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20725729730530630730830931735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061 到 3,070 共計 3768 條
  1. #306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Deen夫婦 與 tetsuka 的音響家訪

    Deen夫婦 與 tetsuka 的音響家訪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從古典音樂的結構美感談音響科學的不同走向
      回頭看看這篇文章,頗有吾道不孤之感。第一個中獎的是 Deen,第二個我在猜會不會就是 bchsieh大魔王,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這次開放音響室,邀請的是 Deen夫婦 與 tetsuka。事先知道 Deen的老婆學過豎笛而準備了相關唱片,tetsuka 是 CAT同道中人所以要打開電腦。於是請三位光臨,說到這裡他們拿伴手禮來我才發現我先前家訪N次從來沒送過任何伴手禮!果然自己跟柯文哲一樣有亞斯伯格特質不會做人.... 之前被我家訪過的同好請見諒.....

      首先是讓我認命買了五十萬元級DAC的殺手唱片:
    http://www.editionshortus.com/catalo...=122&langue=en
    HORTUS 117 第18軌,先讓大家從神聖空間開始感受。重視音響性能的 tetsuka馬上發現3D音場破牆而出,就算坐在貼牆最垃圾的布沙發位置還是可以享受音樂。不過我注意到他根本不由自主地就把頭伸到皇帝位的旁邊,果然我的音響系統就是不讓人家輕鬆聽的!....

      再來是目前為止最高傳真的管弦樂錄音 Timpani:1C1212
    http://www.stsd99.com/phpBB3/viewtopic.php?f=6&t=2345
    先用第2軌高度轟炸,再用第4軌極限轟炸!等到被全面滾動的超低頻炸翻後,挑選錄音水準最精緻、演奏水準也最精緻、音樂水準也最精緻的第八軌《Le Parapluie Chinois》,它是《兒童芭蕾》這首進階版小牧神音樂的最後一曲;根據法國人的天性,最後一曲一定是最精緻的、演奏家也會因為工作要結束了而賣力演奏。果然在場三位都被這個純粹管弦樂音樂美感征服了。

      再來就派出目前為止最高傳真的人聲與鋼琴錄音 SOCD319 歌曲集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134#post233134
    一樣,先放第一軌,再放最後一軌,大家一起來聽聽『最後一首』的特性....這是偷懶?...:P

      好像記得這時Deen要求試試看把dac從 Audiomat改成 Nano DAC,結果.......當然是.....

    ..............我的記性差了,順序有沒有錯就不知道了.................

      然後應該是豎笛音樂了吧?剛剛找了半天才發現我好像沒有在 MY-HIEND這裡推薦過這張偉大超越級的豎笛音樂唱片:ZZT 358《La Clarinette Francaise》
    名稱:  zzt358.jpg
瀏覽次數: 593
文件大小:  55.9 KB

      其中我深愛的一首音樂是第九軌Andre Bloch(1873~1960)的《Denneriana》,文水藝文中心翻譯為:

    『5. 安德烈·布洛赫 丹納風
      布洛赫是一位法國作曲家,以歌劇創作著稱,第一部歌劇《Maida》創作於1909年,除了歌劇,也有交響曲、室內樂、鋼琴、香頌等創作。
      《丹納風》完成於1938年,作為巴黎音樂學院獨奏比賽的曲目,曲名是為了讚揚單簧管的發明者─約翰·克里斯托福·丹納。本曲由華彩段開頭,同時展現了豐富的情緒變化,在曲子大約一半時,又有另一華彩段,是一首深受歌劇影響的炫技作品。』
    http://www.wenshui.com.tw/event/musi...sical/559.html

      上述簡介我從來沒看過,只憑音樂本身就瘋狂愛上了這首音樂,而且憑內容就聽得出來它的技巧要求極高;如今一看上述介紹文字,你看,有『結構美感』欣賞能力的古典音樂迷,是完全不必看任何樂曲介紹的....

