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15620624625425525625725826630635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2,551 到 2,560 共計 3768 條
  1. #255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這感覺你好像對年紀稍長的女性有貶低之意哦...
    P.S. 月童姐X0啦??!!!
    我一向非常尊重年紀『很』長的知性貴婦,其他數字我什麼都沒有說,都是你說的!那天店面被人砸了活該!...

    P.S. 月童現在都是聽現場的NSO,每年都是套票全包,又被我指點如何聽出呂紹嘉與NSO的正確演奏,還可以與呂紹嘉直接討論。我怕她現在己經對HI-END音響沒有興趣了,到是只對『非主流古典音樂』特別有興趣,例如 NSO 這次的梅湘。真可惜我沒有去聽!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所以想要她踏進音響店,必需播放『非主流古典音樂』才有效哩!....:)

  2. #2552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一向非常尊重年紀『很』長的知性貴婦,其他數字我什麼都沒有說,都是你說的!那天店面被人砸了活該!...

    P.S. 月童現在都是聽現場的NSO,每年都是套票全包,又被我指點如何聽出呂紹嘉與NSO的正確演奏,還可以與呂紹嘉直接討論。我怕她現在己經對HI-END音響沒有興趣了,到是只對『非主流古典音樂』特別有興趣,例如 NSO 這次的梅湘。真可惜我沒有去聽!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所以想要她踏進音響店,必需播放『非主流古典音樂』才有效哩!....:)
    讓她自個ㄦ帶片來~~~ 殺音響殺音樂都ok~

    P.S. 你說她大我20歲, 那我現年40...所以...

  3. #2553
    註冊日期
    2007-05-26
    文章
    49
    Thanks
    105
    Thanked 9 Times in 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luelounge 查看文章
    Remo兄對爵士樂的感覺沒錯,很多爵士樂唱片很明顯的有一套"公式化"的錄音模式,而且出版比例上已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以致於絕大多數市面上"容易買到"的爵士唱片聽起來完全感受不到樂手厲害之處。 不過,說真的,爵士樂曾經也是主流的流行音樂,樂手為了賺錢會出很多芭樂再所難免。 所以後來我開始過濾所謂的"錄音室的demo版",只留下有內涵的錄音室作品,並著手搜尋"各樂手的現場錄音"。 倘若您真的聽膩了公式版的爵士樂,建議找一張LIVE 版比較看看同一首曲子,你會發現那些樂手們在錄音間版本中留了好大一"首"呀。

    至於錄音,我個人認為牛筋、觸絃、琴韻與樂手位置,只要後製上有focus到都可以做的出來,但如果說到"重現"自然的現場氛圍就超高難度了。 在此推薦INA出的Sarah Vaughan與上原廣美+Chick Corea的Live Duet,這兩張無論在內容與錄音都是非常好的品項,尤其是INA的錄音,完全顛覆了以往聽大公司錄音所記憶的Sarah Vaughan印象,好到把Sarah Vaughan嘴邊細微的技巧,生動的錄了進去。
    完全同意 bluelounge 兄對 live 錄音的看法。現場演奏才能聽出樂手的功力。大部分的 jazz 錄音室專輯都是多軌錄音,再透過後製來製造出一個虛擬的音場。我很喜歡 Bill Evans 的 Waltz for Debby,這張就是在一個小酒館裡的現場收音。以我的木耳聽來錄音跟演奏都有極佳的水準。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Erick For This Useful Post:


  5. #2554
    註冊日期
    2008-04-11
    文章
    694
    Thanks
    320
    Thanked 170 Times in 82 Posts

    預設

    啦滴賽的一堆@@@有建設性的不多...

    尊重一下版主嘛...

  6. #2555
    註冊日期
    2012-02-01
    文章
    7
    Thanks
    0
    Thanked 5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請問一下,在聽到聲音的過程中,大腦會不會把中間短暫的空白自動地填補上去?
    就像是看動畫一樣,動畫所畫的是每個分鏡,但是連續撥放時大腦會自動地填補適當訊息填補視覺所接收到的中斷。

  7. #2556
    註冊日期
    2012-05-31
    文章
    118
    Thanks
    637
    Thanked 748 Times in 48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這是否是所謂的”不識字兼沒衛生”?

