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210111213142262112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11 到 120 共計 3768 條
  1. #111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通通別客氣,找一天大家一起殺去 sp007 家,再去 john925 家,真相就大白了嘛!....
    真相就是..........


    十億不是我拿的.........

  2. #11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我最近也逢人就問耶(cash)(cash)(cash)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真相就是..........


    十億不是我拿的.........

  3. #11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今天有兩個網友被我用唱片下毒,以下是我採用該唱片測試音響系統的詳細內容,歡迎討論,互相漏氣求進步....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音樂美感的經歷(三)『音場方法論』之音響調整



      於是,請播放這張《西達莉絲與小牧神》,跳到第十四曲。

      第14曲成為關鍵是因為它是非常可怕的照妖鏡。本唱片是雙麥克風ORTF錄音,以左聲道來說,它不只錄進了『右邊樂器』從『右邊』而來的聲音,還錄進了樂器聲撞到側牆而反射到左麥克風的聲音;對這隻左麥克風來說,這個反射音是從『左』邊而來的。那好了,如果擺位不當,樂器的位置會一下子從左邊來、一下子從右邊來.....。

      更嚴重的是,反射音是『選擇頻率』的,也就是某些頻率反射音強、某些頻率差。所以就第14曲而論,一開始第一隻木管的中高音旋律,任何起碼的系統都會定位在靠近中間的位置;但是一演奏到低音域,左牆的反射音大增,樂器就會突然跑到左邊了。正確的調整下,它應該出現在『中間偏左』的『遠』處,而演奏到低音域時會偏左是很正常的。

      再來的第二隻木管,它的定位是在第一隻木管的『前方』之『近』處。演奏的旋律與第一隻木管一樣,而兩者的前後深度關係從頭到尾都必需一致。

      再來的第三隻木管,是在第一隻與第二隻的『右』邊,而且應該是在中央偏『右』的『近』處。

      最後是雙簧管,當然一定在極右邊,定位在『遠』處。

      上述的左、右、前、後定位關係都準了,可以再用兩首曲子確認:回到第四曲,剛開始應和小號的應該是『長笛』的極高音域,定位在中央偏『左』處。再來變大聲時,極高音是『短笛』,定位在『更左邊』。

      這時立刻轉到第七曲,第七曲一開始的主旋律之高音就是短笛,你會發現其定位與第四曲的短笛應該在完全相同的位置。短笛主奏時以低音管進行對位旋律的伴奏,再來是長笛主奏而由豎笛以對位旋律來應和;這時你會發現長笛的位置與第四曲一開始的極高音長笛是一樣的,而豎笛在中間左右。於是,快轉到3:00,這時開始了最美麗的豎琴與獨奏大提琴的伴奏,再加上豎笛令人陶醉的主旋律;這時會發現豎笛的定位與剛開始擔任位旋律時是一樣的。

  4. #11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音響的大場面與小場面之對比能力

    音響的大場面與小場面之對比能力


    今天同時討論上述唱片的第七曲,有一種音響效果是大場面與小場面之對比,不知道對應在發燒友的術語是什麼?提出來就教大家....

    這首第七曲從三分鐘開始是一段豎琴伴奏、獨奏大提琴對位助奏,豎笛獨奏;如同室內樂般『小場面』的音樂。一小段時間後,豎琴伴奏不斷,小提琴全體合奏主旋律,展現出『大場面』。

    越好的音響系統,這種『小場面』與『大場面』的對比越明確。當然,兩者都有一個比較基準:豎琴的伴奏。兩者都有同一台豎琴的伴奏,豎琴的大小位置都不能改變的前提下,聽聽看小場面與大場面的差異。

  5. #11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明天會找時間來用功一下 :*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今天有兩個網友被我用唱片下毒,以下是我採用該唱片測試音響系統的詳細內容,歡迎討論,互相漏氣求進步....

  6. #11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明天會找時間來用功一下 :*
    還要先多謝你和 michal99 吐槽我!...