      而且當天Deen夫婦的感動應該遠遠超過上述的簡介文字吧?這首音樂的純粹美感就可以壓倒一切,法國人特有的幽默風趣也一直是音樂主幹,鋼琴角色極重而處處形成二重奏的美感,Deen的老婆(本身學過豎笛)說:她從未聽過這麼清楚與豐富的豎笛演奏細節內容.....當然了,也熱愛豎笛的Deen早就買過這張唱片,不過他老婆好像對Deen的音響播放結果非常不滿意......要換音響了!!

      當天最後還回到這張唱片播放我也深愛的聖桑Clarinet Sonata, Op. 167,第三樂章慢板。大家都聽到前半段的極低音域是用嘶吼的,後半段高音域則是輕柔到極點,這麼誇張的表情對比當然也是我的音響走向最善長的表現。

    ..............我的記性差了,順序有沒有錯就不知道了.................

      再來我就有點記混了??

      好像先放 tetsuka帶來的輕音樂,結果 tetsuka說比他家的不好聽!?當然了,因為這些唱片的錄音水準真的不佳,結果這套音響播放效果比低一等級的音響還糟!我的音響系統還真的是恐怖的照妖鏡。

      然後還播放了TOSI、雍根管風琴協奏曲第四樂章,換網路線結果我中毒了,Deen老婆播放一張她喜愛的cd結果發現在我的系統很小聲就可以聽到一大堆微小的細節,比較了sony藍光轉盤+hdmi小黑盒...........

      最後是播放14分鐘多的Dukas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

      完了!還有一大堆細節我全忘光了?你們三位快來補充吧!

    (end)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3. #3062
    註冊日期
    2016-07-29
    文章
    458
    Thanks
    2,192
    Thanked 1,625 Times in 427 Posts

    預設

    在這裡我要平反一下,我帶去教授家第一首播放的是Amanda Brecker的Blossom專輯的第一首曲目Blossom。這張專輯倒底錄音好不好我無法評論,但是在我家裡系統播放時一開頭很結實的低頻聲在教授家播放是軟趴趴的而且人聲的感情起伏也都不見了。其實我真的覺得教授家系統的動態強、音場規模大、大量樂器同時出聲不會亂,可是樂器的音色質感就是差了一點。像是之前教授發表過的文章裡所提供的tosi試聽檔在教授家中播放所呈現的小提琴音色我就覺得沒有我自己家裡系統聽到的來的驚艷,不過最後教授系統換上我帶過去的網路線後我覺得樂器的音色質感就提升了不少。

    PS:教授不好意思啦,或許是我本身的音樂素養水準不夠所以無法體會正確播放的古典樂的樂趣。

  4.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063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本來昨晚要寫那天家訪過程的,結果我除了杜卡的鋼琴奏嗚曲,居然一時想不起來前面聽過哪些東西,索性就不寫了XD(可見那奏嗚曲的後勁有多強)

    現在教授寫出來了,可以幫助回憶,就來補充一些吧。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首先是讓我認命買了五十萬元級DAC的殺手唱片:
    http://www.editionshortus.com/catalo...=122&langue=en

      再來是目前為止最高傳真的管弦樂錄音 Timpani:1C1212
    http://www.stsd99.com/phpBB3/viewtopic.php?f=6&t=2345
    先用第2軌高度轟炸,再用第4軌極限轟炸!等到被全面滾動的超低頻炸翻後,挑選錄音水準最精緻、演奏水準也最精緻、音樂水準也最精緻的第八軌《Le Parapluie Chinois》,它是《兒童芭蕾》這首進階版小牧神音樂的最後一曲;根據法國人的天性,最後一曲一定是最精緻的、演奏家也會因為工作要結束了而賣力演奏。果然在場三位都被這個純粹管弦樂音樂美感征服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音場很深,另外就是解析很高、低頻俐落有力,是我最喜歡的那種低頻,音響性對我來講是100分,音樂本身的美感如何我現在反而忘記了,但皮爾奈的管弦樂品質有保證,我回家聽一聽小牧神和聖方濟那張可能就會想起來了。然後我老婆因為音量不夠大聲,加上她那時還在專心評估這套音響系統,所以對音樂本身也沒什麼感覺。(看來不只器材要暖機,人也要暖身)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再來就派出目前為止最高傳真的人聲與鋼琴錄音 SOCD319 歌曲集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134#post233134
    一樣,先放第一軌,再放最後一軌,大家一起來聽聽『最後一首』的特性....這是偷懶?...:P

