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2頁 12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98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不會拍照,不想把人家美美的音響照得稀巴爛....



    ?是誤會嗎?Avantgarde是孫超孫大哥,而且照片是maxxis那位高手的作品,我才拍不出那種水準....

    michaelwmwang 的音響大概是 STUDER A727 => Ayre前後級 => Avalon 鈦高音的某型號,LP 我更是什麼都不知道,等 michaelwmwang 大大自己上來說...

    的確是誤會! 我記錯篇了!!!

  2. #2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Psysco兄,

    謝謝你撥空到小弟寒舍坐坐,但看了你文章的標題我差點昏倒,網路上前輩高手那麼多, 你把我的系統稱為監聽級, 實在壓力很大,本想一走了之永遠消失在本站, 但這樣實在太不禮貌了,只好應著頭皮回應版面一下(sweat)

    我相信在當天的相當愉快的交流中, 我们對聲音的認知及喜好是大至是一致的, 在繼續針對當天情形進一步說明時, 想先向你報告當天一張一直調不好的Milstein&Morini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LP的原因已找到, 答案是

    LP A side音軌有些地方卡仙!

    是不是合理又好笑的答案?所以有網兄曾說, 玩音響疑神疑鬼, 有問題的通常不是器材,而是我们自己!該LP洗澡後就輕而易舉的調出我心目中的EMI Milstein琴音(當然是和Capitol 版不同),簡言之,聲音之走向跟歐洲(EMI)及美洲(Capitol)之民族特性非常相關, 溫文儒雅Vs粗支大葉, 或細緻內練vs豪邁開放, 是不?

    我想接下來想說明一下我對系統及聲音的期待及調整學習的心路歷程, 其實我做事邏輯是:

    盡力了解所有問題之可能變因,從中推敲符合科學原理之解決方法,進而化繁為簡, 找出正確之主要方向並奉行不渝

    所以,我想接下來(被你害的)的說明希望與眾前輩高手交流一些無論是軟體或硬體的淺見與想法, 進而讓自己及網兄找出更多"玩"音響的樂趣!

    首先, 先說明一下個人"主觀"的聲音喜好, 包含

    1. 要有彈性及活力
    2. 各樂器聲音應成立體音像像漣漪一樣成立體圓球狀放射出來.
    3. 聲音結構穩固平衡

    個人覺得源訊是一切聲音架構之根本, 如同泡一壺好茶, 沒有好水再怎麼香氣四溢的手工凍頂冬茶,泡出來的茶湯一樣是澀而不甘. 之所以有這個結論是從員林黃醫師前輩的Studer A727進駐開始, 因為在那之前,小弟對現有系統(日本大廠之中級CD Player+Ayre K5Xe Pre+ Ayre V1 Power + Avalon Radiant Speakers)所發出的聲音是相當不滿意的, 包含LP源訊(Thorens TD521+SME 3012+Grando MM+Tandberg Pre暫代之Phono Stage),可笑的是, 原本主要要向黃醫師買Benz Mirco Ruby 2 MC頭改善LP音質(音響迷之習慣,聲音不喜歡就閒棄原配), …….

    老婆醒來罵人, 很晚了,明天在寫吧!!|-)

  3.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ichaelwmw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4. #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0
    Thanked 5,500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Psysco兄,

    謝謝你撥空到小弟寒舍坐坐,但看了你文章的標題我差點昏倒,網路上前輩高手那麼多, 你把我的系統稱為監聽級, 實在壓力很大,本想一走了之永遠消失在本站, 但這樣實在太不禮貌了,只好應著頭皮回應版面一下(sweat)

    我相信在當天的相當愉快的交流中, 我们對聲音的認知及喜好是大至是一致的, 在繼續針對當天情形進一步說明時, 想先向你報告當天一張一直調不好的Milstein&Morini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LP的原因已找到, 答案是

    LP A side音軌有些地方卡仙!
    等 michaelwmwang 的後半截前先回應這兩段:

    michaelwmwang 做人太善良,看到我誇張的用詞會嚇到,這我到是先對你致歉了!....

    至於我對你的音響系統之音質評價,這個就....嘻.....8) 8)

    Milstein&Morini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LP之事件如下:

    先放 Capitol 的 Milstein 小品集,michaelwmwang 仔細解釋他為何喜歡 Capitol 的聲音,隨及播放 Milstein&Morini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LP。

    第一次播放,我們立刻注意到這種LP的音質非常乾淨、嘶聲極低、有厚實感;但是我指出不夠HI-FI,michaelwmwang 便說他可以調整地更好聽,於是便發生慘劇:

    michaelwmwang 前前後後調整了六次(也許不只?),通通找不回第一次播放的美聲,通通難聽到爆!

