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56789175710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1 到 70 共計 3768 條
  1. #61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為什麼轉盤與線材本身就可以有這麼大的影響?百思不解中...
    線材實在讓人... 又討厭又喜歡

  2. #62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我的心得線本身的粗細,可以簡單的當作放大鏡來看,
    當然線材會好玩,來自本身系統需要線材來調整,
    細的線放大的倍率感覺上會比較小,但是聲音是細緻的,
    中等當然是中間囉,
    粗的就感覺形體比較大一點,但是聲音就比較粗,

    所以線材是要看器材本身的素質來搭配,聲音已經很細膩了,用更細的線聲音就太細了,
    質感出不來,有那種1000芯的喇叭線,聲音雖然線,但是聲音定位卻失去了。

    不同線徑做出來的線,雖然有各種音效的產生,但是你會聽起來像有兩種放大倍率的聲音,
    已經失去了原味了,但是這些玩味,都是個人經驗,對聲音要求直接,
    對聽古典樂卻是重要的一環,

    還有絞線,基本上仔細去聽絞線,音場也會因為有絞線過而產生前、中、後的感覺。

    基本上我也不建議買那麼貴的線,因為要先把便宜專業的線聽懂,那些貴的你才知道價值在哪裡,
    掌握住自己喜歡的素材,更勝於去買一些很貴的線才,但是這也是互相累積的,
    用貴來比對,用便宜的來試驗,

    相信專業的線才,那些貴的線才,也只是便宜的線去組裝出來的,重點價值來自於組裝跟運用,
    而不是他的貴,聲音真的是盲目的,用耳朵聽才是實在。

    當然不同素材取得不易,就形成他的商業價值,但是對於音樂應該不是只有貴族能聽見的才對八。
    小弟實在不喜歡那些動則數萬的線材,那都是對於線玩的不夠徹底,
    才會一直吹捧,並非那線真的很強。

  3.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wei123wei123 For This Useful Post:


  4. #6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國寶級陶藝家孫超先生的音樂音響與文化之旅

    註:根據先前散見其他討論串的東東整合成這一篇完整的文章。

    國寶級陶藝家孫超先生的音樂音響與文化之旅



      2008年4月24日因著網友maxxis的介紹,得以結識年近八十的孫大哥。說來慚愧,我對陶藝不是很清楚,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感官來感受一代宗師的藝術。然而,當天是去『玩音響』的,因為孫大哥夢想著一間可以好好欣賞音樂的音響室;原本是一趟音響之旅,卻因為結識孫大哥並交流中西藝術之融合,產生精彩的科學與人文之綜合感動。於是,寫下這篇遊記。



      我對陶瓷藝術只有非常膚淺的體認:只知道它是文化上中國的重要藝術遺產,同時造成其藝術意境是非常東方文化的。然而,踏入孫大哥的音響室,原本會抓住音響迷眼光的 Avantgarde UNO 號角喇叭,完全被孫大哥的作品狠狠地比下去!簡直變成庸俗脂粉......孫大哥的成品就最直接的美感來說,就是一種被密封的璀燦光茫;而且因著不同視線而產生不同的光影遊移,展現活潑動人的精靈舞蹈 ── 這些光茫是活著的!隨著注視的熾熱,更激起華麗炫目的芭蕾舞曲。

      但是我卻覺得有點奇怪:這種理應充滿東方文化之美的藝術品,應該很逍遙、與自然合一,怎麼我感受到的卻是理性結構的均衡、人力與自然的融洽?於是孫大哥給我一個引子,他說,這作品在德國展出時,被評為『融合東西文化』的藝術。這下子我理解了,於是,立即回應給孫大哥『走向融合東西意境的音樂』,於是,展開一連串有趣的音樂與音響的文化之旅。


    ● 從科學的人文精神談起:

