認?

    我這樣的了解,是psycho兄的“相對真實性”嗎?

  14. #1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我的意思是~
    同一個現場,以麥克風收音位置來說會有很多點,但人耳所在的位置,通常不會是麥克風收音的位置...[恕刪]
    我傾向認為你想歪了.....不過這是心理學思考方向的問題,很多人都如此想歪,要辨正可能會寫幾萬字,先試試看簡化說明一下。

    首先,人類的聽感,『絕對』不能直接對應物理刺激,而是要透過心理感受的中介。例如說:直接呈現192K HZ,任何人都聽不到;但是測量受試者的腦波,卻明確證明人人都絕對聽的到 192K HZ,這是 bchsieh 幫我們找到的論文內容。

    再舉第二個例子,想像我們最熟悉、看光光、看得不想再看的人(當然是女朋友或異性朋友),ok,有誰能保證你可以使用各種誇張的視角、變形、搞怪....看過你的女人?不可能嘛!但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女人多角度的看光光,腦袋中自然形成一個prototype(原型),日後出現誇張的變形或視角是從來沒看過的,仍然可以根據prototype推論出:那就是我的女人!.....

    結合這兩個例子,ok,我們所認知的『現場(的聽感)』,根本與在那個位置聆聽幾近無關!『現場』是一種聽感經驗所形成的prototype,是綜合我們所有的現場聽感經驗而得到的,完全無法清楚定義,而且可能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增加正確性與嚴謹度。

    所以,我們的確可以分辨音樂廳中每個位置的聽感都不一樣,但是『現場』的心理感受卻絕對不是由單一位置來定義,而是多次經驗來形成prototype。因此,假設有一個位置是現場中最好聽的位置,我從來沒聽過,卻被唱片公司錄下來了。那麼我們將根據自己的prototype,正確無誤地判斷出該唱片才是最完美的現場!就好像我們從來沒看過自己的女人化妝後有多麼漂亮(假設),但是第一次看到時卻有能力直接判斷:哇!真漂亮!!如果不是我們有內在針對『漂亮』的prototype,那麼從未看過的樣子怎麼有辦法知道那叫做『漂亮』?

    沒錯,正因為這種心理機制,將導致一開始就對『現場』有哲學偏見的(例如說,還沒真正聽過就誤信那個音樂廳聲音最好)聽眾,將會永遠失去『正確的現場聽感』。因為正確的聽感必需從不帶偏見的經驗去自動形成,一開始就有先見,除非好狗運該先見是夠正確的,否則這輩子再聽過幾千萬次現場都會永遠沒救。只是,人人都會宣稱他是不帶偏見的,那麼如何判斷誰才是真懂?

    很簡單,就是『相對的正確性』:沒有人可以正確定義什麼是現場,但是,能夠分辨出這張唱片與現場相似與相異之處、這張唱片比另一張唱更接近現場,ok,這原本就是心理機制中建構 prototype 的歷程,所以這種『相對的正確性』之論述才能確保走向真實聲音的理解,這也是我要一再提出來的重要觀念......

  15.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