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共44頁 第一第一 ... 1119202122233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201 到 210 共計 432 條
  1. #201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至於 Chemin,她的演奏技巧『完美無缺』;但是 kevintran 你重視『樂』,也就是『詮釋』;那麼 Chemin 是屬於流行知名的李希特這種『自我陷溺』式的演奏家(這一形容學自林主惟與我的分享)。李希特是陷溺地很哲思、很沈重,而 Chemin 則是陷溺地很純粹、很華麗;相對的蕾菲布與梅耶,就比較能客觀掌握『古典主義』型式與精神之平衡了。
    “自我陷溺“?這講得真好.(clap)(clap)(clap)
    在聽Chemin的詮釋時,我常會想”這樣的詮釋對嗎?“. 但是,不能否認的,那是很讓我著迷的詮釋. 我不知道這麼形容對不對,聽Chemin的演奏讓我有種”恍恍忽忽“,”在做夢“,”半醉半醒“的快感.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聽完Chemin的演奏就想和別的演奏比一下(到底那個才是”對“的?). 但是聽了Lefebure的演繹,我的心中就會跑出,“啊!這就是了!”的感覺。

    你說的李希特是Sviatoslav Richter?他也是我很喜愛的鋼琴家. 好久沒那出來聽了,我得再聽聽再和您的評論比較。

    Rameau是個相當多產的作曲家,看來只好自己慢慢摸索了(又要花錢買經驗了)(sweat)(sweat)(sweat)

  2. #20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在聽Chemin的詮釋時,我常會想”這樣的詮釋對嗎?“. 但是,不能否認的,那是很讓我著迷的詮釋. 我不知道這麼形容對不對,聽Chemin的演奏讓我有種”恍恍忽忽“,”在做夢“,”半醉半醒“的快感.
    [恕刪]
    你說的李希特是Sviatoslav Richter?
    kevintran 的描述比我寫得更好!....

    沒錯,就是這個 Sviatoslav Richter;以前還算喜歡一點,現在見識到法派鋼琴家後,他的唱片我很少很少聽了...:P

  3. #203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Psycho大,再請問一下. 巴哈的
    . 賦格的藝術
    . 12 平均侓
    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推薦?
    我不很喜歡管風琴的聲音,大鍵琴還可以(聽久了還是不行). 最好是鋼琴:P:P:P

    (今天把海德希克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灌到iPod上,後面幾天工作的時候就可以聽了)

  4. #20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Psycho大,再請問一下. 巴哈的
    . 賦格的藝術
    . 12 平均侓
    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推薦?
    我不很喜歡管風琴的聲音,大鍵琴還可以(聽久了還是不行). 最好是鋼琴:P:P:P

    (今天把海德希克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灌到iPod上,後面幾天工作的時候就可以聽了)
    這個我投降,雖然我有方向去找出最佳版本,但是至今沒有實務經驗。

    如果你要問方向....我當然、一定從法國演奏傳去追尋巴哈,因為多聲部的演奏能力,在我主觀聽來明顯法國演奏傳統強之太多了....:) :)

  5. #205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還是謝謝啦!有時候,交點學費是免不了的事

  6. #20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當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的偶遇

    當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的偶遇

      還在嘉義唸書時,市區有一家極端美味的《楊記水餃》(現在己不知如何了);不只水餃美味至極,獨門的雞湯盅更是滿口清香、三月不知音樂。不過十五年前還是窮學生,那敢輕易嘗試一碗200元的精美食物?一切都是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的偶遇。

      《楊記水餃》當時店內裝潢清悠,一面牆中間大大一幅書法,寫著『一抹清香,暫引櫻桃破』。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取材自李後主詞『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當下覺得主人甚為風雅;不過依東方文化故作謙遜的特色,當然是藏在心裡不忍說出。

      有次邀遠方朋友共同享受如此美食,朋友驚呼連連大加贊美;我在志得意滿之餘,加大音量指出:老闆的品味很高哩!你看,『一抹清香,暫引櫻桃破』取材自李後主詞『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意思就是形容他的美食一出,就連櫻桃小口都會被誘惑地大大張開......