      我的舊文章《從形而下的改裝汽車界談『價值觀的平等』》提到一個東方社會的現象:概言之,崇尚『修行觀』的東方社會必定走向『聖俗二分』世界觀,從而產生『價值觀不平等』的反科學現象;因此,除非某種職業可以扯上宗教上或道德上的修行境界,否則我們總是不習慣給專業人材積極而真心的尊重。這種真心的尊重必需是『真心的』,詢問可不可以岐視科技人員,人人都會口頭標榜職業一律平等;但是問到應不應該給『專業人材』更多尊重或金錢來換取專業的報酬,馬上就會看到一堆負面論述了。

      這種『價值觀不平等』的現象直接反映在我們的思考方法的侷限;科學展現的人文精神是一種『追根究底』與『好辯不讓』的態度:不只滿足於WHAT與HOW,而會積極地詢問WHY,這是『追根究底』。知道WHY還不夠,還傾向把WHY的詳細內容寫出來,生怕失傳恨不得人人皆知,因而常常與人爭辯『那一個比較好?』的是非好壞問題,這是『好辯不讓』。當然這個『好辯不讓』並不是直接的辯論或吵架,而是指那種主動積極把自己所知所學公諸於世的人文精神。可惜的是,一但價值觀不平等而把科學精神視為形而下的末流,當然就會有意無意間鄙視『追根究底』與『好辯不讓』的態度了。連帶著,一切人文與藝術也隨之放棄『追根究底』與『好辯不讓』意謂的理性精神。

      孫大哥最讓我驚奇的,就是他的科學精神之實踐,無怪作品會被評為融合東西文化精神。



      當天聽到孫大哥仔細介紹其創作的種種細節與其獨創『結晶釉』的經驗,我當下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經驗有沒有傳承?想必孫大哥很喜歡我提到這種科學精神的問題,於是他拿出其著作,一一告知如何詳細把各種釉彩的配方撰寫清楚。我閱讀後真是嚇了一跳,所有配方都是精確到小數點下一位的。

      當然了,科學方法有其極限;再怎麼辛苦論述也絕不可能讓人一看即成為大師。但是這盡力交待清楚WHY的態度,正是深度的科學精神。我對自己的音樂評論也一向如此嚴苛要求,盡力讓任何對古典音樂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從中學到獲得我的古典音樂感受之方法;就此科學精神而論,我完全可以理解孫大哥這種著述背後的文化使命,也能閱讀到那些詳細配方的背後是多麼辛苦的熱忱分享。


    ● 東西文化的對比與融合:

      於是,孫大哥很感嘆地提到,他在歐美國家是受到什麼待遇。一次在德國參展後慶功宴,人人都不敢用餐,原來大家都在禮遇、等著藝術家取用後,才開始進餐。另一在法國參展,海關扣住參展作品不肯放行,原因是前來提貨的車輛『安全性不夠』,有可能損壞藝術品。後來好說歹說同意放行後,海關仍派人一路隨行,務必保證藝術品得到妥善的照顧。相對的,在東方社會......。

      我當然非常能理解這種不同社會風氣的處境,我前篇文章提到的改裝車廠老板,在法國PSA賽車部門可是備受禮遇的頂級專業科技人材,在台灣卻被看成沒什麼了不起的『黑手』工人......。

      走向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不能只是口號,如何真正『價值觀的平等』而能習得西方社會走向理性科學的人文精神,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固然有這些東西文化的對比,卻也提供一道東西文化融合的省思。

      孫大哥的藝術品己經有融合東西文化的定評了,那我身為一個古典音樂瘋狂的愛好者如何回應當前的文化處境?

      孫大哥播放幾張他很喜歡的國樂唱片,我們一起聆聽完琵琶古曲《昭君怨》,隨及談到傳統國樂何以無法在現代社會立足的情況,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以後再說。我問孫大哥,這種國樂古曲的意境跟剛剛調整音響器材的薩拉沙泰音樂相差很多呢!孫大哥回說,他也喜歡像威爾第的《阿依達》這樣的西方古典音樂啊!於是我說:要不要來試試嘗試東西文化融合的古典音樂?