      好像記得這時Deen要求試試看把dac從 Audiomat改成 Nano DAC,結果.......當然是.....
    SOCD319 歌曲集的第一軌和最後一軌的差異,我之前在家用力聽也一直聽不出來,在教授家則不費力地就聽出來了,兩家的解析力真的差很多,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說教授家的系統可以讓人"輕鬆地"欣賞音樂。

    不過那天在現場並沒有針對這兩軌的差異做太多的討論,我老婆後來在回家的路上說,第一軌的鋼琴聲有明顯的箱音,她本來還想說是不是喇叭的箱音,後來聽別曲才證明不是,鋼琴箱音應該是鋼琴本身發出來的。請問教授我老婆的判斷如何?那是鋼琴的箱音嗎?

    至於Audiomat和Nano DAC,我聽起來的差別是Nano DAC的聲音瘦了一大圈,聲音沒那麼豐富多彩,我問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為何?tetsuka說原因很多,這邊差個10%、那邊差個10%…加起來就差很多了;教授說最主要是電源,Audiomat的晶片不怎麼樣,但電源組件很好,Audiomat這個品牌本身不同價位等級的DAC,差別也是在電源。繼msp-600電供後,讓我再次體認到「電源為音響之母」這條音響真理。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然後應該是豎笛音樂了吧?剛剛找了半天才發現我好像沒有在 MY-HIEND這裡推薦過這張偉大超越級的豎笛音樂唱片:ZZT 358《La Clarinette Francaise》
    名稱:  zzt358.jpg
瀏覽次數: 593
文件大小:  55.9 KB

      其中我深愛的一首音樂是第九軌Andre Bloch(1873~1960)的《Denneriana》

      而且當天Deen夫婦的感動應該遠遠超過上述的簡介文字吧?這首音樂的純粹美感就可以壓倒一切,法國人特有的幽默風趣也一直是音樂主幹,鋼琴角色極重而處處形成二重奏的美感,Deen的老婆(本身學過豎笛)說:她從未聽過這麼清楚與豐富的豎笛演奏細節內容.....當然了,也熱愛豎笛的Deen早就買過這張唱片,不過他老婆好像對Deen的音響播放結果非常不滿意......要換音響了!!

      當天最後還回到這張唱片播放我也深愛的聖桑Clarinet Sonata, Op. 167,第三樂章慢板。大家都聽到前半段的極低音域是用嘶吼的,後半段高音域則是輕柔到極點,這麼誇張的表情對比當然也是我的音響走向最善長的表現。
    我是聽得滿開心,不過我老婆對這張的錄音有點微詞,她覺得演奏家的換氣聲太大聲了,干擾她聽音樂XD


    然後聖桑的Op.167第三樂章,前面低音的部份,她聽起來演奏中有一種憤怒感,而她不認為豎笛適合表現憤怒感,所以她不喜歡這首曲子。的確我好像沒聽過其它曲子用豎笛來表現憤怒,但我認為作曲家(尤其是愈接近現代的作曲家)為了開發更多可能性,去揉躪、實驗樂器的音色與表現方式是很正常的,不然我們繼續聽巴哈、莫札特時期的音樂就好啦(不過我相信只聽古早時期古典樂的,也應該大有人在就是了),而且若說這是聖桑的實驗,我覺得算是成功的,整段樂章前後這樣的對比滿好的啊。

