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293738394041498913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81 到 390 共計 3768 條
  1. #38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現代音響與唱片錄音藝術的對話 之一(待續)

    現代音響與唱片錄音藝術的對話 之一(待續)


      2008年一月六日,由於網路上與 yehs337308 大哥(我記起來了,是向大哥!)對話交流而結識,而與現代音響的張文俠大哥與另一位我又忘了姓名的前輩(是鍾大哥...)進行音樂與音響的愉快交流。其實我的年紀比起最年輕的 yeh 大哥還要小個10歲以上,要談音只響更是功力相差甚遠。幸好我偷學自新天新地唱片行林主惟老板的唱片與錄音知識還算夠水準,三個老前輩對付一個後生小子,還好沒有死得太難看....:P :P

      張大哥他們打算跟我交流的,是想要把音響的『整體感受』這種難以論述的聽覺經驗與分享。原因是 yeh 大哥看了我的分析文章,以為我是那種強調高頻要多高、音效要多強、大砲要多沈的『音效派』的;這個我可要申辯一下了....

      我開始玩音響後,首先感動到的完全不是音效,而是『如臨現場的音樂』。簡而言之,我聆聽古典音樂唱片的前三十餘年來(從娘胎開始),唱片約一萬張左右,全都專精集中在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與布拉姆斯(所謂的3B2T),又買下所有曲目的絕大部份總譜進行研究。當時並不是沒有聽過現場,問題是演奏水準與唱片中的大師差太多;也不是沒有聽過頂級音響,問題聽起來也不過爾爾、不如看總譜還比較快......所花了三百多萬買音樂軟體,卻只願意花五仟元買音響硬體。

      後來在新天新地唱片行林主惟老板的帶領下,才知道先前對音響沒興趣,完全是被『加料錄音』所害!當時音響水準零分的我,因為熟背總譜的鑑聽力,無意間感受到『那種加料唱片不值得使用好音響』。等到見識到『如臨現場的不加料錄音』之後,並且轉向聖桑、拉威爾與一些重要的法派作曲家,開啟了『音色藝術』的欣賞能力;我才從『不加料的唱片』得到如臨現場且高手演奏的古典音樂感動,才願意花錢、花時間在音響硬體上。至今不過玩了五年,只是藉由『錄音藝術』的輔助,音響硬體的學習速度的確稍微快了一點!...

      於是以我的習慣:與他人分享音響硬體的喜悅,當然要儘力讓別人聽得懂。於是我先學習『發燒友常用的語言』:就是那些定位啦、音效啦、蛙鳴鼓沈啦.....然後再以這種『音效派』為基礎溝通語言,嘗試找到我這種『音樂派』的唱片之特性表現在『音效派』將會聽到什麼現場;如此一來,就可以與廣大的弓伋燒友進行有效的溝通了。所以 yeh 大哥會看到我寫那些一大堆很 micro 的音效細節,其實只是為了與廣大發燒友進行有效的溝通.....

      因此雖然我對音響的主觀美學要求與張大哥前輩們有一些根本差異,但是訴求音響的整體效果而為音樂的現場活生感服務之目的是一樣的;於是,當天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與交流。


      先看看當天的陣仗,要強調我拍照有夠爛!完全不能看!....:p


    喇叭是我很不喜歡的染色美聲派喇叭,不過發生有趣的聽感現象,請看後文.......


    氣浮式 CD 轉盤第一次聽,可惜沒有時間測試出它的特性。


    這台 DA 聽說只是一萬多元的 DIY 版,這也太超值了吧?


    這次音響聚會我最想要的器材:810 直熱三極管單端輸出純A類單聲道擴大機,可惜買不起(窮人的悲哀)....介紹網頁: http://hackeraudio.web.fc2.com/c-810m.htm


    標準的 2.1 聲道,超低音啣接極佳。


    ● 喇叭擺位大法:

      張大哥諸前輩們的音響知識極為廣博,但是當天的重點在於『客觀的音響鑑識標準』;於是 yeh 大哥表演了喇叭擺位大法,當成『客觀的音響鑑識標準』之基礎。不好意思我沒有驚為天人,因為這個相關體驗我己經在 myav網站受教於 alc先生了。與這些人雖然己經徹底不相往來,但是音響科學的客觀知識還是成立的;建議 yeh 大哥可以與 alc先生進行實際家訪,應該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來。

      yeh 大哥的擺位法與 alc先生在基礎上是相同的。用個簡單的例子比喻:兩個相同頻率的純正弦波,如果相位完全一樣,就會加總成一個振幅變兩倍、頻率不變的正弦波。如果一個比另一個『快』1/10個波長(比較專業的講法是角度,讓專家指正了),兩者加總就會出現額外的雜訊(畫個圖就知道了),這就是導致音質變化的原因:多了無中生有的雜訊;我把這種現象一律稱之為『相位失真』,當然正確的音響學用語還請大家指教。

      這種相位失真有兩大類:第一大類是音響器材本身,例如,數位訊源幾乎都有jitter,所以一定會有高頻的相位失真,相對而言 LP 的好音質正是無相位失真的結果。再例如,只要聲音的電路中有電容或電感,也常常導致相位失真,這也是全音域喇叭容易好聲的原因之一。當然 LP 與全音域喇叭也會有相對的其他問題,在此先不論。

      第二大類就是喇叭在空間擺位上產生的相位失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發燒友感受到的駐波現象,直接音與反射音混合後造成某一頻段特別突起或削弱。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喇叭如果精密擺位,讓它的直接音與反射音之相位是一致的,這不就是保證了這隻喇叭發出來的聲音『被空間的干擾達到最小』?

      同理,兩隻喇叭個別發出來的聲音,一樣存在著與真實聲音完全一致的『相位差』;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左喇叭到達左耳的時間與右喇叭到達左耳的時間是有一定時差的,左喇叭到達右耳的時間與右喇叭到達左右耳的時間也是有一定時差的;在真實的聲音中,這種時間差(相位差)只有一個正確的數值,因此決定了左右兩隻喇叭要如何擺位才能無限逼近這個正確的相位差。

      在我自己的實驗體驗中,這種擺位要先練習狠狠記憶聲音,再根據記憶而移動喇叭,找到最正確的擺位;一個很簡單的練習是:請找出一張你的音響室產生明顯低頻駐波的唱片,重覆播放它,OK,請站在第一隻喇叭旁邊,慢慢前後左右小幅度移動喇叭,你會發現只有很小的區域可以保證駐波是最低的,再換另一隻喇叭同樣操作,這就是對低頻來說比較正確的擺位。同理可證,你也可以找到中頻的、高頻的;只是越往高頻越難找,甚至僅僅只是輕碰一下喇叭的角椎,就可以使高頻的相位失真天差地遠!所以當年只要地震,就會關心 alc 的喇叭:知道他『又』要辛苦重新調整啦!

      但是 yeh 大哥卻給我一個全新視野:這種最平衡的喇叭擺位是鑑聽音響的客觀基礎。他當場表演:將喇叭擺好後,在兩隻喇叭正中間不過於了一顆半公分不到的小小銅製圓椎體,哇哩咧聲音馬上明顯改變!雖然乍聽之下變好聽,但是明顯音樂活生感被吃掉了些;再誇張點,兩隻喇叭中間正後方的隔板(不知是啥?)上方放個米粒般的銅製圓椎體,照樣明顯改變聲音!而且後果差不多.....。

    這是兩隻喇叭中間正後方的隔板(不知是啥?),看得到上方的『米粒』嗎?


    原來是這樣子『小』............



      沒錯,這種喇叭擺位產生了最敏感的音響系統,從此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確是在心理學上極度客觀的鑑識標準了.... 理論上,我們可以從中辨認出:聽到的聲音,究竟是器材本身的問題?還是空間(或調音道具)的問題?

    (未完待續)

  2. #382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Quote" 沒錯,這種喇叭擺位產生了最敏感的音響系統,從此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確是在心理學上極度客觀的鑑識標準了.... 理論上,我們可以從中辨認出:聽到的聲音,究竟是器材本身的問題?還是空間(或調音道具)的問題?"

    On the other hand, how can you be sure that you are not experiencing a placebo effect? How do you prevent the prior knowledge (visual, verbal, etc) from influencing what you perceived? This is what had bothered me for the longest time......

