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輕針壓比較Hi-Fi?
你說的輕針壓是VTA降到最低,再用非廠商建議的輕針壓嗎?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請參考《古典音樂唱片的版位問題,包括 CD 與 LP》討論串,因為去rendzaw兄家交流,確定了我LP調整方向是有意義的;於是,HI-FI 走向輕針壓, 但是音質還是要兼顧,所以今天跑去煩了羅啟良老大一整天,改裝項目是:

一、把原本的爛爛台製唱頭蓋換成 ORTOFON LH-2000 唱頭蓋。
二、為什麼沒有換 五千元級的唱頭蓋?因為那種唱頭蓋也是使用中間一塊碳纖維來對付震動,這下子用 rendzaw 碳纖維片應該夠用了。
三、最大條的,把 SUMIKO MMT 的原始臂管線改裝成 ORTOFON 臂管線。
四、為了搭配,我自作主張換了 ORTOFON 8N 的唱頭四色線。

結果一聽....果然,與原先相比,HI-FI 性能的提升『極不明顯』,可能要等 RUN-IN;但是『音質』卻足足提升了一大截,有夠爽....

看起來,人類聽覺音響上的『HI-FI性能』與『音質』可能來自不同的物理刺激特性,更容易因為每個人用詞差異而導致溝通完全失敗。像原先參考他人心得時,看到 myav 的 scs網友宣稱輕針壓後的小提琴一點都不刺耳、更好聽。這句話就表面意義而言是為了輕針壓理論之HI-FI性能扣了二十分以上,因為真實的小提琴本來應該是『該刺耳就要刺耳,該順耳才要順耳』,任何宣稱小提琴不刺耳的音響系統或錄音,我都可以百分之百指出那絕對是加料的修飾作法。

去 rendzaw 店訪聽到他們所謂的小提琴示範,原來是 TESTEMENT 的柯岡;當下一聽,真相大白,我知道了...

這張唱片是明顯的英式美聲加料,中頻有不正常的厚度。而一般LP系統為了『音質』,往往極度『突顯中頻的正確』而輕忽高低頻的正確,於是播放這種『中頻厚度不正常』的唱片,中頻被雙重突顯,當然會過衝、當然會刺耳了。

有另一種中頻加料,是極度誇大『中頻的動態』,形同是中頻使用EQ拉大音量;乍聽之下很有動態、很有氣勢,誇大的中頻動態也的確讓很多中頻的微動態細節被突顯出來,很容易造成『高解析、高動態』的嚴重錯覺。其實,只要買一台EQ,就算使用MP3也可以得到這種誇大中頻的LP式美聲。

以上音響調整方法,當然會造成 TESTEMENT 的柯岡變得刺耳;我敢直接預測:這種誇大中頻的音響系統,播放DG與PHILIPS一定特別好聽。理由很簡單:DG是中頻太薄,PHILIPS是加料過度到完全無暫態,這兩者都需要人工加料才能找回一點點真實音樂的訊息;但是無論怎麼加料,都跟真實音樂相差甚遠。

所以輕針壓派所謂小提琴的美聲,不是美聲,更不是順耳,而是『平直的頻率響應』,所以不會『有特定頻段突起』而有『過衝感』。同樣播放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第五樂章知名的『弓背敲弦』樂段,HI-FI性能強的系統一定會覺得這聲音『更刺耳』,因為原本作曲家就是要刺耳....

以這個例子來切題,主要是我覺得當天使用的LP訊源與唱放、擴大機,在音質的細部調整都有很大的可改善空間。我當然了解這種音質的調整無法『誇張地』突顯輕針壓的 HI-FI 優勢,但是太HI-FI的聲音的確對大多數人難以入口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我今天去找羅啟良老大,完全針對音質來改善;果然,『HI-FI性能』與『音質』是兩種分開獨立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