      我推薦的就是常常在我的音樂與音響文章出現的皮爾奈(Gabriel Pierne,1863-1937)之《西達利斯與小牧神》。新天新地唱片行引進 TIMPANI 公司出版皮爾奈的許多作品,讀者可以從這些唱片一窺我談論的音樂全貌。(參考文章:法國芭蕾音樂的遺珠─皮爾奈的《西達利斯與牧神》。)



      『美好時代』(Belle Epoque)下的法國,常常經驗世界不同文化的激盪與交流;再加上畫藝術早從巴比松畫派以來便重視自然風景的描繪,因此從丹第(Vincent d'Indy,1851–1931)、馬格納(Alberic Magnard,1865–1914)到皮爾奈、德布西與拉威爾,都可以找到描繪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抒情音樂。但是他們終究不是東方人,不可能像我們一樣走向與大自然合一的逍遙境界。所以他們的大自然中仍然充滿著『人』,展現出受到『純粹大自然之美』影響下的『人文』之古典音樂。這樣的音樂,當然在某種層面上回應了東西文化融合的一種面貌。

      果然,孫大哥立即被這種音樂吸引;《西達利斯與小牧神》裡無論是第一曲開始走進大自然的感動,還是第七曲精靈舞蹈課的場景,都足以說明極度重視『人』的多數西方古典音樂與極度溶入『自然』的國樂古曲之間,還有一大片『人與自然』的融合領域有待開發。孫大哥這種沒有被流行資訊污染的單純古典音樂愛好者,當然可以直指音樂感受而欣賞到這種精緻的音樂;然而,國內絕大多數喜愛古典音樂的愛樂者卻徹底忽略遺忘了這一塊經典且精緻的領域,實在是太可惜了!


    ● 從音響美感看到人生的自強不息:

      很多人以為西方文化是重視物質的,這實在是天大的誤解。就上述的科學精神而論,直接反映在人生的哲學就是浮士德式的『自強不息』。既然『追根究底』且『好辯不讓』,當然無論年齡與體能如何,總是儘力去享受更多新鮮而有意義的體驗,這才是浮士德靈魂的生命意義。

      於是,八十歲的耳力固然遠遠不及我們這些四十歲的壯年人,孫大哥卻快快樂樂地與我們共享音響帶來的全新體驗。當天由maxxis介紹,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精通多家音響的玩家 Masa網友與我,一起體驗這次豐富的音響之旅。

      孫大哥家的音響系統為:MICROMEGA DUO 轉盤==>DA解碼器==>Jadis DA-50==>Avantgarde UNO。Avantgarde UNO 號角喇叭的靈敏度非常可怕,無論我們改變了什麼音響配件,都可以呈現出明顯的改變(可惜價格遠過我的負擔能力)。因而我們從中重新學習很多音響科學的現象與知識,更驚人的是,孫大哥從頭到尾跟著我們學習這一切。

      我們的原始理念是,器材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原始音響系統的『線材』有太過度的染色效果;雖然這種效果是討大多數玩音響之發燒友的喜歡,然而孫大哥先去過新天新地唱片行見識過『自然而不加料』的音響系統後念念不忘,於是我們採最小的變動只更換線材,看看能不能回復這套音響系統應有的中性無染之自然聲音。


      一開始還沒更動前,我們先試聽了一下;對於我這種徹底受不了『聲音加料』『不自然』的聲音之音響愛好者來說,實在難以入耳!於是先把 DA 解碼器換上 Esprit STRUCTURE1 電源線,結果有些正面改變。孫大哥指出,他感受的到聲音變了,但是不知道那裡有改變,也不知道這種改變是好是壞。我們向他解釋,改變的是動態,播放唱片第二軌到了獨奏小提琴撥弦樂段,馬上就發現撥弦音質好上很多!於是,孫大哥學會了音響判讀,也可以說被我們『勸敗』了(這是音響發燒友絕大多數是損友的明證....一笑!)。