    原來我對於『超低頻』的定義與一般發燒友實在相差太多....:P

    後來主惟用三用電表測了一下電壓,他x的只有106v,怪不得超低頻的量感頗為不足。可是,因為我只注意到超低頻的細膩度,到是不在乎量感問題,結果就漏氣了...

  7. #11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超低頻的"彈性"的確不太好想像...

    ㄚ..大師...不要一下就要求到研究所等級啦!(sweat)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還要先多謝你和 michal99 吐槽我!...

    原來我對於『超低頻』的定義與一般發燒友實在相差太多....:P

    後來主惟用三用電表測了一下電壓,他x的只有106v,怪不得超低頻的量感頗為不足。可是,因為我只注意到超低頻的細膩度,到是不在乎量感問題,結果就漏氣了...

  8. #118
    註冊日期
    2007-07-29
    文章
    4,235
    Thanks
    1,107
    Thanked 902 Times in 43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還要先多謝你和 michal99 吐槽我!...

    原來我對於『超低頻』的定義與一般發燒友實在相差太多....:P

    後來主惟用三用電表測了一下電壓,他x的只有106v,怪不得超低頻的量感頗為不足。可是,因為我只注意到超低頻的細膩度,到是不在乎量感問題,結果就漏氣了...
    大師不要這樣講啦
    聽覺這檔事 還是要有面對面的實際交流,才有辦法溝通啦
    都是透過文字的話,那落差會粉大的啦

    經過今日不期而遇,才知道原來你寫的你要求的是這樣的啦
    正在聽另外一片啦,有空再心得報告一下
    晚上只能小聲聽,大致上是錄音良好的cd

    真是的,本來只是輕鬆聽cd的
    現在搞的要粉正經的聽

    不能摸魚

  9. #119
    註冊日期
    2007-07-29
    文章
    4,235
    Thanks
    1,107
    Thanked 902 Times in 437 Posts

    預設

    總算把兩張CD都聽完了,不過昨天我是不只買兩張啦(sweat)
    先說第一張紅色的吧

    這張CD當初是在去年圓山音響展的時候,注意到的,當時感覺錄音不錯
    曲風沒聽過,但是蠻好聽的,效果真是不錯

    剛好新天新地老闆就在哪裡,經老闆解說
    才知道是法國片,現代的曲子
    從那時就一直記著,只是一直拖著沒去買:P

    今日仔細聆聽,發現此片,在我的系統上
    是一部可以輕鬆聆聽的大編制,平平順順,舒服入耳
    說爆棚,也不會太爆
    就差了那麼一點點,感覺快到了,可是音樂卻突然沒有繼續下去
    不會把你的系統逼到極限,讓人掩耳逃離的音樂片

    不知道是作曲家的關係還是指揮詮釋的手法,這我就無法表示意見了
    若是有同曲目的CD可以比較,那應該找出些許端倪

    結論:這是一張表現不錯的片子
    若是你喜歡輕輕鬆鬆的聽音樂
    這片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對我來說,此片的口味稍嫌清淡(音響效果部分)
    音樂性倒是不錯,現代音樂竟也可以如此讓人舒服
    難得一見的曲子(clap)

  10. #12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超低頻的"彈性"的確不太好想像...
    ㄚ..大師...不要一下就要求到研究所等級啦!(sweat)
    其實我算是半路出家的音響迷....

    我對音響的標準,完全建立在『跟真實的樂器(樂團)要一樣』、『能表現出樂譜的內容』,所以很多音響迷在乎的,我不見得在乎;很多我認為是簡單標準的, 大家會覺得太困難...:P :P :P

    沒關係,我在想,只要根據的唱片是相同的,那麼在相同的音樂資料之下,應該可以很快地建立相同的音響感覺現象,進而建立相同的音響語言;再來就很容易溝通、從而更容易進步了!...

    我先前或後來講的音響現象,如果太難或戈不切實際,甚至根本是錯的,歡迎小葉、michael99與其他網們用力指教喔!這樣子大家就可以建立一套溝通的語言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