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算聽了一下
SACD的確蠻糟的.......|(|-

不過我系統還不穩定,先持保留態度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剛剛把 MUTTER 這張知名的唱片翻出來聽:


這可以當成一個極佳的『反面教材』....:P

Mutter 的演奏技術好不好、詮釋水準高不高,在此完全懸而不論。我們只談『錄音』,看看不當錄音對音樂藝術的傷害性。

這張唱片如果是在美聲式音響系統、mp3或極低價音響系統,可能不會聽出有『嚴重問題』。

先說第一首流浪者之歌:

一開始是樂團的小提琴合奏,這是沒有加 echo的小提琴聲。
再來獨奏小提琴一加入,哇哩咧,前一個音與後一個音混在一起了,這是唱卡拉ok時加上 echo 或 delay 的效果。薩拉沙泰寫作時直接要求,快速音群上下起伏時必需要每個音符都清清楚楚刻劃。結果這張唱片個音符都是黏在一起的,錄音直接造成這種結果。


再來,請換到拉威爾的《吉普賽人》:

一開始小提琴單弦的花奏,當然一直出現 ECHO 與 DELAY。一直到最高音,聽起來都很舒適對不對?
大錯特錯!這一段是G弦獨奏,己經到不知第十幾把位超高把位之高音,由低音到高音,一定會有『緊張感』越來越大的感受,那可能像這張唱片一樣那麼鬆弛的?這是標準的後製加料。

再來請注意到『堂音』,先記住拉弦時的堂音,再仔細分辨撥弦時的堂音。有沒有發現兩者的殘響差不多?
又錯了!小提琴撥弦除非空弦,否則殘響一定遠小於拉弦,其中左手撥弦又遠比右手撥弦更細瘦。結果這張唱片聽起來通通一樣分不出來...可見該唱片的殘響是『人工添加』的。

最後,其實這張唱片的頻率響不是平坦的,極高音與極低音被削弱,卻用 ECHO 來補強,後果造成小提琴最低音弦的音色是不正確的。

更好玩的是《吉普賽人》從獨奏轉合奏的豎琴花奏樂段,豎琴的殘響當然遠遠勝過小提琴的撥弦,結果聽起來小提琴的撥弦居然可以壓倒豎琴直貫雲霄,MUTTER 那把小提琴可能比低音大提琴還要大才會有這種效果...:P

至於買了怎麼辦?這個嘛....不要把它當成調整音響用的唱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