      接著把訊號線與喇叭線一一換成 Esprit STRUCTURE1 線材,大家一起感受聲音品質一步一步提升。最後,訊號線與喇叭線通通換成 Esprit STRUCTURE3 線材,終於讓孫大哥滿意了。有趣的是,兩隻喇叭本身的超低音是另外插電的主動式超低音,把原來的電源線換成Esprit之電源線,居然讓聲音好上非常非常多;喇叭附帶的超低音之電源線竟然如此誇張地影響整體聲音,我還真的第一次見識到。

      這時孫大哥仍然有疑問:音質是不錯,但是同一張唱片,為什麼在音響代理商那裡以聽到更多細節?這種問題的標準答案,當然是因為代理商的CD唱盤要一百多萬,整套系統近四百萬,一分錢當然一分貨。可是,就一個音響科學的立場,要問的是:在現有器材上,能不能保有音質之美卻仍然有更多細節刻劃?於是主惟推論CD轉盤到DA的數位線更換可能有奇效,我當然不相信,只是傳遞010101...數位訊號的線材,那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奇效?於是主惟請maxxis幫忙回店裡搬了更好的線材與另一台DA,繼續來體驗音響系統的改變。

      與孫大哥分享科學精神並體驗東西文化融合的《西達利斯與小牧神》之後,主惟帶來了頂級的 KORA Hermes DA解碼器與 Esprit STRUCTURE4 頂級線材。首先換上 Esprit STRUCTURE1之數位線,我們全體都愣住了!── 怎麼可能?區區一條數位線帶來驚天動地的改變?簡直是音響器材直接升級的全新感受。雖然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懂為什麼區區一條數位線有這麼可怕的改變(我甚至猜想,如果CD的合體機改裝後把機內的數位路徑拉出來,再加一條Esprit數位線,說不定『多隻香爐反而少了很多鬼』!),但是,當天誇張的音響表現結果,重新學習到一堂功課了。

      當然了,換上頂級的 KORA Hermes DA解碼器,孫大哥才終於點點頭,終究聽到在代理商那裡聽到的細節了!所以這部份是器材本身的天限,只能歸究一分錢一分貨。

      有趣的另一件事是CD的轉盤。雖然早就知道它會強烈影響聲音的水準,但是不知道CD器材的聲音特質或音色走向居然是發生在轉盤,這就實在搞不懂了。當天以頂級 KORA Hermes DA解碼器加上 Esprit數位線做為基準,比較不同的轉盤。MICROMEGA 的轉盤當然大勝,一切音響要素通通表現最佳;換上一台伍千元級的 ABOSS DVD,結果得到比 MICROMEGA 的音質偏硬的高解晰度 聲音,真的很像DVD放出來的AV音效;再換上 MARANTZ 之頂級 DVD,出現了過度中頻突出的老 PHILIPS 聲,還輸給 ABOSS DVD 的聲音。



      最後還是發現中性的線材才能得到最自然的音響效果,孫大哥決定換掉所有器材的電源線、全套 Esprit STRUCTURE4頂級訊號線與喇叭線,CD唱機則重新尋找音質可比 KORA Hermes DA 的合體機。

      以上複雜而且詳細的音響試聽過程,孫大哥全程參與並且不時與我們驗證聽感是否明確。對比諸多網路論壇往往充斥著『什麼都一樣』、『輕鬆就好』的虛無主義態度,實在讓我見識到浮士德靈魂在東方文化的彰顯。

      這裡並非主張一切都要像浮士德一樣累才叫做有意義,重點在於『理性的一致』。既然己經花時間接觸遠比流行音樂難以接觸的古典音樂,花精神購買遠比網路下載MP3還要昂貴的CD或LP,花財力購買數萬元的音響器材,當然在『理性』上有投資就得有收獲。都己經花費資源在如上行為,卻標榜隨隨便便輕鬆就好;這種『理性的不一致』正是價值觀不平等的社會帶出來的虛矯觀念,乍看很消遙,實則虛無主義當道。