    至於我家的音響,就算沒聽過教授家的系統,我老婆也從來沒滿意過,因為她平常在錄音室就已經聽到很好的系統了,家裡的音響對她來講只是勉強入耳而已。此外,我家的系統目前和教授家有很大的差異,除了訊源可以用s1500頂一下,其他有太多環節要動了,而且也不確定該先動哪個,其中我覺得電源應該是最重要的,沒有好電源,就算換了好器材,也只能發揮那些器材一半的功力吧,很浪費,但我們現在房子是租的,不太可能搞拉專線那些有的沒的,所以還是先用目前的系統將就著聽吧。

    目前沒時間,後面的部份有空再繼續補充
    此篇文章於 2017-12-05 06:41 PM 被 Deen 編輯。

  6.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7. #306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etsuka 查看文章
    在這裡我要平反一下,我帶去教授家第一首播放的是Amanda Brecker的Blossom專輯的第一首曲目Blossom。這張專輯倒底錄音好不好我無法評論,但是在我家裡系統播放時一開頭很結實的低頻聲在教授家播放是軟趴趴的而且人聲的感情起伏也都不見了。其實我真的覺得教授家系統的動態強、音場規模大、大量樂器同時出聲不會亂,可是樂器的音色質感就是差了一點。像是之前教授發表過的文章裡所提供的tosi試聽檔在教授家中播放所呈現的小提琴音色我就覺得沒有我自己家裡系統聽到的來的驚艷,不過最後教授系統換上我帶過去的網路線後我覺得樂器的音色質感就提升了不少。

    PS:教授不好意思啦,或許是我本身的音樂素養水準不夠所以無法體會正確播放的古典樂的樂趣。
    不不不,請別客氣,這不純然是音樂水準的問題,而是欣賞音樂方向的問題......

    很多人音樂欣賞僅止於聲音本身的愉悅感,我可絕對不會說這樣子有什麼問題! 只是會主張只有接近真實的聲音才能帶出真正的愉悅感,而tetsuka你跟我一樣重視 HI-FI性能,所以你的聲音美感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參考對象.....

    當然了,談到『結構美感』那是專門針對想『非常深入且專精古典音樂』的特殊判準,這個比較見人見智了,也真的比較罕見,所以我才會對此著墨很多......

    話說回來,正因為『結構美感』與『聲音美感』的不同走向,所以我音響系統通常『音色質感、好聽......』這個指標會比較差;你的ELAC喇叭也算頂級的,比不上你的系統我覺得很正常!......

    不過『大量樂器同時出聲不會亂』這個是被我視為高價音響系統很重要的HI-FI指標,這個如果真贏了你的音響系統的話,那就是你要升級了!....... 這真的是下毒,但是具體來說是訊源還是擴大機還是喇叭要升級我就不懂了....

  8.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9. #306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SOCD319 歌曲集的第一軌和最後一軌的差異,我之前在家用力聽也一直聽不出來,在教授家則不費力地就聽出來了,兩家的解析力真的差很多,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說教授家的系統可以讓人"輕鬆地"欣賞音樂。

    不過那天在現場並沒有針對這兩軌的差異做太多的討論,我老婆後來在回家的路上說,第一軌的鋼琴聲有明顯的箱音,她本來還想說是不是喇叭的箱音,後來聽別曲才證明不是,鋼琴箱音應該是鋼琴本身發出來的。請問教授我老婆的判斷如何?那是鋼琴的箱音嗎?
    又是這個令我百思不解的問題:什麼是『箱音』啊?早在我使用PEL KANTOR就一直有音響高手挑毛病說有箱音?對照的是DYNAUDIO CONTOUR 2.5 與 ATC 100被動式。但是我比較後反而是覺得後兩者的超低頻是糊掉的、超低頻的細節極少、超低頻還會渙散收不回來,相對的 KANTOR好太多。買了JMR 舊旗艦 OFFRANDER後的確覺得它的超低頻比PEL KANTOR拖很多,以為那是箱音?現在的JMR ORFEO的超低頻更乾淨、細節更多,卻有箱音?我還是不懂什麼是箱音?

