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829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untree 查看文章
    找到Elsa Grether的這首
    "Asturias" - extrait du CD Kaléidoscope d'Elsa Grether
    https://youtu.be/EZwmenubeT0
    我查了一下,這原來是鋼琴。所以想問問看有沒有厲害的鋼琴的影片在youtube上面?
    我在猜我應該會喜歡這種「異國風情」的曲子,所以想找聽的下的鋼琴來聽聽看。
    但不巧我的鋼琴鑑別力好像挺肉腳的,除了那種強到外行都聽的出來的(勒菲布等級),其他的就一團漿糊。
    我看你對「異國風情」都特別感興趣!..... 不過,除了民族風格的音樂外,「異國風情」轉化成音樂的學術理論,就是調性、和聲與音階、節奏。所以欣賞偏現代的古典音樂,尤其是德布西以後的古典音樂,就有可能聽到『詮釋』(民族風格)與『聲音本質』(學術水準)都一樣強大的古典音樂了!

    至於有那些曲目.....自己找.....

    至於『鋼琴鑑別力好像挺肉腳的,』....去你的,是鋼琴鑑別力被蕾菲布養壞胃口啦!我去YOUTUDE找了一下,鋼琴版本一大堆,聽沒幾個就決定放棄了,無聊到了極點!反而Elsa的無伴奏小提琴改版與新天新地提供2011高雄音響展CD的雙吉他改編版,好聽太多太多了。

    引用 作者: yuntree 查看文章
    看教授說有寫過分享,但我印象中我看過(看的下)
    ===更新
    該不會教授講的是這篇文章?
    <《交響情人夢》的古典音樂視野:《威廉泰爾序曲》需要那一種調和感?>
    http://psycho-schu.blogspot.com/2017...-festival.html
    不過這篇文章可沒提到你有這張唱片的LP?
    ===
    我後來完全找不到那裡有寫,只找到2010-05-27左右有談到我買了三張四大天團LP:『於是找到三個黃金時代巴黎四大樂團的《威廉泰爾》序曲之LP』,看起來真的忘了寫了....?

    其實也是因為當時寫這種東東沒有人看得懂,所以先放著不提,再來就忘光了.....

    引用 作者: yuntree 查看文章
    1.我最近才在ptt的耳機或音響版看到一篇文章的問題是他聽的小提琴位置會歪掉。然後下面的推文有提到說有的小題琴聲位置會漂移。
    [恕刪]
    沒想到這種東西可能是殺音響!?這件事真是出乎我意料。我原以為那可能是加料造成的問題。
    ptt 耳機板那篇完全沒有寫使用什麼器材、使用什麼音樂,所以不要當一回事,否則會被嚴重誤導......

    因為『偏一邊』是『知覺現象』,如果是因為錄音本身如此,那就完全不會有任何生理上的『聽覺不適(不舒服)』;如果是相位問題造成定位錯誤,生理上的『聽覺不適(不舒服)』會有一些些;如果是耳機一邊大聲一邊小聲造成定位錯誤,那可是會在生理上嚴重的『聽覺不適(不舒服)』。這些情況可都是相差十萬八千里!!連這些現象都沒有籬清就可以討論一大堆,我才說容易被誤導....

    以你現在的程度,很多網路資訊己經是『不夠正確』了;所以要開始大膽地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正確....

    引用 作者: yuntree 查看文章
    2.教授寫拉威爾的左手鋼琴的文章的時候,似乎手上還沒有這張唱片的樣子?
    Ravel - 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 François / Cluytens
    https://youtu.be/6Sxpi0zybzA
    [恕刪]
    你一定是看太多文章昏了頭了!..... 我的原始文章明明如下:

      這首音樂我目前最喜歡的唱片版本,分別是柯爾托與孟許指揮巴黎音樂院樂團(1939)、富蘭梭瓦與克路易坦指揮巴黎音樂院樂團(1960)和魏恩柏格與鮑爾指揮香榭麗舍劇院管絃樂團(1957)這三個版本;剛好,柯爾托特重音色,線條營造略有不足;魏恩柏格特重線條,音色營造略有缺陷;富蘭梭瓦剛好在中間,兩種取向都營造地不錯。個人雖最偏愛柯爾托版,但是以音色及線條的均衡性與錄音效果極度發燒而論,加上讀者最容易購買的考量,本文將以富蘭梭瓦版當成主要的解說架構。
    不過這是好久前的文章!現在的觀點早就不一樣了。

    柯爾托與孟許指揮巴黎音樂院樂團(1939) 越覺得是天下第一!!但是這種歷史錄音要播放地遠勝2000年現在錄音,只有我的中壢音響室世界第一的JPLAY雙CAT系統才有辦法,所以目前真的只能自爽。

    而現代錄音中,凡是最新的法國樂團伴奏之拉威爾的左手鋼琴協奏曲,每一個YOUTUDE都比唱片還要好....:~~~~~~~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7
    Thanks
    483
    Thanked 429 Times in 22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至於『鋼琴鑑別力好像挺肉腳的,』....去你的,是鋼琴鑑別力被蕾菲布養壞胃口啦!我去YOUTUDE找了一下,鋼琴版本一大堆,聽沒幾個就決定放棄了,無聊到了極點!反而Elsa的無伴奏小提琴改版與新天新地提供2011高雄音響展CD的雙吉他改編版,好聽太多太多了。
    1.我聽得出勒菲布這種超強的。也聽得出很差的(聽不下去)。但中間這階段的,我就一團漿糊。
    像前面文章那位Khatia Buniatishvili 我就誤判成她超強。只能說鋼琴裡頭有「詮釋」(多一個層面)這東西,而這個我就不行了。畢竟我以前都聽「演奏,不要詮釋」的那種。
    但這個就是真的經驗累積,我沒啥經驗無法辨識是沒辦法的事。

    2.我去查了一下,應該是2012的cd才有吉他?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752509120543

    2011年看起來沒有吉他。
    https://music.u-audio.com.tw/musicde...sp?musicid=294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不過這是好久前的文章!現在的觀點早就不一樣了。

    柯爾托與孟許指揮巴黎音樂院樂團(1939) 越覺得是天下第一!!但是這種歷史錄音要播放地遠勝2000年現在錄音,只有我的中壢音響室世界第一的JPLAY雙CAT系統才有辦法,所以目前真的只能自爽。

    而現代錄音中,凡是最新的法國樂團伴奏之拉威爾的左手鋼琴協奏曲,每一個YOUTUDE都比唱片還要好....:~~~~~~~
    我挖到原來文章。
    http://psycho-schu.blogspot.com/2017...g-post_36.html

    看樣子是我的問題。
    只注意到文章中的圖片,加上沒想到富蘭梭瓦與克路易坦就是中文(我只記得英文)。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