    實在不忍心 michaelwmwang 繼續辛苦,我勸他不必試了,反正我己經記住了第一次的美聲;他少心不甘情不願地重播 Capitol,結果 Capitol 卻直接出現遠遠令我更喜歡的 hi-fi 特質 。再來就是上面追根究底得到的答案了。

    我佩服 michaelwmwang 的就是種這死不服輸、追究到底的 hi-end 精神....(clap)(clap)(clap)

  5. #4
    註冊日期
    2007-07-29
    文章
    4,235
    Thanks
    1,107
    Thanked 902 Times in 43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等 michaelwmwang 的後半截前先回應這兩段:

    恕刪....

    michaelwmwang 前前後後調整了六次(也許不只?),通通找不回第一次播放的美聲,通通難聽到爆!
    恐怖咧 調了六次 真是夠了(sweat)(sweat)(sweat)
    我是不會幹這種事的啦:P

  6. #5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前晚被老婆關緊閉後平安歷劫歸來, 代價是不要聽音響,不要上電腦,乖乖當好爸爸好老公一天陪他们過Family Weekend直到現在.........他们都去睡了.

    好吧, 再用不佳的文筆繼續未完的故事,但該說明一下小弟的音響/樂資歷讓大家先了解我不是音響高手,反兒是菜鳥!!(sweat)

    1. 20歲時有五年的時間是Pub駐唱樂團的主吉他手, 這個經歷讓我被逼要會用各式各樣的效果器在不同的場地調出要演奏曲子的吉他Tone, 這是唯一可以說出來比較不會臉紅的部份.
    2. 曾經非吉他狂飆的重金屬不歡,後來可能因感情重創聽了一陣子悲傷的Blues
    3. 後來為了改變心情改聽刺激愉快的Jazz Fusion(也是吉他音樂為重)
    4. 結婚後收起浪子之心改聽古典陶冶心性
    5. 一直以CD為主要源訊,直到去年賣掉書房的BM6A Speakers買二手Throens+3012R才開始接觸LP, 第4季向員林黃老大買Benz Micro Ruby2(2手)時, 還問黃老大, Overhang是甚麼?相信各位LP前輩看到這裡就知道我有多菜.

    但我是一但愛上一個嗜好就會很沉迷的人, 所以這一年台為了LP軟硬體吃了很多苦頭, 繳了很多學費,但也交了很多好朋友,也得到很多前輩的幫助,我想把這些心路歷程寫出來讓更多人少走過我以前走的冤迋路, 更快享受音樂之美!


    我想,先把我家客廳空間照片貼一下讓大家批判一下我家聆聽環境有多不合一般人中的理想環境



    1.左邊就是一面八吋牆,
    2.後照片門後是廚房, 前後約12米,理論上可發最低29Hz之低頻( 344(音速)/12=28.666....)
    3.高6M

    其實這空間及音響位置雖有問題, 但我覺得是有機會讓器材發出他原本該有的聲音,因為

    1. 喇叭不在左右等距的環境中可避免反射音造成的特定頻段增幅或凹陷
    2. 後面廚房自然形成一個低頻陷井 (在廚房聽低頻較多的音樂很容易轟轟叫,在客廳很舒服)

    老婆小孩醒了, Pause一下, 但我想接下來要說的和我音響觀念一個奉行不渝的大原則有關,那是;

    負回授越少越好!!!

  7. #6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為甚麼負回授越少越好!!!

    一般所聽到的CD or LP音樂都是已經由制作人或混音師調味 ( 無論使用自然殘響或效果器), 若器材再經負回授調味一次, 不論是好與壞, 就難呈原始音樂製作人或演奏者所欲表達的原貌, 假設負回授是調整聲音的方法但會扭區聲音原貌, 我就希望越少越好, 先把可控制的變因排除掉.

    再者, 在以前使用效果器的經驗中, 有種效果叫"Delay",

    是一種柔化聲音的方法, 可調的參數有Delay time Feedback. Delay time的時間要依歌曲的節奏調整, Feedback量的多寡決定聲音可修飾到多柔. Feedback多的反效果就是'Punch & 彈跳感"感較差, 沒有顆粒, 較平面缺乏立體感,就不符合下列我對聲音的主觀想法

    1. 要有彈性及活力
    2. 各樂器聲音應成立體音像像漣漪一樣成立體圓球狀放射出來.

    所以我選Ayre的前後級是因為他強調最低負回授, 至少不會增加調音的變因, SpeakerAvalon原因就更簡單了, Avalon當初的技術總工程師就是現今Ayre的老板Charles Hanson, Avalon Radiant就是他設計的,而且SpeakerAmplifier設計的年代相盡, 這樣搭配不好的話只有2個原因

    1. Charles Henson的理論是錯的
    2. Charles Henson音樂品味不佳|(|-

    我聊這個的重點不是說Charles Henson有多棒, Avalon & Ayre器材有多好(沒人付我稿費我為什麼幫它打廣告(smoking)), 只是想對面對臨瑯滿目音響器材卻不知選甚麼好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我找器材的搭配邏輯, 畢竟不是每人都家材萬貫可以隨心所欲的換器材. 同樣, 我那天對濃濃管味不可自拔需用有負回授的管機時, 就會找插早期刻字WE300B後級+高效率Altec or EV Speaker, 過去前人搭配的好好的, 照著用總不會錯吧!