    聽了半天第一軌,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箱音?我卜道箱音被很多人列為重要的喇叭失真指標,但是我怎麼就是聽不出來?哭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我是聽得滿開心,不過我老婆對這張的錄音有點微詞,她覺得演奏家的換氣聲太大聲了,干擾她聽音樂XD
    這個我認為是『錄音』的原罪.....

    用個比喻,錄音就像比3D真實世界拍攝成2D一樣,在真實的世界,換氣聲與音樂聲是不同的平面,所以我們自動就能忽略它;而換氣聲與音樂聲之平面太接近了,以現有錄音科學水準大概很難分開、或者真的要換 JMR ARADA的貴瘋族才行;因此目前為止正確的木管錄音好像換氣聲都蠻大的.......

    這跟LP或歷史錄音的雜音可以在極端HI-FI系被分開成不同平面而忽略掉,應該是同一原理。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然後聖桑的Op.167第三樂章,前面低音的部份,她聽起來演奏中有一種憤怒感,而她不認為豎笛適合表現憤怒感,所以她不喜歡這首曲子。的確我好像沒聽過其它曲子用豎笛來表現憤怒,但我認為作曲家(尤其是愈接近現代的作曲家)為了開發更多可能性,去揉躪、實驗樂器的音色與表現方式是很正常的,不然我們繼續聽巴哈、莫札特時期的音樂就好啦(不過我相信只聽古早時期古典樂的,也應該大有人在就是了),而且若說這是聖桑的實驗,我覺得算是成功的,整段樂章前後這樣的對比滿好的啊。
    這段真的是密密加圈!!~~~~~~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至於我家的音響,就算沒聽過教授家的系統,我老婆也從來沒滿意過,因為她平常在錄音室就已經聽到很好的系統了,家裡的音響對她來講只是勉強入耳而已。此外,我家的系統目前和教授家有很大的差異,除了訊源可以用s1500頂一下,其他有太多環節要動了,而且也不確定該先動哪個,其中我覺得電源應該是最重要的,沒有好電源,就算換了好器材,也只能發揮那些器材一半的功力吧,很浪費,但我們現在房子是租的,不太可能搞拉專線那些有的沒的,所以還是先用目前的系統將就著聽吧。
    哈哈,敗敗敗敗敗敗敗敗敗敗敗敗........先向著全套音響系統五十萬元以上邁進!......

    還有一個我們一起回憶:就是這張可怕的雍根管風琴協奏曲:


    我們欣賞的是第四樂章,目的是要聽可怕的鈸聲。從一開始到第一次鈸聲出現,我家訪過很多系統都會覺得這段音樂真的是吵死人!那你們覺得吵嗎?......

    不過我的確是害怕樓上會殺教授,所以放到一半就暫停了。而播放這張唱片,會覺得它的超低頻比不上『進階版小牧神』(這是舒密特的音樂不是皮爾奈喔!)那麼滾滾而來,沒錯吧?

  10.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3066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又是這個令我百思不解的問題:什麼是『箱音』啊?
    箱音是指喇叭產生了非音樂本身的聲音,實際聽起來是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但我老婆後來確認那不是喇叭的箱音,而是錄音中鋼琴的聲音,所以不應該用箱音這個詞。

    我老婆想表達的是「鋼琴箱體的聲音」,但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聽起來則像是「兩隻麥克風同時錄音時,因相位差而產生的聲音」或「用雙手捂著嘴巴講話的聲音」(他們在錄音室裡常聽到這種聲音)
    此篇文章於 2017-12-05 10:59 PM 被 Deen 編輯。

  1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3067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繼續補充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Deen老婆播放一張她喜愛的cd結果發現在我的系統很小聲就可以聽到一大堆微小的細節

