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響密技到音樂本身的感動


  本來是以『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想要檢驗 remo 的音響密技,結果卻成功地把 remo 推下音樂欣賞的感動,再次說明了音響與音樂的客觀現象學之層次....:)

  remo 與我私下悄悄話分享他的 cd 拋光密技,講著講著,本來對古典音樂興趣不大的他,居然被一張管弦樂電到了;這段佳話都是私下的悄悄話,可是 remo 太害羞不敢貼上來。但是我一向認為,真誠的音響玩家,萬一觸及音樂欣賞,有可能比專業的音樂欣賞家還要更有音樂深度。所以我決定徵得同意後,把這些有意義的悄悄話經適當修改後公佈;也算是與網友們共同分享從音響到音樂的感動....



引用 作者: remo
我挑了第一排的兩張,這次處理的是小牧神那張,另外一張〈???〉我先保密!

小牧神我比對結果,處理後變得“明朗”,跟我處理其他片子的效果是一樣的,宛如又到了現場!

比對小牧神未處理前,跟〈???〉也同樣未處理,我只能說〈???〉真的是麗質天生,從錄音到CD片,都相當好!它片子讀取面很透亮!(y)

再比對小牧神處理後跟〈???〉還是同樣未處理,我想兩者的明朗度已呈相當,但其錄音本質上的差異並未改變,也就是就算小牧神做了拋光處理,〈???〉的勝出依舊無疑!(clap)

呵,我想psycho兄應該也猜出〈???〉是哪一張吧!:o

psycho兄知道我處理1812那張的事,小牧神就跟1812差不多,超難搞的,不過我還是把它弄得像日本製造的CD一樣,亮晶晶!希望您能聽出些什麼來〈很怕像您說過的,如果器材夠水準的話,CD片的這種情況並沒有太大影響(sweat)〉

至於〈???〉我還是會作拋光!:P
引用 作者: remo
為了確認聽感,我把未處理的小牧神錄成MD,睡前聽〈這是我最能感受差異的時候,而MD也不是隨便錄的〉,一如以往經驗,懵懂而無味的感覺,我算是勉強強迫在聽!

處理後,我放空去聽〈這張唱片我原本就不熟,根本不曉得也沒有預設心理要去注意哪裡〉
結果引起我注意的,是先前兩次聽都不知道的騷動聲,然後我是“變得專注”去聆聽這我從沒聽過的樂曲!〈基本上交響樂本來就不是我喜歡的領域,不熟的更是難以下嚥(sweat)〉~~~這就是我拋光CD一直以來的相同感受,所以我才真的決定讓psycho兄來鑑定一下囉
引用 作者: remo
...(前文恕刪)......我也跟您說過這類型音樂我比較......也不是說不喜歡啦,應該說是就算我拿回來,我也可能不會再把它放進player,在寄給您之前我有再聽過幾次,那可以說是拋光後的聲音在吸引我去聽,就像看到有人現場演奏樂器,不管他演奏什麼類型的音樂,都會想繼續聽下去的那種感覺!

至於『最透明』的管弦樂錄音.............我可以再處理,但我不曉得該不該放棄!因為它真的錄的很漂亮,那種音色說真的說不是後製處理加料過的還真不敢相信!:O

嗯|(|-|(|-|(|-|(|-|(|-...................................

我想想,它繼續放我這也可能小牧神一樣下場,那就兩張跟您換兩張好了!不過我先弄好聽過後再看它值不值得您換!我目前還有在聽這張,而且是未處理過的,我想為了同時印證“認主人”一事,這一段的“時間”正好是必要的!

另外黑色麥克筆塗邊,這有個問題,就是麥克筆畫上之後擦不掉〈是也可以,不過您可能沒辦法弄:|〉,那像我之前是用白板筆,要畫要擦都隨意,只是手在拿的時候就會擦掉了,很傷腦筋的!我是在確定它的功效後,才決定換用麥克筆的!

莎拉布萊曼的日本版的CD片〈是2008年出版的新錄音新專輯〉有拋光處理跟畫黑邊,第一次畫黑邊是白板筆〈因為它比一般台版唱片貴上一倍:|〉然後擦掉再聽,就突然有種“紊亂”的感覺潛存著,再畫上再聽,嘿~整齊,清潔~就是這種感覺,好像得到了控制一般,很穩定,也出現比之前〈這裡指在拋光之後沒有畫黑邊時〉清楚的結像,才殘殘就用麥克筆給它定終身了!
引用 作者: remo
跟psycho兄報告一下~
剛剛弄好了,幸好還滿順利!
這次我一樣是三道程序~粗臘→鑽石膏→清潔,所以跟小牧神的處理程序一樣!