  3. #38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On the other hand, how can you be sure that you are not experiencing a placebo effect? How do you prevent the prior knowledge (visual, verbal, etc) from influencing what you perceived? This is what had bothered me for the longest time......
    kevintran 提出非常重要的問題.....

    音響鑑識最怕的就是『先見』造成『聽感被引導』,所以會有很多音響神話。

    但是誠如我那一大堆『平行式』、『序列式』的聽覺心理論述所示,雖然我們聽覺訊息接收是平行式的極大訊息量,但是我們的『運思』卻是嚴重窄化的序列式極小訊息量。也就是說:

    如果有一招音響改善是改善了 1、2、3、4、6、7、8、9,但是偏偏我只有序列式地注意到『5』有沒有改善,那就完了,我就會判斷這是音響神話 ── 即使我明明感覺是有效的,但是我的運思無法證明有效,造成我懷疑自己的感覺。

    因此我非常贊成 yehs337308 一大堆『訓練耳力』的文章,但是那不是『聽力』── 我們的聽力都一樣強,但是『聽覺的運思能力』可是相差非常大。yehs337308 可以10 秒內隨便一段音樂就立刻判斷聲音的高中低頻那裡有缺失,這是他對音響的平行式運思能力。而我專精軟體,曾試過同時間『盲目測試』十幾個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版本,評論小提琴的演奏水準;當然也只要個10秒就可以正確無誤地判斷出演奏水準來。

    因此我個人是傾向:唯有先建立自己的『平行式聽覺處理能力』(也就是 yehs337308 所謂的耳力訓練),才有辦法客觀且有效地辨識音響的種種問題。否則要嘛不是被引導而產生音響神話,不然就是太序列而不相信感覺、變成喪失音響福音....

    而我之所以能悚速而有效地辨識演奏水準,理由也很簡單:當初在《古典音樂雜誌》寫樂評時,我的嚴苛自我要求是:評論任何一張唱片,都要找出10個相同曲目的不同演奏版本來 a b test,隨時切換對比......長久下來,當然演奏水準的聽覺運思能力就會提高很多了。

    當然,這種『平行式聽覺處理能力』對於一般愛樂者或音響友,不是這麼地絕對重要;沒有也可以輕鬆愉快地談音論樂就是,只要吸收擁有上述能力的人分享的心得就可以啦!

  4. #38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現代音響》與唱片錄音藝術的對話 之二(待續)

    《現代音響》與唱片錄音藝術的對話 之二(待續)


      雖然 yeh 的擺位大法與另一發燒友有極類似的方法論,但是非常有趣的,類似方法調整出來的音響系統卻對於唱片的錄音藝術有截然不同的表現能力。另一發燒友的音響系統傾向『全力發揮每張唱片的優點』,也就是說,『錄音藝術不佳』與『錄音藝術極佳』的唱片相比,依照多年前的聽感,雖然仍有明顯的差異,但是不知何故在心理上的『好聽程度』卻被拉得非常近、甚至反而覺得我推薦的錄音正確之唱片『不見得好聽』。也就是說,有充分的解析力,卻有相差不大的、甚至相反的美感體驗。

      多年前這個經驗讓我對『喇叭擺位大法』喪失信心,但是 yeh 卻讓我重拾了玩興。當初以為我先天與 B&W 喇叭嚴重相剋,但是 yeh 調整的是跟我更不對盤的 Spencer喇叭,卻可以正確無誤地展現錄音藝術的分辨力。以前我的 Hi-End 鑑聽經驗不足還不敢確定我的『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現在經驗過那麼多 my-hiend 的頂級音響系統,再說會有偏差,那麼不偏差的音響系統大概是神仙了。於是,對 yeh 的擺位大法大為驚豔,開始進行嚴苛的『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

      其實這實在是對《現代音響》的嚴苛考驗,因為那對 Spencer 再怎麼超值,終究是十萬元以下的喇叭,要飛天遁地是不太可能;而且 foxxxx(不會拼) 的氣浮cd轉盤與便宜的DA組合,也不可能比得上現代高級訊源;唯一精彩而可以達到 HI-END 極緻的,依我猜測是擴大機:完全單端設計的大瓦數真空管擴大機,也是我所認同的法國音響廠商之設計邏輯,英雄所見略同。是否如此,就要看看『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能不能找出證據來了。

      yeh大哥為了示範擺位大法,暫時先以很普通的擺位播放唱片,於是我首先播放 Philips 與 INA 這兩張決定性的葛魯米歐與哈絲姬兒的唱片:




      結果好慘,Philips 明顯勝過 INA,這跟先前的音響鑑聽經驗完全相反。其實一出聲我心裡對這套音響就有一堆缺點要批評了,於是再拿出測試聲音舞台的唱片:


      這個問題還真不是普通大,聲音舞台通通不對!我當然誠實地說這種音響通不過測試,yeh大哥便開始第一層次的擺位調整。這個階段是先用尺量,我猜是先尋找兩隻喇叭與兩側牆相同的距離位置;yeh 再微調一下後重新聽一次,不錯,舞台準確了。

      但是我立刻提出質疑:雖然舞台正確,但是音色完全不正確,這樣的音響還是通不過。至此前輩們知道我的耳朵還算靈光,稱贊了一下後,開始進行『音色的調整』。

      喇叭先天下難以有正確的超低頻,便宜的解決方案就是使用2.1,但是要調整得好可是超高難度!yeh 先調整分頻點、量感,再調整相位;使用的唱片是這張神聖空間的測試片第一曲(有非常非常低得可怕的超低頻管風琴):


      好不容易調整到現場經驗豐富的前輩認可後,我隨及用這張鋼琴獨奏唱片來鑑識:


      結果很慘!管風琴持續音的超低頻,不能考驗系統的低頻反應速度,一放錄音正確的鋼琴就當場破功。這時現場經驗豐富的前輩(鍾大哥啦!)受不了了,請 yeh 一次到位不要再測啦!於是 yeh 把第一層次『音域頻段的平衡』完整擺位好,ok,重新放上述鋼琴。果然!這套音響系統能聽了!而且,yeh用來擺位大法的唱片是他熟悉的一張鋼琴錄音,擺好後再播放我這張藝術級的錄音;真高明,徹徹底底證明那張錄音是難聽到爆的錯誤錄音;這正是我所說的:『可以正確無誤地展現錄音藝術的分辨力』。

      於是我拿出音樂、演奏與錄音三絕的超級唱片:


      一方面介紹偉大的皮爾奈之音樂,另一方面介紹演奏水準遠遠高過任何常見唱片的高明樂團,再來就是見識超級錄音在這套音響系統的表現。

      我非常佩服鍾大哥,他居然可以避開曲風而直接從和聲的使用推測這是比較現代的樂曲,這種功力可不是蓋的。透過正確無比的錄音,這張唱片開始嚴苛考驗 yeh 的擺位法;首先要求音色的正確。

      這時迫使 yeh 進行第二層次『相位的準確』,他簡直是用摸的來調整高音的擺位大法;說真的實在太佩服 yeh 的功力,沒幾下子就把音色錯誤無比的系統,搞成正確鑑聽錄音藝術的系統,大家都享受在這個超級樂團的完美音樂中......

      但是我己經發現喇叭的天限了。雖然這套音響系統可以正確表現樂器之間音色的差異,但是仍然有 Spencer 的聲底,這表示使用能量感無限的唱片保證轟爆它,所以我就放了這張殺人放火級的 Solstics/Fy唱片:


      之前的文章因為音響功力不足而低估這張唱片的錄音水準,音響系統提升後才知道這張唱片名列殺人放火第一名!音響系統只要有任何能量的壓縮,這張唱片立刻糊成一團,甚至難聽到爆、破聲連連;在調校正確的系統上,這張唱片的『透明感』與面的皮爾奈是完全一樣的:雍根的管風琴交響協奏曲第一樂章,一開始是低音大提琴與一部份大提琴的低音持續而在舞台最右邊、聲音充滿在從前到後,完全如樂團的編制;再來是中提琴與一部份大提琴的賦格式主旋律於中央偏右,這個聲部的音場後退一些;然後是第二小提琴的主旋律中央偏右,音場同前;再來是第一小提琴的低音部在舞台左邊,音場向前;整個弦樂聲部呈現完美的現場凹狀排列。