      更糟糕的是這種虛矯的虛無主義竟成為主流價值觀,讓多少有志之士紛紛選擇藏諸名山而不願意真誠交流,只因為稍稍真誠分享就會被其他虛無主義者嘲笑詆毀。網路曾經是一個希望,但是己經明顯觀察到,越是年長者(四十歲以上)居多的網路,越如現實生活一樣充滿虛偽不信任的自命灑脫。其中居然不分理工人文皆有高級知識份子以華麗的文采散布虛無主義的毒素,對比孫大哥如此自強不息的浮士德靈魂,著實令人嘆息。


    ● 結語:

      這是另一場生命深深地悸動。能在形而下的科技工藝(包含音響與製陶),看見形而上的人文精神與生命價值,並且嘗試東西文化的深層交流對話。還有很多很多是一時說不清楚的.....

      我不奢求其他,但求人生如能活到這等年歲,永遠都能像浮士德靈魂一樣自強不息;無論如何活著,永遠享受著各種人生有趣的深刻意義。若是因為在網路的真誠分享而能認識孫大哥、maxxis、林主惟這等深刻的人生體驗,縱使遭遇過很多詭詐虛偽,我都願意永永遠遠繼續在網路上耕耘最真誠的一切。

    (END)

  5. #6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我不敢斷言 wei123wei123 兄你這些看法是對是錯,但是我認為一切音響的學問都必需回到最始的聽感判斷...:)

    我先前也跟你一樣認為高價線材沒有那麼有效,但是我現在談論的線材是真正讓我大吃一驚。有沒有注意到我從未說它如何『美聲』,而是說它如何『準確』...:o

    至於『但是對於音樂應該不是只有貴族能聽見的才對八』我反而認為是一個迷思...:P

    任何藝術一定都會有門檻,不管是藝術本身的門檻還是經濟的門檻。畫冊上的米開朗基羅再怎麼樣絕對遠遠比不上親自去西斯汀教堂當場體驗那麼驚人,是否意謂我們岐視了沒錢出國看原畫的愛畫者呢?

    使用低價器材,是尋求在經濟能力限制下獲得最高的美感經驗;而且依我自己親身體驗,獲得的美感不見得會比高價音響使用者少。但是,高價本身一點都沒有過錯,有錯的是高價又沒有任何效能提升才是『盤子』。換句話說,除非能具體說明『那一種高價產品的其實效能不佳』,這樣子才有討論的意義。否則一竿子打翻整條船地全面否定任何高價產品,恐怕是把高價問題轉化成道德問題,那就變成傳教而不是科學討論了...:)

    我不但反對道德化的批評高價,我還得指出:很多網路上批判高價的討論多的是自命清高的虛偽人士;有沒有看過使用高價LP的人批判別人花大錢在音響上不會先去救濟窮人的笑話?有沒有看到推廣LP的人宣稱現在CD一張動輒四五百塊比LP還貴的笑話?道德化高價批判,怕的就是變成這種狂熱傳教的態度,才更值得我們小心呢!..:)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恕刪〕小弟實在不喜歡那些動則數萬的線材,那都是對於線玩的不夠徹底,
    才會一直吹捧,並非那線真的很強。

  6. #65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為什麼轉盤與線材本身就可以有這麼大的影響?百思不解中...
    轉盤的雷射頭在拾取CD上的訊號時便已充滿變數(主因多為振動),故發展出相當多型的讀取傳動結構

    至於線材則因本身的阻抗,電感,電容量..等之差異及導體材質與絞繞方式和屏蔽材質造成訊號傳輸的特性(或衰減量)不相同

    ㄚ這若要能說盡天都黑一邊了.............:|

  7. #66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話說...

    psycho兄,EMI作曲家系列,錄音都還可以嗎?