      這時坐在後面的老闆滿臉笑容地走出來,嘆服說:『我開店這麼久,都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老兄,高!......』大姆指一舉,笑嘻嘻地走回廚房。當我更是躊躇滿志地臭屁自己的才華時,老闆雙手奉上他最精美的雞湯盅,說:『來!這是為了看懂這帖詩文,我請你!』。這就是我第一次品嘗到如此滿口餘香的雞湯盅。



      當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偶遇,結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果實;中國學者張之《續紅樓夢》也提到賈寶玉偶遇才子型的酒店,老闆當面擲斃一隻名貴的黃金鯉魚(?)請客。這樣美麗的小故事,發生在每個藝文愛好者身周,音樂與音同好也如是。

      2009年10月10,我跑到傳說中的一間 LP專賣店去見識見識,奉老闆低調之命就不大肆宣傳那一間了。

      自從20年前的《經典雷射唱片行》之後,台灣很少有重視專業藝文交流的實體唱片行了;網路的盛行,更是讓唱片惡化成拼價格拼服務,而不是比專業與比藝文。這種重視專業化、藝文化的唱片行,顧客可以讓老闆指點『好的唱片』、『適合他的唱片』是什麼,還可以透過與老闆的討論交流,互相提升彼此的音樂素養,重現文化沙龍應有的風貌。



      我完全不反對從資本主義的立場,把唱片當成商品來理性交易。問題於真正多元化社會的價值,就是應該存在著兩種聲音:一種資本是理性化的,另一種是專業藝文化的。很詭異是,網路的多元化資訊交流,反而造成台灣社會更趨向誇張封閉的一元化;幾乎難以看到任何專業藝文的店家相關討論。即使罕有一些專業藝文取向的店家,通常『價格』的大帽子一扣,立刻就死無葬身之地。就算價格真的很便宜好了,習於一元化思考的社會,完全無法接受專業意見:他們只在乎『你為什麼要跟流行廣告意見不一樣?』、『流行的廣告也是有意義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所以,跟流行廣告不一樣的專業意見當然更是罪該萬死。

      在這種詭異的文化缺陷中,擁有專業實力的藝文級唱片行真的是越來越少,愛樂友買到的唱片越來越被固著在廣告上的唱片宣傳。

      很幸運的,找到專業藝文級的CD唱片行與音響店之後,我居然很快地又找到了專業藝文級的LP唱片行;而且,又是另一次當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的偶遇。



      進入該 LP 唱片行後,老闆非常客氣地招呼我;但是這對我來說反而是扣分,因為一般而言,越擁有專業能力的店家往往越多令人受不了的怪脾氣;太客氣的店家,通常水準會有問題。

      老闆問我想聽什麼唱片?我當然是指定 EMI FRANCE 了,老闆隨之拿出一堆法國版與英國版的唱片,嗯!還不錯,於是我坐在一邊慢慢挑。

      這時老闆與另一位顧客討論布拉姆斯的音樂應該如何如何,同時播放一張唱片封面上大大寫著『布拉姆斯弦樂四重奏』的 LP。音樂一播之下,他們討論起布拉姆斯音樂小調中的陰暗風格;可是我一聽就知道不對,這明明是舒伯特第12號弦樂四重奏,絕對騙不了我;可是出聲指正好像不太禮貌......

      後來聽到第二主題,老闆遲疑地說:這裡的風格有點不像布拉姆斯,也許是詮釋問題......這下子我終於敢指正了!



      對於不懂認知心理學的一般人來說,『犯錯』當然是可羞恥的了。但是理解認知心理學就會知道,正確的答案不見得能了解一個人,錯誤的答案才能忠實反應對方的『認知思考能力』。能正確聽出正在播放的是舒伯特,只是記憶力特別好而己;能聽出這首音樂的聲音本質,原本就是從比布拉姆斯更陰暗的第一主題,轉回優美的舒伯特式第二主題;從老闆的犯錯,可以看出老闆的專業音樂素養是非常高的;他聽到的不是名稱上的舒伯特或是布拉姆斯,而是音樂的聲音本質。

      於是我就開口說:這絕對是舒伯特的第十二弦樂四重奏......然後就把上述認知心理學的原則吹噓了一下,最後贊美老闆聽到了音樂本質。

      結果又產生一次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的偶遇!老闆開店,原本就是想要遇見知音、尋訪知音。被我一指正之下,他認為我是可以藝文交流的那一種;於是我們興奮地聊了一大堆,老闆也把壓艙寶拿出一大堆,害我又買了一大堆......



      老闆的價格策略非常地『藝文』;他標示的定價相當高,優點是片況極佳幾無失誤(老闆宣稱每一張片況都完整檢視過),缺點是拼價格的理性資本買家大概不必來了。有趣的是價位,老闆完全不根據公定價格,而是根據『他對這張唱片的評價』。所以公定價格很高卻演奏極差的片子,他賣得反而便宜;公定價格很低但是演錄雙絕的唱片,他標示的價格可高了。

      這下子我可破產了,我挑的片子大多數都是公定價格很低但是演錄雙絕的唱片,老闆標價很高,我咬牙全包了,準備當褲子來付帳。這時老闆露出貼心的笑容,說:我賣的價格是看人的,越是知音,越奇怪......結果我最後付出的金額實在很誇張、不敢講......