      再來是木管與銅管在舞台的第二、三層深度分別演奏主旋律,然後管風琴從最遠處以大能量衝出來;清清楚楚感受到極大音量的管風琴,並且是從遠處衝到眼前;這麼高難度的錄音藝術,音響稍有不對,管風琴不是破聲,不然就是表現不出向前衡擊感、甚至把管風琴定位在樂團前。以這種樂團與管風琴層層透明的表現,聲音最複雜、炫麗旳第四樂章,照樣得表現出這種透明感。至此己經是超高難度的標準了。

      當然,這套音響系統完全通不過,雖然沒有破聲、還算好聽,但是樂團的透明感跟前一張Timpani的皮爾奈完全不能比,而且第四樂章特別粗糙。依我個人判斷,應該是喇叭被宰了。


      為了驗證這個現象,我採用現代錄音而能量感比 Solstics/Fy 小很多的現代錄音,BNL/SI 的小型管風琴、古小提琴與魯特琴的唱片,再播放 A.Charlin 這種老錄音卻能量感較強的大型巴洛克管風琴之巴哈唱片。果然,BNL 在 Spencer 的染色之下實在好聽到爆,而 A.Carlin 相較之下就比較不好聽;這都說明了喇叭的等級跟不上前端。


    許梅哲 / 六首小提琴奏鳴曲


    李泰茲的巴洛可與浪漫管風琴作品選

      這時我提出舞台高度水準不夠的問題,於是 yeh 進行第三層次的擺位『音樂表情的微動態』。這時不只是左右擺位用摸的,連高低擺位、調整喇叭仰角...都是用摸的,根本看不懂 yeh 在搞什麼,偏偏測試神聖空間的唱片一放,哇哩咧就是天差地遠!我學會一招了!喇叭的高低擺位與調整喇叭仰角。回家後立刻測試一番,結果:爽!...

      依照先前對擺位大法的理論性解釋,我個人推測這個階段是徹底地讓兩隻喇叭的直接音與空間反射音,通通調整到無相位差,造成無論喇叭再怎麼染色,被壓縮而變小的微動態訊息,照樣可以清楚被聽到。就是這個層次,讓我同時確定這是一對聲底極明顯的喇叭,偏偏該有的訊號通通可以表現。也就是說,可以輕鬆聽音樂,但是照樣可以鑑聽演奏水準與錄音水準。能把染色的喇叭搞出這種鑑聽水準,我除了服,還是服!

      當然,喇叭還是有天限;推測如果不是麼頂級的擴大機,這對喇叭有沒有這麼可怕實在令人懷疑;再者,只要放殺人放火的 Solstics/Fy,還是會出現明顯不足之處。



      這麼輕鬆又鑑聽的系統,當然要來試試真正老的老錄音:1934的瑪格麗特隆,順便與前輩分享偉大的演奏家們。


      結果,經過這麼多調整,這張MONO唱片的音質、音色與演奏表情都是一清二楚,好好享受了一頓美好時代的黃金音樂。但是出現怪現象:MONO唱片如果不亂後製,會因為保留完美的相位訊息,從而產生完美的舞台深度層次、進而產生明顯的虛擬左右定位感。但是在這套音響,MONO唱片的深度層次是有,但是虛擬左右定位感則不佳。在我自己的調整經驗,這是訊源的能力限制問題。所以先前 Solstics/Fy 通不過與這個 MONO 唱片的特殊問題,不排除是訊源跟不上擴大機的因素。

      重新播放 Philips 與 INA 的葛魯米歐,結果兩者的差距還是不夠大,而且 1957 的 INA MONO 錄音出現上述問題而嚴重干擾聽感,也許真的遇到訊源的天限。

      為什麼對擴大機充滿信心?我個人的理由是:無論出現了什麼問題,就是不會出現『破聲』這種明顯榨乾擴大機的現象;即使播放 Solstics/Fy 再失敗,就是不會破聲;所以我才敢判斷擴大機應該完全通過了。

      然而,且撇開音響特性不談,這樣調整後的播放系統,真的把瑪格麗特隆偉大的琴音忠實地再現出來,她的纖細演奏表情更是訴說完美的音樂故事;是那個誤解法國鋼琴學派的傢伙侈言瑪格麗特隆『代表了』把鋼琴彈得像一串珍珠?一定是沒有聽過瑪格麗特隆的正確轉錄之唱片!更何況搭配的最偉大的帕瑞與柯隆內樂團,任何聲部一出都立刻聽出那是最高水準的樂團,讓鍾大哥感嘆美好時代的高超音樂水準。

