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lounge 大大千萬別客氣!有你這篇指正文章反而可以導正我前文造成的誤解,並幫助我彰顯真正的文意;這麼好的『異見』,我絕對求之不得呢!....

首先,對於我完全不懂爵士樂而用詞不夠精準的事實,得向你與任何爵士樂友道歉,的確『氣氛』一詞看偏了jazz。

不過,回到我的原始文本,我講的應該是『實然』而不是『應然』;現實世界上的確有很多聽 jazz 的都把它『氣氛』化,造成不懂jazz真正內涵的旁觀者如此誤判,這也只能說人的能力有限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原文重點也不是jazz是否都在講氣氛,而是要帶出:『很多古典音樂演奏只是展現氣氛,不見得是樂曲真正內涵』。就此而論,bluelounge 跟我應該是完全同一路的:我們都反對把(古典音樂/jazz)『氣氛化』,應該握握手!....

所以把原始文章修正成:
誠如當前流行的JAZZ觀點往往過份強調只聽『氣氛』,這種角度上流行的古典音樂名盤其實也是聽氣氛的,所以上述鋼琴家以最善長氣氛的富蘭梭瓦最知名、賣得最好;梅耶次之,而最深刻最有內涵的蕾菲布則完全被忽視。.......』

這樣子就比較沒有問題了吧?.... 

引用 作者: bluelounge 查看文章
JAZZ 很強調聽『氣氛』...

之前閱讀psycho大大的文章很久,沒想到第一次浮上來發言就提個異見,還請大大多多指教包涵。 關於Jazz的聆賞,其實最惋惜的就是大多數樂友仍把欣賞爵士樂的重心放在氣氛這一點上,舉例子來說,像人手一張的KIND OF BLUE(中譯"藍調泛泛":^)),無論是側標或網路上所見的聆賞角度大多都離不開"大師陣容"、"經典爵士"、"獨特氛圍"、"發燒錄音"等…充滿"名牌催眠+感覺"的形容詞,然而至今卻仍不見樂友針對裡頭所包含的技巧含意做過討論,如深夜點播率較高的首曲SO WHAT,是一首由MILES刻意設定兩個合絃反覆上上下下進行的曲子,由貝斯手與鼓手盡責供給穩定的節奏與合絃,使曲子猶如一條障礙PK賽的關卡,讓大師們"靈機應變"展出各路不同的破關招式,真材實料,一音一符毫無亂來與隨便的錄音,這才是聆聽爵士樂真正的重心。 惟可惜後來90年代流行界出了個Kenny G的影響,商業操作下,把爵士樂推銷成茶餘飯後的背景音樂或調適心情(簡稱調情)的工具,而忽略了其實大多數的JAZZ也應抱著ART OF THE MOMENT的態度來聽,以免在聆聽中間錯失那短暫而又精華的一抹靈感…;( 事實上,我真的很希望在錄音的正確性方面也有討論關於爵士樂錄音水準的議題,只可惜在我所知的經典爵士樂錄音中沒有多少作品的錄音待遇有如古典音樂般的講究…所以也許爵士樂裡只有"錄音水準"才是真正搞氣氛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