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共20頁 第一第一 ... 2345614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1 到 40 共計 198 條
  1. #3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他應該會說...我玩過了...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哈哈, 用全平衡機測平衡或非平橫接法孰優可能勝之不武, 因RCA後就進差動線路, 不公平ㄋㄟ!

    寫信問Charles Hansen要不要做一台全平衡V1Xe 和一台線路一半但相同配對零件的非平衡掰咖V1Xe來比比看可能較公平些, 但可能會招Charles白眼(sweat)

  2. #32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最近光電展來了有點忙, 轉貼一下我在MyAV的貼文接續Thorens TD521的修改

    基本上依彭老大的修改建議, 我感覺是讓盤臂及唱頭的組合聲音可調範圍變大(不是一定變好), 如何調整最好自己對聲音有主觀的想法, 因為大家對聲音的喜好應是很不同的

    唱頭的調整當然要架構在

    1. 盤是水平的
    2. A/B點儘量正確
    3. 唱針能正確的垂直循軌

    的情形下, 微調VTA和抗滑(VTA及抗滑及針壓的調法大家各有心得, 不多贅述!)
    讓唱針"靈敏但穩定"地在唱片上讀出最多訊號. 調VTA和抗滑來適應不同厚度唱片,是彭老大建議的. 我個人實驗後也完全接受,假如懶惰光調針壓, 循軌角度在不同厚度唱片就會變來變去.

    若被不同厚度唱片調來調去感到麻煩, 友人有建議一個”懶人”調法,用150~160g厚片LP( 你捨得用Columbia B/S or ASD W/G來調當然OK, 大花是較便宜又安全些啦, 個人不喜200g盤因和大部份LP厚度差太多)來微調VTA( 針壓可用建議值上下0.2g開始)找出喜歡的聲音(當然後錄音不能太差)後固定VTA, 再買一塊石墨或碳纖墊片(厚度0.1cm左右), 要唱80~100g薄片LP時將墊片墊在下面, 就可維持循軌角度及針壓在不同厚的LP下不要變動太多

    以上言論燒膠級大老就請略過, 免得讓您笑這些雕蟲小計

  3. #3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17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CD>Pre>Power是全平衡連接, LP>Phono Stage當然是RCA, 但大部份的Case聽起來LP優於CD, 對不? 除了那張法版富藍索瓦CD對Columbia B/S英版LP, 但質感我還是喜歡LP耶, 雖然量感或音場是CD法版首版勝. 不過我的法版首版還是贏你的法版首版歐
    我還要給你下『電池供電LP放大器』的毒哩!找一天帶你去羅啟良老大家下重毒!...

    至於我們兩張法版CD怎麼聽感會不同,這個很有意思!等你把那張CD拿來中壢音響室,我要檢視看看是不是我靜電槍打太多次了還是其他原因....8) 8)

  4. #34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還要給你下『電池供電LP放大器』的毒哩!找一天帶你去羅啟良老大家下重毒!...

    至於我們兩張法版CD怎麼聽感會不同,這個很有意思!等你把那張CD拿來中壢音響室,我要檢視看看是不是我靜電槍打太多次了還是其他原因....8) 8)
    好耶! 我明天出國, 下週call你.

    CD聽起來不一樣對我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 若我了解沒錯的話, CD音質受下列壓製變因影響

    1. 玻璃或鋼版母盤壓製的次數, 壓多次後母盤會有磨損
    2. 母盤壓製過程中是否有定期清洗
    3. 金屬鍍膜的靶材品質(反射率高低)
    4. 光學塑膠品質(折射系數高低)

    以Item 1&2 來說, 聲音品質和第幾次壓有關, 資料顯示母盤有20000次壽命, 但壓5000就要洗一次.

    Item 3 & 4就要看廠商有沒有偷工減料, 不同純度金屬和不同折射系數的光學塑膠單價差很多.

    數位不是0和1嗎? 為啥有差異?這是很多人會問的問題. 但問題是, 0和1是由雷射打在壓在碟面之平面及凹面資料區後接收到的反射光決定,但壓的不好的話讀到的0有可能是1, 1有可能是0, 但CD Player有很強大的修正功能(若無這項功能CD是無法運作的), 造成好壞碟都可撥音樂, 但正弦波經16bit6萬5千次的取樣成0和1後, 有多少資料被忠實讀取, 多少資料是被修正而來, 就會造成最後還原成類比後波型的差異, 所以同一版CD, 壓的早和壓的晚, 聲音有差是很正常的.

    CD的版位問題遲早會和LP一樣被凸顯出來, 很確定的是, 同一母盤早壓一定比後壓的好, 不同母盤就要看母盤品質了!

  5. #3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17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CD的版位問題遲早會和LP一樣被凸顯出來, 很確定的是, 同一母盤早壓一定比後壓的好, 不同母盤就要看母盤品質了!
    CD的版位問題『己經』被凸顯出來了啦!不然不會有那麼多老版的賣家了....

    只是我們這兩張法版CD到底誰好誰壞,在你那邊是你的好,想看看在我這邊會不會豬羊變色....:P :P

    還有,等著你來『玩』弄我的 LP 系統...