    再來想聊一下抑制震動的問題, 大家可能看到我用爛爛的音響架, 音響聲音應很糊吧!

  8. #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4,0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8 Times in 9,310 Posts

  9. #8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我和Psycho同是軟體派擁護者, 沒想到硬體就扯這麼多, 好吧. CD的部份速戰速決, why Studer 727? 乾單啦

    1. 我喜歡搖臂式的讀取機構, 取其轉速變速時較直線頭線性, Philips CDM1/4/9經典機構停產許久, Pro型號還有鑄鋁機座加玻璃頭, 怎麼看都較優. Studer 727是CDM1, 很老了, 但是經典,
    2. 便宜又大碗
    3. 錄音室用, 要賣全世界錄音師的機器總不能亂搞吧

    就這樣, 和黃大買Benz Micro時順便抱了這臺, 寫到這,有空再聊CD Player 和CD. 我想我的硬體音響觀念像是妥協哲學, 專家說的都參考, 但取其中庸, 但Thorens TD521 LP盤就花我點心思了!

    基本上我是案彭教授的說明黯照表操課, 但有一點不同, 以前讀他文章因不是所有細節都有圖, 我還殺到他那逼問他, 歐不, 是請教啦.在他的熱心幫助下我著實的把TD521改頭換面一番!

    1. 裁了一個3CM厚的黑花崗岩換掉右邊原蔗板底座
    2. 唱盤再放在另一個3CM的黑花崗岩板上避震


    3. 將三個簧片懸吊繃緊改成硬盤,此動作要小心,很容易毀了你的簧片座或把調整水平的塑膠旋扣轉到崩牙, 我就攪壞4個 (還是彭老大向友人另外調了2個讓我玩我的盤才免掰咖)
    4. 和塑膠扣接觸的支點用鋼絲繞緊頂住簧片, 以鋼絲取代塑膠扣和簧片接觸(可增加細節), 假如有本事的話可以做一個鋼扣




    5. 唱臂線改成較細的Van Den Hull線, 增加循軌靈敏度
    6. 3012R臂支點之塑膠刀鋒座改成鋼刀鋒
    7. 原SME唱頭蓋改成碳纖蓋.



    以上都是希望唱頭讀出的任何微弱訊號不要被軟性材質給抵消調.簡言之就是往避震及增加Sustain為調整方向



    ,Setting好了後再調整A/B點/Tracking force/VTA/抗滑找出個人喜好的聲音.累了, 有空再寫!

  10. #9
    註冊日期
    2007-10-28
    文章
    139
    Thanks
    17
    Thanked 34 Times in 2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enling Chang 查看文章
    有書籍可參讀,是造價用料都多了,是花費、及浪費,但為了电波、波形傳輸上的互補,及應對外來干擾的損失,双同讯号反波形傳輸,能量、电流長距离更有帮助,縱有干擾双波形互補,也将误差減到最低,專業也将电压升到7V,加強長距損失变数小,連接頭缐材都不一樣,好是一定存在的,但也有人说RCA 声音自然,电子、專業、技術、音訉傳輸,全平衡是很肯定有功效的。如有正確文字資料再做修正,理念提供參考。
    Jeling老大

    了解全平衡是為了長距離傳輸減少雜訊, 但家用音響又不用長距離傳輸, Why用全平衡? 且零件老化後就會有正反相訊號是否一致達到消除雜訊的目地是不?全平衡在家用好像不是很必要, 且管機的管子根本無法配對所以管機幾乎無真平衡機種是不? :(

  11. #10
    註冊日期
    2007-11-18
    文章
    51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王兄
    你好!
    看到此篇家訪,才想到還沒到府上去拜訪呢!抱歉抱歉!
    不過由文中看起來,王兄在調整LP上,已是專家級的好手了!


    引用 作者: michaelwmwang 查看文章
    Psysco兄,
    個人覺得源訊是一切聲音架構之根本, 如同泡一壺好茶, 沒有好水再怎麼香氣四溢的手工凍頂冬茶,泡出來的茶湯一樣是澀而不甘. 之所以有這個結論是從員林黃醫師前輩的Studer A727進駐開始, 因為在那之前,小弟對現有系統(日本大廠之中級CD Player+Ayre K5Xe Pre+ Ayre V1 Power + Avalon Radiant Speakers)所發出的聲音是相當不滿意的, 包含LP源訊(Thorens TD521+SME 3012+Grando MM+Tandberg Pre暫代之Phono Stage),可笑的是, 原本主要要向黃醫師買Benz Mirco Ruby 2 MC頭改善LP音質(音響迷之習慣,聲音不喜歡就閒棄原配), …….

    老婆醒來罵人, 很晚了,明天在寫吧!!|-)
    Ruby 2 怎麼了?不會是針斷了吧?(sweat)(sweat)看到最後都沒交代呢!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