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我想Psycho大的意思不是真的在編制上少了什麼樂器;而是指揮是否有忠實的把樂譜上的每一個聲部都適當地表現出來。我不相信那個指揮會為了什麼原因當真少用了什麼樂器。

至於能否聽到某個聲部重不重要?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美學觀點的問題。對我個人來說,如果作曲家把某個樂器或是聲部寫進樂譜裡,他們一定有他們的意圖;就像小說家在文章中創造某個角色一樣,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的作用。如果指揮沒有把樂譜裡有的聲音(像上面例子裡的低音號)表現出來(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我怎麼能很有信心的告訴自己:這正是作曲家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如果作曲家覺得低音號不重要,那麼他們何必花力氣去寫那些音符呢?

您說的沒錯,罐頭音樂都是mastering之後的結果。所以,我們聽到的錄音和現場聽到的演出可能差很遠(我是指聲部平衡)。我們從載體上聽到的應該可以說是指揮/音樂家和製作人共識的結果。

如果我們假設卡拉揚的錄音都是符合他的美學觀點下的作品: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又承認這樣的錄音是可以接受的,那麼我們是否間接的承認:這些沒聽到的聲音是不重要的?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豈不是間接的承認作曲家沒必要寫下那些音符?那些音符真的不重要嗎?
所以這是罐頭音樂的限制, 中間經過了太多的人工調整的步驟. 而且我(或許也包括您和psycho兄)也沒有聽過Karajan的現場, 所以無法推斷現場與錄音最後呈現的差距有多大.
我也不以為需要(或是有資格)幫Karajan做什麼詮釋或錄音美學的假設. 但也毋需見樹不見林. Karajan縱橫樂壇數十年, 如果連這種最基本的細節都不曉得(或是您所說的作曲家的意圖), 早就在高手如雲的歐洲樂壇被打成落水狗了.
藉由錄音所呈現的細節與否來評斷一個詮釋是要小心的, 一方面這會隨硬體的能力高低受到誤導, 另一方面也受限於後製過程的人工調整; 是否也表示我們無法被一些早期mono錄音的偉大演奏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