  8. #67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其實先生誤會小弟的意思了,
    小弟意思是多玩,玩多了自然能掌握那些聲音的性質,
    那些高價線材是有參考的價值,

    價值來自於人家如何搭配組裝選料,已經有DIY的藝術已經有包含在裡面了,
    KNOW HOW也有藝術的層面在裡面,
    裡面也包含著科學,
    這才是這篇探討的價值性,藝術也是要跟科學互相佐證,相互成長。

    不是否定高價的線材的意義,
    而是希望能夠玩線材,玩出自己要的東西,

    這跟欣賞的角度是不同的,已經有探討的層面在裡面,
    因為我遇到的人、事、物,跟先生不同,產生不同的省思。

    遇到的是專門在做線的人阿,他有各是各樣的作品,
    每一種素材已經不可能發出同樣的聲音,
    更何況是批負、線徑,這些都是有學問的,
    就像是插頭,聲音出來就是不同,好的有拋光的,就是解析好很多,
    黃銅、紅銅、度金聲音也會變化。

    不是說那些不好,小弟只是都喜歡看看線的結構,也就是在欣賞他的藝術,
    對於線材小弟比較喜歡這樣來欣賞,
    音樂CD那方面小弟就不懂了,只知道錄的好聽。

    這也只是一部份心得,不是全面的,就跟先生寫的一樣,只能寫出一點點而已。
    真是可惜。文字表達難全,只能隨性八了。

    就像先生看樂譜聽音樂CD,這欣賞音悅的角度已經跟常人不同了,哈哈,但是每個人有他專業的背景,想的角度亦有所不同,聖俗那已經有人文思想,理工背景的人,好像都不會那麼想了,想的都是怎麼弄出來的,哈哈。

  9. #6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轉盤的雷射頭在拾取CD上的訊號時便已充滿變數(主因多為振動),故發展出相當多型的讀取傳動結構

    至於線材則因本身的阻抗,電感,電容量..等之差異及導體材質與絞繞方式和屏蔽材質造成訊號傳輸的特性(或衰減量)不相同

    ㄚ這若要能說盡天都黑一邊了.............:|
    連 musk 老大都覺得這大題目....

    我覺得誇張的是:我早就知道頂的系統中,轉盤決定聲音的很大。但是每家CD唱機的聲音都有其『特性』,這種特性當然以發生在DA層次比容易操作。例如說,絕大多數的CD唱機改個OP,音質特色就會大變特變的(當然不見得變好!)。

    我第一次意識到 『聲音的特性』居然會發生在轉盤層次,所以嚇了一跳.... 難到把 DCS 的轉盤壓一壓貼一貼墊一墊,聲音特色就會變成 MBL 的轉盤嗎?...:P :P :P

  10. #6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恕刪]不是否定高價的線材的意義,
    而是希望能夠玩線材,玩出自己要的東西,

    這跟欣賞的角度是不同的,已經有探討的層面在裡面,
    因為我遇到的人、事、物,跟先生不同,產生不同的省思。[恕刪]
    wei123wei123 千萬別客氣!什麼『先生』的太客氣了....

    這次應該是我看太快了,以為你是在玩媚俗的『反高價』。原來你說的是『線材要玩出意義來』,這就跟我的立場完全一樣了...

    我自己『玩線材玩出的意義』,就在於我一直把線材設定成『絕對忠實傳遞訊號』『絕對不可以有任何染色』;很早就知道一般紅黑線是會造成突出中頻的染色效果的,使用四仟元級的ORTOFON 6.5N到處踢館更證實了我不需要那染色過度的高價線。在這個立場中,我才會被 Esprit 線材嚇到,才發現線材可以造成多麼誇張的訊號能量損失;低價位的中性線例如ORTOFON,只能保證音質(頻寛)沒有被污染,卻不能保證全頻段的微動態都沒有被削弱。

    近年觀察很多從中價轉高價的線材廠,例如ORTOFON,正是強調他們發現了『電磁(場?波?)』對音響器材的影響,從而設計出全新觀念的線材。不是單純地改善音色音質,而是聲音的整體能量與整體清晰度的全面提升。簡而言之,線材不再只是調色用的,線材變成忠實的『放大器』:原先的音響系統是何種走向,就把這種走向『放大』到更高的層次。

    我曾經請羅啟良老大到中壢音響室來檢驗音響系統,果然,符合我的看法。

    我的系統是 cd player極強,擴大機不夠好,喇叭自認天下絕佳..