    究竟是根本不懂就拿來亂用?還是根本就是故意?兩者皆不可取啊...|(|-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哈哈哈 別再咬文嚼字了拉, 我相信大部分的言語都是沒有惡意的,

    多多正面交流才是~

    期待更多正面交鋒.....啊.....是正向交流啦........
    正面討論引據得入情入理!
    是義正詞嚴!但使謬論銷聲匿跡!





    臉書上身 基測生作文討讚…0分-中國時報

    基測作文「影響生活的一項發明」 寫衛生紙、助聽器 感情真摯拿滿分-自由時報



    《釋義:》
    「正面」:比喻富有教育性、好的一面。
    「討論」:探討研究、尋求結論。
    「引據」:引用、根據。
    「得」ㄉㄟˇ:應該、必須、需要。
    「入情入理」:非常切合情理。
    「是」:(用於本文)表示肯定判斷的話。
    「義正詞嚴」:義理正當,措詞嚴厲。亦作「詞嚴義正」、「辭嚴氣正」、「辭嚴義正」、「義正辭嚴」。
    「但使」:只要。
    「謬論」:荒唐錯誤的言論。
    聲匿跡」:隱藏形跡,不公開出現。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他平生最趨炎附勢的,如何肯銷聲匿跡,如今接連把他悶了幾個月,直把他急得要死。」亦作「匿跡聲」、「跡」、「聲匿跡」、「跡」。
    資料來源:教育部《成語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此篇文章於 2012-06-22 05:30 AM 被 diveronline 編輯。 原因: 釋疑? 補《釋義:》

  8.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iveronline For This Useful Post:


  9. #2557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整齊的華格納與不整齊的佛瑞

    整齊的華格納與不整齊的佛瑞

    討論為什麼需要正確的音響來欣賞正確的管弦樂演奏時,我故意以『不整齊』來形容法國管弦樂團與法國古典音樂的特色。運氣真好,有這樣的一張錄音超級正確的ZZT,可以輕易聽出『整齊』的華格納與『不整齊』的佛瑞,以下先引自林主惟在新天新地唱片行網站的介紹:
    引用 作者: STSD
    上諾曼第魯昂歌劇院管弦樂團的佛瑞作品集。
    又一個法國樂團向我們展現其面貌,無論我們以為自己多麼熟悉這個國度,但總是還有許多隱密之處。
    其實,SKARBO在2010年,已經與上諾曼地官方合作以-諾曼第與印象派為主題,製作了一套畫冊般的專輯,獨奏家就來自於上諾曼第魯昂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首席陣容。

    這張新發行則讓我們聽見這個樂團的聲音...很微妙。改天我來做一個法國非巴黎樂團的專題吧。
    選曲非常精彩。佛瑞非常少數的管弦樂作品中最有名的佩利亞與梅莉桑,管弦樂伴奏版本的佛瑞藝術歌曲精選、悲歌。
    末了是華格納充滿田園風情的齊格非牧歌,這應該是上諾曼地的田園吧?


    廠牌:Zig Zag Territoires (ZZT) / 編號:ZZT30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有趣的事,你會發現佛瑞的《佩利亞與梅莉桑》第一曲與華格納《齊格非牧歌》在『音樂線條』上簡直相差不遠,但是佛瑞的和聲與音色相對於華格納來說,是『不整齊』的,所以一個是具象的德意志精神,而另一個就是象徵與抽象的情景了。因此,不能正確表現出這種『不整齊』,只怕都是把佛瑞演奏成華格納了,當然意謂著從來沒有聽過真正的佛瑞。

    沒錯,我聽到這個正確錄音,才發現XXXX的我過去沒有真正聽懂佛瑞,直到這張唱片才明白了!

    等下我貼上兩個試聽檔,大家測試看看音響夠不夠正確?不夠正確,兩個就都是華格納,佛瑞會不見了!...