      其實,對於我這種重視專業藝文的買家,價格從來不是考慮重點,最多考慮CP值夠不夠而己。只是這次的藝文偶遇,讓我回想起之前美食的藝文偶遇,特此為文紀念。

    (END)

  7. #207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前一陣子用DZ出的ICE 500的D-class 擴大機(沒改過,用平衡輸入跳過輸入變壓器)聽這張CD覺得音場(sound stage)的深度定位不是很清楚 (當然,這並不影響聆聽的樂趣). 禮拜五晚上把好久沒用的Parasound 2200MKII (AB類,200瓦後級)拿出來試一下. 哇!音場的深度變得清楚多了. 前面的4個 主唱和後面的合唱團分得好清楚.
    看來ICEpower 雖然省電但是在我的系統上還是有些妥協. 是要做個環保人還是做個音響迷?(sweat)(sweat)(sweat)

  8. #20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前一陣子用DZ出的ICE 500的D-class 擴大機(沒改過,用平衡輸入跳過輸入變壓器)聽這張CD覺得音場(sound stage)的深度定位不是很清楚 (當然,這並不影響聆聽的樂趣). 禮拜五晚上把好久沒用的Parasound 2200MKII (AB類,200瓦後級)拿出來試一下. 哇!音場的深度變得清楚多了. 前面的4個 主唱和後面的合唱團分得好清楚.
    看來ICEpower 雖然省電但是在我的系統上還是有些妥協. 是要做個環保人還是做個音響迷?(sweat)(sweat)(sweat)
    我主張環保,但是我當然要做個音響迷!....

    因為音響讓我們『快樂』,要當一個快樂的環保主義者?還是高道德卻不快樂的環保主義者?若說因為主張環保就應該不使用任何耗電器材,那叫做『一元論』...:P :P

  9. #20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流行的古典音樂』對法國輕歌劇的刻版評價:沒有深度、氣氛熱鬧旋律好聽就好.......

    我買到這張黃金時代的MONO LP,拉慕魯樂團,奧芬巴哈的《天堂與地獄》,序曲是通俗到不能再通俗的康康舞,連小時候的電玩機台都是配上這一首:按此試聽。

    問題是如此『沒有深度、氣氛熱鬧旋律好聽就好』的音樂,在正統巴黎樂團演奏與正確的MONO錄音之下,我才聽到這首音樂有多麼『精緻』!那絕對不是隨便演奏就可以得到的精緻感,足以反映你到底是注意著線條?還是注意到音色?







    隨後的女高音更是『音色漂亮』到令人拍案叫絕。我對人聲古典音樂『完全不懂』,也許買到了大師級的歌手卻不自知。總而言之,使用正確調整的LP,面對黃金時代的餘音,實在太幸福了!

    先別抱怨買不到這套LP,相信新天新地那裡一定有更佳轉錄的CD,音響效果一定更好。只是我對這類曲目徹底無知,所以要推薦什麼唱片只好讓大家直接請教林主惟了....

  10. #21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買到這張黃金時代的MONO LP,拉慕魯樂團,奧芬巴哈的《天堂與地獄》,[恕刪]
    這張唱片的背面封面一定讓很多男人大開眼界:


    其實整首歌劇精緻地讓我愛不釋手,從音色藝術來說直接就是超越莫札特帕帕基諾的進階級帕帕基娜;如果覺得這首音樂沒有深度,恐怕有聽不懂《魔笛》的音樂劇情之危險。

    只是深厚的音樂與社會文化素養下,法國人不免像文化上的中國人一樣憤世疾俗;所以奧芬巴哈把他的嚴重音樂才華故意拿來嘲諷,被人家看扁了也甘之如飴,他一定認為:『反正總會有高手知道我的真正實力......』。

    同樣的,演奏家也跟著搞笑戲謔,出版唱片也一樣。於是搞出這張封面像A片一樣的唱片,內容卻是最頂級的錄音藝術、最科學的出版版位與最完美的樂團合奏能力。這樣的音樂,本來就是意圖嘲諷自命清高的藝文人士。不過從一個藝術心靈的嚴謹立場,至少從米蘭昆德拉的文學看來,嘲諷是會面對心靈危機的。

    從莫札特《魔笛》中的帕帕基諾,到《天堂與地獄》,再到拉威爾的《西班牙時光》,最後結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劇(與音樂):拉威爾的《孩童與魔法》(或譯為《頑童驚夢》,這個譯名本身一定會被拉威爾打死!)。這條歌劇與音樂的文化傳承,又讓我再次體驗到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