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這種唱片本身的價值好壞在此不論,客觀的事實是:這種唱片非常難調整出正確的音場。理由很簡單:錄音本身沒有錄下音場,而是由後製混音製造出來的。聲音在音場中變化萬千,怎麼可能用人工模擬而不會偏差?其實有非常簡單的判準:混音音場的唱片,樂器的發聲是『慧星式』的,也就是你會聽出樂器『向後』發射出長長的一串殘響餘韻;這種違反自然發聲原理的感覺,直接造成聽感上『不夠自然』的結果。

  相對的是使用『最少隻麥克風且極力減少後製』的唱片,例如很多MONO唱片與法國國家廣播局(INA)的ORTF錄音,EMI FRANCE之許多唱片與新天新地唱片行的唱片皆屬此類。這種唱片極難錄製,但萬一錄製成功就會變成調整音響的最佳精品。聆聽這種唱片,樂器的發聲是『花香式』的,也就是你會聽出樂器『向前』迷漫著殘響迎面襲來;這種符合自然發聲原理的感覺,當然造成聽感上『比較自然』的結果。
現在使用比較高級一些的音響系統,真是覺得上述音場的感覺是非常明顯的。

『慧星式音場』的唱片,任何一個樂器的定位或許很精準,但是,會強感受到該樂器的聲音被一個四面牆框在發聲點四周,聲音無法迷漫到左右而至整個空間。

相對的『花香式音場』的唱片,樂器在發聲點定位後,聲音是充滿在整個空間,不會有被框住的感覺。

這可能說明了某種錄音方式(例如後製混音),是完全無法避免對聲音造成的不自然感受。

前幾天跟朋友們一起欣賞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本來只是想聽音樂與詮釋,結果馬上聽出音響暴露了唱片本身的問題:


1937 福特萬格勒二戰前的貝多芬第九,錄音頻寬、雜訊當然極差!但是音場是自然的,還是很容易聽出福特萬格勒的詮釋。


1942 福佬有名的二戰時期版本,出版唱片廠牌很多,但是轉錄往往都有壓縮動態而讓聲音不夠自然的問題。在此我當然是推薦 ARCHIPEL 版,轉錄極佳!聲音自然的程度,連在場的月童(myav的陳韻琳啦!)都覺得遠比 196x 之 華爾特、克倫貝勒與 197x 之貝姆的『音響效果』還要好很多很多。


很著名的黑色貝九,但是錄音品質實在太爛。

沒有圖片....1951的拜魯特 EMI Reference,後製轉錄最爛的範例,MONO錄音居然可以搞出個『彗星式音場』,小提琴在左,卻是被四面牆擋住完全沒有迷漫在整個音場。能有這麼爛的轉錄真的是服了.....

其實以聲音本身的自然程度,即使是 1937 頻寛嚴重不足的爛錄音,都可以得到比1980以後DDD錄音更自然的音場。其實,很多發燒錄音,音響不正確時聽起來的確很發燒,音響一但正確,聽起來簡直比 1937 的爛錄音還要更不自然。有趣了!這麼明顯的情況,放在音響調整又是什麼問題?

如果錄音(唱片)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還能調整出正確的音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