    『整齊』的華格納:
    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Orchwagner1.wav

    『不整齊』的佛瑞:
    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OrchFaure1.wav
    此篇文章於 2012-06-25 03:02 AM 被 psycho 編輯。

  10.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255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看看兩歲小鬼的聲音辨別力有多麼強吧!只有接近正確錄音與非正確演奏的 比利時樂團、指揮與錄音,他才會開心地跳舞,切換成阿巴多與倫敦愛樂的DG爛錄音與問題演奏,看到他不爽的表情了沒?再切回比利時樂團,繼續跳舞......

    聽音樂與玩音響的大人們,為什麼兩歲的小孩子就可以如此不受污染?

    以下我的學生自己寫的評論:

    .......以現在的古典樂為例子,現在社會最崇尚的是包裝過後柏林愛樂樂團,這些音樂經過包裝之後跟媒體的行銷過後,看似世界級的水準的發行量,看似全球樂團的首席,但如果真正仔細聽過會發現,其實發現這個人人耳熟能詳,包攏整個古典樂市場的CD其實是個屁,老師以他兩歲小孩為例,(我有上網查過發現老師的小來跟老師好像喔~)如果就以老師所說,拿一片柏林愛樂所演奏的曲子跟一片雖然名不經傳,但卻是老師仔細挑選過的經典,兩首曲子一模一樣,但仔細一聽就發現,那個被稱作是世界級水準,壟罩整個古典樂的柏林所演奏出來的曲子,其實是非常刺耳,(高中時是吹管樂的,指揮告訴我們一個好的樂團應該是要把每個樂器的聲音發揮出來,但卻又協調的在一起,陪襯樂器要怎麼襯托主要旋律,才能讓整個聲音聽起來是要有彈性……之類的)但我卻聽到老師放給小孩聽的第二首,有些音樂是呈現刺耳,不協調的聲音,不適非常悅耳但如果我是一般人,在沒有把兩首曲子放在一起比較,通常都會隨著大眾的浪潮購買最大宗的樂團。
    這位學生只是犯了一個錯,我可沒有說影片中的第二個是柏林愛樂,不過也是一個欠批的『據說是』世界級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啦!

    其實也許演奏不是這麼一無是處,真正的問題在錄音,尤其是發行CD時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進行的後製加料。聽LP的人不會有這麼昏倒的感覺,因為LP比較沒有這麼亂來。

  1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2559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尤其是發行CD時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進行的後製加料。聽LP的人不會有這麼昏倒的感覺,因為LP比較沒有這麼亂來。
    這也是我在去過錄音室之後,對CD唱片的~絕望!

    真的!連對psycho兄推薦的唱片都懷有疑心!(sweat)

    口水聲,樂師手機轉震動的6響來電震動聲都修掉了,還有什麼搞不出來...8)

  1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emo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256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這也是我在去過錄音室之後,對CD唱片的~絕望!
    真的!連對psycho兄推薦的唱片都懷有疑心!(sweat)
    口水聲,樂師手機轉震動的6響來電震動聲都修掉了,還有什麼搞不出來...8)
    這個就有點過猶不及了......:P

    因為目前還沒有十全十美的ORTF錄音,所以我推薦的正確錄音還是有很多廠牌使用『輔助麥克風』進行嚴格定義上的加料;只是,這種加料只有在極昂貴的音響與極龜毛的耳朵,才能被聽出來;並且,它是『不會造成音響不等於現象』的加料,也就是說,就最嚴格的音樂欣賞角度來說,這種加料不會影響音樂本身的表現。

    在這種層次是美學的層次了,也就是說,到底要不要把錄音中的雜訊過濾掉?如何過濾?其實都是隨著不同時代的科學水準,而有不同的美學標準;唯一完全相同的目的,就是讓音響變成現場,讓正確演奏可以輕易被聽出來,讓正確音樂可以輕易表現出來。

    正因為知道 remo 你的『音』之素養己經非常高了,但是也不能把洗澡水與嬰兒一起倒掉,所以我才要提出上述美學立場.....:)

    而我前文再三強調加料之毒,理由也很簡單:聽不懂、聽不出加料之害的,不能高蹈加料美學這個最高層次,則就是一種自我欺騙與虛偽了。以目前的社會環境來說,還是只能停留在這個標準。

  1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