  6. #3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17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調完了再放這張米開郎傑里的德布西Prude Volume 1的Side 2, No.10沉沒的教堂, 可感受到密度紮實的琴音及舒服及綿延散開的中低頻, 下盤很穩, 藉由強弱及音色的變化呈現出在海中若隱若現緩緩昇起到最后又漸漸消失的教堂. Psycho兄覺的和法系的雷菲布, 瑪格力特隆, 海德席克(最近聽的, 很棒, 個人覺的Cassiopee出的CD一定要買幾張來感受一下鋼琴錄音之美)富藍梭瓦等相比, 米爺算是不知音色變化為何的鋼琴家, 對不會彈琴的我是聽不出來啦.
    鋼琴的『音色變化』的確是相當高難度的音樂賞能力與音響鑑聽能力,不過依這裡各位大大的音響水準,那有可能『聽不出來』?一定聽得出來啦!只是,大家聽出來了,卻不知道那才叫做『音色』....:P

    請參考軟體區文章:從蕾菲布演奏的舒伯特 D.960 審視『音色營造』的藝術旨趣,其中很重要的一段:
      在新天新地唱片行的蕾菲布網友會中,主講人以佛瑞的OP.63第六號夜曲為例介紹蕾菲布的『聲音持續感』。簡而言之,當你持續按著琴鍵,那琴音只是很單調地由漸強轉漸弱而己。利用一些複雜技術,例如說,按住琴鍵後隔一小段時間又踩下延音踏瓣,這時琴音的音色就會發生改變;持續按住琴鍵再放開踏瓣,琴音就會再度發生改變。據我個人測試,持續按住琴鍵時手指力量細微地強弱變化,一樣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音色變化效果;總之,透過種種方式,可以讓鋼琴產生『聲音持續感』的藝術效果。所以聽佛瑞第六號夜曲時,第一個音到第二個音,不是單純由高音變成低音而己;蕾菲布利用音色的持續變化,讓你的聽感會是第一個高音轉了好幾折才落到第二個低音。沒錯,就像是書法藝術一樣:豎筆變成橫寫,有『牽絲』就是美上許多,跟『聲音持續感』是完全相同的藝術美學。
    分辨『聲音持續感』是何謂鋼琴之音色變化的重要入門步驟,我曾經在MYAV的 Mell 家使用蕾菲布的拉威爾之《鵝媽媽組曲》四手聯彈當場教會了忘了名字的網友何謂『鋼琴聲音的持續感』;這說明了大家都聽得到,只是不知道它很重要、它才是真正的『音色』藝術。

    可以試聽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慢板,不要聽『彈出來的鋼琴聲音』,而是注意『鋼琴發聲後的聲音持續感』;你馬上會很清楚地發現,米開蘭傑利是沒有『聲音持續感』的鋼琴家,富蘭梭瓦則是有清楚的『聲音持續感』之鋼琴家;兩者差別很大的。當然,這並不能證明誰好誰壞;但是,成功辨認兩者的差異是進階的音樂欣賞能力...:)

    至於德布西的前奏曲,需要理解的是鋼琴音色不同的『觸鍵音色』效果;這部份我會推薦由 Meyer 來示範,不過她的 LP 一張好像至少要新台幣兩萬元以上.....聽 CD 幸福多了,一張只要一百多元!...

  7. #37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TD521

    我是用很沉痛的心情寫這篇報告………………………..:(:(:(

    話說最近忙了一陣子, 加上雜事眾多無法靜下心聽音樂, 混到現在突然感到Phsyco一直在腦裡碎碎念, 所以報告一下最近在唱盤花的功夫

    1.冒著閃到腰的危險抱了三塊水泥磚作為TD521唱盤底座, 幸運的是沒閃到腰, 不用花醫藥費, 所以代價只有幾百塊. 我一直認為水泥磚是最佳的避震及化震的音響墊材, 個人傾向讓器材發揮它本質之聲底, 不要透過不同諧震的墊材調音, 因為我是雜食動物, 古典/重金屬/國語/爵士/西洋流行都聽, 忠實還原器材原本聲底才能在聽不同音樂時不會顧此失彼. 所以能化震及避震的堅硬水泥磚一直是我個人首選, 且價格便宜,只是醜了點.




    2.我跪爺爺求奶奶請師父車的鋼懸吊, 換掉軟材質容易崩牙的塑膠懸吊, Thorens TD521的三點支撐設計原可用懸吊調整軟硬, 換了堅硬的鋼懸吊, 把它繃緊成硬盤, 目的

    甲、求其最低的機械負回授
    乙、靠堅硬的鋼懸吊的三點支撐將所有可能導入盤中的震動降到最低
    丙、鋼懸吊可增加唱頭讀出微弱訊號的的延續性





    Item 1 & 2的目地當然是希望唱片音軌記錄的訊號能忠實地被讀出, 還原及放大.

    結果呢? 只有一句話, 爽翻了!!!!

    因為我先做Item 1, 聽了1週後Item 2的鋼懸調才換上, 個人感覺Total Performance增加50%, 水泥磚貢獻15%, 鋼懸吊貢獻35%.

    Item 2 搞玩後聽了幾張熟悉的LP, 越聽越Hi, 到底有多Hi, Hi在那裡, 容後在報告, 因為慘劇發生了……………..

    話說本人一直聽, Hi到把某張唱片拿起來時滑手括到一條長痕………..



    一看Label, 那張唱片編號是SAX2352, Blue & Silver, Deep Grooved, 好像叫甚麼最早期的ED1:(:(…….



    演奏者是Oistrakh Trio, 曲子叫貝甚麼芬的大甚麼公三重奏, 封面長這樣………….(sweat)(sweat)(sweat)



    所以很Hi的代價是

    1.水泥磚: 幾百新台幣
    2.鋼懸吊: 友情, 無價
    3.加上一張很難找的SAX2352 B/S…………………….



    …….……..………………………………………………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ichaelwmw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9. #3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10. #39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好多叉燒包...:x:x:x
    去掉了插燒包, 加上了血淋淋的蘋果頭版血案現場照, 跟個位看官報告我血的教訓............

    我的心還在淌血..................(u)

  11. #4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