    (未完待續)

  5. #385
    註冊日期
    2008-11-19
    文章
    2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我忘了姓名的前輩>

    長者姓:

    他是我見過現場聽過最多的人;從年輕聽到現在,世界幾乎所有有名的音樂廳都到過,好聽的音樂廳更是常客。只要有好的演出,他都幾乎會去。

    對現場音樂相當熟悉,也對錄音及後製有所了解,像是唱片錄音他可聽出來,麥克風放的大約位置,甚麼樣的演奏(),怎麼錄會比較傳神。

    除此之外,對音樂聆聽修為也是有相當的程度,他也可以10秒鐘判出演奏()的水準。

    是我們玩音響,音樂的指導師、監察人。


    附帶說明:對不起,因為我們現在在玩這對喇叭,因為我們覺得它還不錯聽。喇叭後板有十顆鎖的螺絲,只鎖了2顆。
    另外現場還擺了大大小小十幾對喇叭,是我們有點的意,想想在這麼環境不良的狀況下,還可以弄出給您聽到的一個小片道具的變化,試想一般聆聽空間,應該更容易做到。未盡之處,再次致歉。

  6. #386
    註冊日期
    2008-09-14
    文章
    3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
      張大哥諸前輩們的音響知識極為廣博,但是當天的重點在於『客觀的音響鑑識標準』;於是 yeh 大哥表演了喇叭擺位大法,當成『客觀的音響鑑識標準』之基礎。不好意思我沒有驚為天人,因為這個相關體驗我己經在 myav網站受教於 alc先生了。與這些人雖然己經徹底不相往來,但是音響科學的客觀知識還是成立的;建議 yeh 大哥可以與 alc先生進行實際家訪,應該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來。...
    過獎了,很高興看到你玩得愉快。
    新年新氣象,祝你音響無敵,唱片聽不完。 :)

  7. #387
    Rover 訪客

    預設

    :O :O !!

  8. #38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s337308 查看文章
    恕刪
    附帶說明:對不起,因為我們現在在玩這對喇叭,因為我們覺得它還不錯聽。喇叭後板有十顆鎖的螺絲,只鎖了2顆。
    另外現場還擺了大大小小十幾對喇叭,是我們有點的意,想想在這麼環境不良的狀況下,還可以弄出給您聽到的一個小片道具的變化,試想一般聆聽空間,應該更容易做到。未盡之處,再次致歉。
    鍾大哥的音樂素養非凡,希望有機可以多多跟他交流音樂的體驗!... 不知道鐘大哥會不會上來看網路文章?我那些『純音樂』的文章很想跟他好好分享,主要都是放在我的中時blog: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

    至於當天的喇叭問題與空間問題,向大哥(yeh) 太客氣了啦!當天主要還要映證『擺位大法』的重要性與客觀性,本來就不能盡善盡美(不如何證明改善的幅度?)...

    只不過我個人是認為,前述二篇談到的mono唱片問題與 Solstics/Fy 唱片問題;如果向大哥可以用擺位或空間處理來解決,那我真的要趴地上了!...

  9. #389
    註冊日期
    2008-11-19
    文章
    2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前述二篇談到的mono唱片問題與 Solstics/Fy 唱片問題;如果向大哥可以用擺位或空間處理來解決。

    我想有可能是兩旁喇叭共震所致(我也不敢確定),mono錄音,在我家好像沒有你所說的現象,兩張現在有的賣嗎?小弟來試試。
    訊源部份,您的意見很好,我們有esotoric高階機種,並經過國外修改,評價非常的高,我想我會試試,謝謝!

  10. #390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我在想一件事

    會不會不同的唱片製作

    是不是各有適合的調音方式


    DG聲音也有辦法調出正常一點的動態,

    我買的DG大盒裝的確輸給EMI FRANCE。

    但是EMI DDD的也是不好聽。

    也許用不同的調整方式,會有更適合某些唱片的聆聽。


    並非一定是只能用那些唱片檢視,

    而是我們的玩法應該更活一點,

    才能適應更多家唱片公司的錄音。


    這樣也許會更容易無樂不樂。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