    她放的是星際效應電影原聲帶的第8軌,也就是主角們在大浪星遭遇如山高的巨浪襲擊那一段的音樂。


    這張原聲帶所有的聲音是分別在不同的空間錄下,並加上合成樂音,於後製時混合而成,所以沒有所謂的"現場",但仍有其虛擬的音場。我老婆她相當推崇第八軌的混音,因為配樂家漢斯·季默在整體的大音量樂音中,藏了一個細微的旋律,聽起來像是從極遠的前方所傳過來的聲音,這細微的旋律有畫龍點睛之妙,可以突顯出巨浪那驚天動地的震憾力。


    我們當初買音響時,就是以這曲為試聽曲目之一,結果多數音響都聽不到那個細微的旋律,最後是試聽PMC twenty5 24這對喇叭時,才通過測試(不過我們試聽的喇叭很少,說不定大部份的喇叭都可以通過,只是剛好我們前面聽的沒通過而已)。雖然twenty5 24通過了,但在我們家,得開很大聲才能聽清楚,而在教授家則不用開很大聲就聽清楚了。


    另外想順便請教大家一個關於PMC喇叭的問題,就是通常大家對PMC喇叭的印象就是暫態相對偏慢,而這一點在教授的標準中是不合格的,不過twenty5系列是由PMC的第二代所設計的,我在想會不會和由第一代設計的老PMC喇叭不同,或許暫態不再偏慢?我從沒聽過舊款的PMC,所以不得而知,有沒有人實際比較過新舊PMC的差異呢?


    再回到當天的家訪,教授少提到1930年代的歷史錄音(我忘記曲目了,是孟什麼根的音樂嗎?)。那天教授放了一曲1930年代的歷史錄音,他想知道其系統是否能讓人可以舒服地聽這歷史錄音,甚至當成背景音樂聽,不過聽了之後,我們三人一致認為底噪太大聲,仍然有嚴重的干擾,還是不太適合當背景音樂聽,而且我老婆職業病發作,她說她很想把那個底噪修掉,但我想教授應該不能接受這種可能會破壞音樂的"加料"行為XD


    好像差不多了吧,那天大家總共上了幾次洗手間之類的東西應該不用講,那麼我的補充就到此為止了。(END)


     

  14.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3068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我老婆想表達的是「鋼琴箱體的聲音」,但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聽起來則像是「兩隻麥克風同時錄音時,因相位差而產生的聲音」或「用雙手捂著嘴巴講話的聲音」(他們在錄音室裡常聽到這種聲音)
    所以教授知道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聲音嗎?之前您說「背後有些聲響學的東東我先研究一下,幾天後再來公布答案」,答案是什麼呢?

  16. #3069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etsuka 查看文章
    Amanda Brecker的Blossom專輯的第一首曲目Blossom。這張專輯倒底錄音好不好我無法評論,但是在我家裡系統播放時一開頭很結實的低頻聲在教授家播放是軟趴趴的而且人聲的感情起伏也都不見了。
    教授家的空間在35Hz有大陷,我猜Blossom的bass聲是因為這樣而變軟
    人聲的感情起伏不見就想不到要怎麼解釋了

  17.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18. #3070
    註冊日期
    2017-01-17
    文章
    373
    Thanks
    670
    Thanked 395 Times in 21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還有一個我們一起回憶:就是這張可怕的雍根管風琴協奏曲:


    我們欣賞的是第四樂章,目的是要聽可怕的鈸聲。從一開始到第一次鈸聲出現,我家訪過很多系統都會覺得這段音樂真的是吵死人!那你們覺得吵嗎?......
    在我家沒那麼吵,在教授家比較吵,所以我才會說我家的系統比柔美(某些聲音被修飾掉了)
    我老婆說銅管大合奏聽起來吵很正常,她以前在學校管樂隊時,銅管合奏時聽起來就像在教授家聽到的那樣
    (不過會不會因為學生用的樂器比較差,所以聽起來比較容易吵?)

  19.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