但是剛剛聽,我這邊是覺得,在中高、高頻以上的表現相差無幾!
而最大的差異,在於出現了厚度、重量,這應該是在中低、低頻的部份有補足!:^)

開頭一聽,管樂聲一樣帶點輕飄的和緩出聲,但我卻聽到之前都不曉得的一個聲音~好像有一小段定音鼓在搭著管樂聲走,但是那很小很小聲,好像有好像沒有!:^)
因為我音量沒開太大,所以調整音量後從頭再來,真的有耶!:O
應該有四段,第一段超小聲,應該只有一拍長度,第二段稍稍清楚些,應該是兩拍,第三段雖然一樣小聲,但可明顯聽出是比剛剛更低音的定音鼓,第四段則與第二段一樣!

然後我稍微聽了一會兒,勉強的感覺沒有了,我耳機不想拿下來,那音樂好像有走進心裡了!:o〈之前聽雖然覺得這張算不錯,但我告訴自己那是為了熟悉聽感而聽的,而且聽了幾次都沒有feel,剛剛卻......

我想這種改變,可能在psycho兄的器材上感覺不大,所以我想請psycho兄想一下需不需要?
而我現在倒是對它有點改變主意了:),我願意留下它,但如果psycho兄要的話,一樣可以照原計劃的,反正技術是在我這啊!:P
引用 作者: psycho
我看到這篇想了半天不知如何決定?...:P

我發現你聽到『音樂的本質』了,這可是珍貴難得的體驗,要你把該cd寄來,依人性本質的惰性,大概你從此就會忘記這個追尋。

........請你先把第二張該cd搞定了才可以寄給我!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任何時間,你身邊都要有那張cd,我的cd可以慢慢『拖....拖.....拖....』沒關係!....

對於我這種聽音樂的,看到有人被音樂感動是遠比被音響感動還要令我感動....
引用 作者: remo

引用 作者: psycho
記住喔!絕對不准在沒有第二張時寄你現有的那張給我喔!8) 8)
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何不把你這些用心寫的悄悄話心得感貼到討論串?很有水準耶!你不好意思貼,我幫你貼.....
厚!psycho兄您別嚇偶啦!偶哪有那麼厲害啦!

下午我再把日本版的莎拉布來蔓再拋光一次,因為它之前是只用係數比較低的鑽石膏而已,所以再用這次高係數的再拋一次,哇塞!怎麼可能都還會再.........真的不知該怎麼說好!在這次拋光之前,這張唱片已經播放好幾次,惟這次拋光後又再更進一步,我想我的器材可能比較沒有認片子的問題,但我想拋光的功效應該在各器材上都會呈現,只是或大或小而已!

這種現象我也滿驚訝的,沒想到這種變化可以細微到這種程度!
也剛好是psycho兄的一起參與,讓本來是我天馬行空的想像,有心玩成一個真實的效用!

我下午也有把這次回南部後馬上再重錄的MD〈CD片未處理前〉,再聽一次,沒想到就算我是“注意聽”,最輕的第一段定音鼓還真的輕到好像沒有!昨晚我處理完放下去聽時,我是完全放空的狀態聽就感覺到了的!:o

嗯~那轉貼文的話,就給psycho兄處理好了!
說真的這種感覺我還真是講不出個所以然,我知道有東西再浮現出來,但好像很抽象,難以言喻,讓我就是會不管對音樂本身是熟是不熟,都會想一直聽下去!真詭異

那等我買新的弄好之後再寄給您,不過這次可能要兩個禮拜後了,因為這禮拜端午假的關係補上班,沒能回南部,那些處理的“雞絲”都在南部!|(|-
引用 作者: remo

引用 作者: psycho
對於我這種聽音樂的,看到有人被音樂感動是遠比被音響感動還要令我感動....
呵!或許這正印證~音樂是目的,音響是手段!

我想的確在CD的製作上,有太多的失真因素存在,但似乎有可以挽救之處,好比SHM-CD跟BLU-SPEC CD!

我會樂器〈爵士鼓〉,所以我聆聽音樂時,相當專注,因為我要抓音樂中的鼓點來練習,我也儘可能的以抓到100%為目標,但很難,能90%就很不錯了,爵士鼓的聲響很多,再加上其他聲響的遮蔽,真的很難抓的完全,但也由於這樣的聆聽習慣,我聽音樂絕對是從它0秒就要開始專注,因為有時鼓一開始就有!遇到“淡出”結束的歌曲,也要聽到它完全沒聲音了為止,所以我能從頭到尾在我腦子裏放出一首歌,讓我平常沒事又沒能聽音樂的時候,也能空手拍打節奏!

所以好的音響效果,讓我更清楚的聽到,更清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鼓點少一下多一下,那意思跟感覺是不一樣的!現在這樣的專注,自然也轉移到我才剛接觸的古典跟交響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