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開始聽古典音樂以來,一直對於人聲的古典音樂如藝術歌曲或歌劇充滿排斥;總覺聽不懂、聽不慣、沒意思......不像鋼琴或小提琴一樣總是千變萬化。

現在聽了一大堆 Malibran 的黃金年代歷史錄音之人聲唱片(主要是法國與義大利歌劇)之後,卻發現我自己己經莫名奇妙學會了分辨人聲演唱技巧的好壞;開始感受到:原來『人聲』也是千變萬化。

仔細想想,很可能先前對人聲沒興趣是卡在這兩點:

第一、不懂人聲的技巧,例如一般愛樂者總愛強調男高音的HIGH C或女高音的HIGH C,但是這些歷史上的歌劇高手卻不在此。

勉強來說,她(他)們『咬字清晰』,努力讓『語言的韻味』與『音樂的韻味』是完美相乘而倍增的。這就好像小提琴的泛音與雙弦人人都會,但是一跟超級高手富蘭奇斯卡第或Tosi相比,馬上就變成咬字不清的尋常小提琴師......

使用這種『音、樂分立』的方法聆賞歌劇,完全不必理解歌詞與劇情,就可以輕易感受演唱者的技巧了。

而過去40年來不喜歡人聲,一方面是聽不懂,更可能是『沒有聽過高手』、誤以為人聲藝術僅僅如此低水準,造成內心隱隱鄙視人聲音樂。聽到 Renée Doria 之後,嗚.....我對不起人聲這個樂器,原來人聲可以如此高明......


第二、因為不懂人聲技巧,所以欣賞人聲傾向感受卡拉絲式的『戲劇性』。這當然不是錯誤的,但是『戲劇性』是『樂』的層次,是一種主觀的詮釋與感受,聽久了真的很容易無法『更進步』。

相對的,回到『音』的層次,把『人聲』視為像小提琴一樣多樣的技巧與音色變化、當成一種樂器、欣賞它與樂團的融合效果。ok,又學會了人聲的分辨能力了。


『人聲』對音響是良藥也是毒藥。因為人聲是我們最熟悉的樂器,所以只要學會分辨人聲的『音色能力』,那麼無論原始錄音再怎麼爛,都可以輕易聽出演唱技巧的水準。不像鋼琴,錄音爛到某種地步,就難以聽出技巧好壞了。

所以 Malibran 這些超級老錄音,對我來說與現代錄音藝術相比別完全不影響;因為原始錄音再老再爛,演唱者的技巧仍然可以輕易分辨,造成很快就可以進入音樂本身的享受。

毒藥是,如果人聲聽的是『情感(戲劇感)』表現,那完蛋了。我們對人聲的熟悉度,造成再怎麼爛、再怎麼錯誤的音響,都可以輕易辨認出人聲的『情感(戲劇感)』表現。換句話說,聆聽到人聲的情感表現,無法正確分辨音響的科學性能。

人聲的唱片可不可以分辨音響的好壞?如果是欣賞該唱片的『磁性』、『渾厚的嗓音』、『嬌豔的美聲』這種偏向情感表現的層面,大概會造成誤判。至於流行歌曲或jazz的人聲要如何判定『音色』的『技巧』,我就完全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