    首先,換訊號線的結果:ortofon 8nx、Silver Reference(銀線)與最新技術的 ortofon 7NX-AIC-X1 Premium (貴死人!)
    http://www.rakuten.co.jp/audiocore/4...454845/708887/

    在 PEL KANTOR的可怕鑑聽之下,8NX線比銀線少掉高、低頻各一截(是微動態被吃掉的感覺)。

    慘的是,銀線是原本舊技術的旗鑑,結果依我聽感,簡直被 Premium 級新線材打好玩的。這證明了這些新線比起舊線來,完全是不同的科技水準與音響層次。所以,要嘛不玩線,否則,乖乖買貴死人的新品種線材.....

    從銀線到 Premium,沒錯就是我先前寫的:線材不再只是調色用的,線材變成忠實的『放大器』:原先的音響系統是何種走向,就把這種走向『放大』到更高的層次。

    再來是喇叭線,這下子可好玩了。從 SPK200 到成為經典傳奇二手價上漲的 SPK4500,再到 ortofon 7NX-SPK-X1 Premium。當然 SPK4500 又被打好玩的.....

    可是,因為擴大機太差,所以 7NX-SPK-X1 Premium 毫不氣地曝露了擴大機的品質不佳:小聲樂器獨奏極佳,大聲就出現低頻動態不足與吃掉高頻的慘劇;清清楚楚地告訴我,擴大機該換掉啦!....

    簡而言之,這些線材的出現,都是宣告了線材出現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強烈到足以讓先前的旗艦品牌,通通變成不值一提的次級品,而且完全沒有升級的欲望...

    有趣的是,這個高一大截的線材才用到 7NX 的銅質線材。

    在我的聽感,ORTOFON 的 Premium 等級線材跟 Esprit 線材走向極為相似;差別是ORTOFON無敵粗, Esprit無敵細。誠徵手骨粗的網友比試兩種線材....

    以上就是我個人玩線材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

    除此之外,『玩出自己的意義』也常常有很多自我陷阱,網路上很多自製線材,絕大多數都是染色的或凸顯中頻的;乍聽很好聽,實則音樂訊息扭曲。當然了,如果音響器材本身就是扭曲的,是有可能負負得正反而可以聽,只是這下子就......:P

    我聆聽過一些玩單端全音域的,對於他們精彩的中頻微動態與幾無相位失真實在很佩服,但是對於完全缺乏高頻動態能量與低頻的微動態,卻也非常佩服他們可以當成完全不重要....:P

    最後的結論當然還是『耳聽為憑』,相信藉由網路討論的擴張視野,可以讓我們避免自我設限,得到更豐富的音響與音樂樂趣...

  11. #7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話說...psycho兄,EMI作曲家系列,錄音都還可以嗎?
    『EMI作曲家系列』中,我買的是確定由 EMI FRANCE出版的,唱片內解說甚至只有法文...:P 其他系列我就不知道是不是 EMI FRANCE,也不知道錄音效果如何?...

    我買的是舒伯特的室內樂全集、朗帕爾全集、海德席克貝多芬奏鳴曲全集、克路易坦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以上我都可以保證錄音絕佳,遠勝發燒錄音;尤其是後兩者,根本是經典中的經典。而演奏詮釋也第一流(在我心目中則是超級第一名的)。

    但是要強調這些唱片因為太低價了,通通有超低價唱片一定會有的『躁感』問題,與老法版、老德版甚至荷蘭版相比尤其明顯,這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